你想找的好書在這裡!
累計出版品總數量:114,268
:::
科技社會人4:跟著關鍵物去旅行

科技社會人4:跟著關鍵物去旅行

書籍介紹

從科技哲學、科學史以來,「物」始終是科技與社會研究者的關注焦點,本書除了延續前三集聚焦臺灣在地實作案例,更以「物」為線索,追究其交織出的各種世界觀、概念、體制脈絡,藉此瞭解社會如何形塑技術物對社會大眾的影響。
  在地化臺灣
  在本土意識及國家認同的逐步累積下,臺灣仍存在著族群、地域、政治,甚至認同差異,科技物的旅程也不例外。屏東林邊災後重建中新興的光電設施、高雄市路面下錯綜複雜的石化地下管線、臺南七股瀉湖與沙洲魚塭間的漁電共生、南投魚池鄉的邵族基因檢測與分類、彰化縣芳苑鄉沿海的離岸風場,以及臺北市的智慧城市等,這些案例展現出在地鑲嵌的技術與社會特質。
  歷史因緣際會
  看似自古已有之的藥籤、作為功能性鑑定視力的檢測表、存在各種治理與感受可能的森林、剖腹產的臨床因素研究報告,以及同樣環繞著孕婦身體的羊膜穿刺術,這些容易被抽象化的民俗、文化、知/常識或研究,也在本書中具現為特定物的歷史旅程,帶我們一起追溯二十世紀的臺灣身世。
  全球漫遊
  無論是從法國而來的滅菌疫苗技術、美國CDC新聞室公布的新冠病毒圖像,以及綜合德國、法國與日本技術軌跡的高鐵、美國自閉症輔助研究中的社會性機器人;在東亞的日本、臺灣與中國間遊走的液晶面板隱微知識、源自比利時的BMI公式、德國規範的水下噪音,以及美國藥廠的標靶藥物臨床試驗,這些討論更定位了諸多關鍵物從世界各地到臺灣之間的位移。

目次

導讀:關鍵物交織的旅程風景 林文源
●脈絡化在地
1 . 電力的物質性:光電拼裝體的物質符碼 楊智元
2. 蟄伏的惡龍?-城市地下石化管線的治理 洪文玲、王治平
3. 「漁電共生」行不行? 邱花妹
4. 基因科技與原住民正名:對科學證據的反身性思考 蔡友月
5. 種電於海:離岸風場與臺灣白海豚的空間競奪 洪伯邑
6. 智慧城市的科技與公民 彭松嶽
●穿梭歷史時空
7. 解密藥籤,理解臺灣多元醫療文化 陳柏勳
8. 誰是盲人:視力鑑定與分類的故事 邱大昕
9. 林間絮語:從臺灣山林王的一頁傳奇談森林治理與人類世 洪廣冀、張家綸
10.臨床因素的消失:剖腹產研究的知識生產政治 吳嘉苓
11.技術的社會選擇與汙名化的孕婦:以羊膜穿刺術的新聞報導為例 施麗雯
●全球與在地之間
12.從實驗室到注射室:疫苗技術物的存在模式 陳宗文
13.新冠病毒圖像與在地疫情圖景 葉致微
14.標靶藥物驅動的診斷知識與技術變革 王業翰
15. BMI作為一種科技物 鄭斐文
16.高鐵創新及運作的社會脈絡 張國暉
17.機器人與自閉症:重新思考社會互動 林宗德
18.隱性知識在臺灣面板產業所扮演的角色 田畠真弓
19.「水下世」的動物治理:水下空間、海水物質性及動物「感受」 王驥懋、錢克瑄
紙上編輯訪談錄
作者簡介

編/著/譯者簡介

作者簡介
林文源
  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曾獲2014年科技部吳大猷先生紀念獎、2014年中央研究院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近年推動學術之公共性,包括參與「記疫」團隊記錄新冠疫情、「清大人社AI中心」推動公共化AI,並主編「科技 社會 人」、「寫給青春世代的STS讀本」(陽明交大出版社)以及「AI、科技與社會」(清大出版社)系列叢書。
郭文華
  自詡科技與社會研究的學術長工。長年駐守生醫領域,周旋研究所與診間之間,與病人與專家互動。同時關心素養教育,橫跨高中與大學,期許打造見識寬廣的跨領域人才。現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博雅書苑副書苑長與陽明校區圖書館館長,並擔任《東亞科技與社會研究國際期刊》主編。
王秀雲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科學史博士,副修婦女研究。現為國立成功大學醫學系人文暨社會醫學科教授兼主任,及科技、醫療與社會(STM)研究中心教授。曾任《科技、醫療與社會》期刊主編,專長為醫療史、性別研究、性別與科技,目前研究戰後核子醫學史及戰後臺灣傳道醫療史。
楊谷洋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電機系教授,兼任博雅書苑書苑長。專攻領域為機器人與人機系統,喜歡文學、運動、戲劇及電影。數位時代專欄作家,著有《羅伯特玩假的?破解機器人電影的科學真相》、《羅伯特玩真的?AI機器人時代的夢想進行式》(陽明交大出版社)。
作者群/(依姓氏筆劃順序)

王治平 高雄科技大學造船及海洋工程系副教授
王業翰 陽明交通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政策與法律組博士生
王驥懋 臺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助理教授
田畠真弓 日本專修大學商學院教授
林宗德 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與通識教育中心合聘副教授
邱大昕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邱花妹 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地球公民基金會董事
吳嘉苓 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生育改革行動聯盟常務理事
洪文玲 高雄科技大學造船及海洋工程系副教授、台灣STS學會理事長
洪伯邑 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
洪廣冀 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
施麗雯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副教授
陳宗文 政治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陳柏勳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科學、技術與醫學史研究中心博士候選人
葉致微 臺中教育大學國際經營管理碩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
張家綸 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博士後研究員
張國暉 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
彭松嶽 陽明交通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副教授
楊智元 政治大學創新國際學院助理教授
蔡友月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鄭斐文 東海大學社會系副教授
錢克瑄 清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助理教授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適用對象:成人(休閒娛樂)
  • 關鍵詞:科學,科學方法,科技與社會,STS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400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 姓名:專責人員 電話:03-5712121-50155 地址:新竹市大學路1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