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
藝師李清榮,人稱「阿榮師」,出身祖傳三代的糊紙世家,技藝融合臺南、金門、臺北技法,青年時期受專業西式美術教育,在西方色彩欣賞、雕塑技巧、材料使用等美感與技巧的學習與訓練之下,創造出來的作品厚實飽滿、獨樹一格,在全臺醮事慶典與祈福法會大放異彩,也成為許多同業學習的對象。本書帶您瞭解臺北市無形文化資產的歷史與現況,並以李清榮的故事和眾多精彩照片,與您一同驚喜看見,傳統糊紙技藝如何在藝師手中發揚創新的活力。
目次
|無形文化資產——土地與文化的記憶
關於無形文化資產
臺北市的無形文化資產
無形文化資產與糊紙
|李清榮的家庭背景與學藝生涯
生平
學成
匠師連派
|李清榮的糊紙技藝及其特色
工序
工法
工項
代表作
|李清榮糊紙新作紀實
|結語
|李清榮年表
編/著/譯者簡介
林承緯/著
日本國立大阪大學博士,現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兼文化資源學院院長、文化資產與藝術創新博士班主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兼任教授、日本國學院大學集日本關西學院兼任教授,並擔任文化部國家民俗審議委員及全國各縣市無形文化資產審議委員等職。專長為民俗學、民藝美學。主要著作有《北港進香:往返臺灣人心靈原鄉的宗教旅程》、《臺灣民俗學的建構》、《信仰的開花:日本祭典導覽》、《臺灣的吉祥文化》、《宗教造型與民俗傳承:日治時期在台日人的庶民信仰世界》、《金瓜石神社與山神祭》,以及近百篇學術期刊論文著作等。
呂江銘/著
采風民俗學會執行長,臺北永和、萬華社區大學民俗課程講師,擁有豐富臺灣民俗現場田野調查經驗,著有專書《家將》、《官將首》、《八將》、《蘆洲神將》、《臺灣家將大全(溯源總論卷)》、《臺灣家將大全(家將種類卷)》、《福氣興中和》……等十八本著作。
序言/導讀
糊紙,又稱紙紮,是一種表現手工技法與紙材特性的工藝,以竹篾為骨架,再糊貼紙張,形成立體造型。在民間宗教祭典和生命禮俗的應用中,依據用途粗分為紅事糊紙(作醮、冠禮、婚禮等)、白事糊紙(喪葬、渡亡等)兩大類,反映族群信仰、宇宙觀,以及地方美學與趣味。尤其,傳統糊紙的製造目的,在於以火燒化,即使成品是以有形實體作為表現,終究隨儀式的結束而「燒縱即逝」,無法保存。此外,由於糊紙時常出現於民間喪葬禮儀,因而也予人神秘甚至禁忌的印象。
李清榮司阜,出身南部糊紙世家,並受金門藝師的影響、美術科班的訓練,堅持以傳統作為基底,進行創新,成為國內最勇於求變的先驅。既擅長製作深具文化美感的神獸,更運用雕塑技巧,將過往獸足的平面呈現,轉而成為立體具象的造型。向來致力於多元創作,如大龍峒保安宮的火獅,或是王船、封神榜神仙,以及書中特別收錄的八仙過海神偶,都是備受讚譽的佳作。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英文題名:PÂPIER-MACHÉ LI, QING-RONG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
- 關鍵詞:李清榮、糊紙、傳統藝術、臺灣傳記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144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藝術發展科
姓名:李蓮珠
電話:02-27208889-3541
地址:臺北市市府路1號4樓(東北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