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
本專刊彙集本所於2021年執行「臺灣周邊海域漁場環境監測」計畫(農委會科技計畫編號:110農科-6.1.2-水-A1)之調查成果,計畫執行之海上採樣作業流程、各調查項目實驗室檢測流程、各航次出海採樣及樣本分析人員均有詳述於後,以圖示方式刊出臺灣周邊海域之水溫、鹽度、營養鹽、葉綠素、浮游動物及基礎生產力等漁場環境因子之調查成果以供各界參考。此外,本年度因試驗船機件老舊維修期程無法配合,故只執行夏季航次。本計畫內容涉及廣泛專業領域,雖戮力以赴亦難免有疏漏不周之處,希冀各界先進不吝賜教斧正。
目次
前言I
目錄III
海上採樣作業流程V
樣本實驗檢測流程VII
計畫執行人員X
各航次出海採樣人員XI
各航次參數分析人員XIII
略語表XIV
圖1. 2021年4月航次航跡圖- 1 -
圖2. 2021年7月航次航跡圖- 2 -
圖3. 2021年4月航次海面水溫分布- 3 -
圖4. 2021年7月航次海面水溫分布- 4 -
圖5. 2021年4月航次海面鹽度分布- 5 -
圖6. 2021年7月航次海面鹽度分布- 6 -
圖7. 2021年4月航次海面硝酸鹽(NO3-)濃度分布- 7 -
圖8. 2021年7月航次海面硝酸鹽(NO3-)濃度分布- 8 -
圖9. 2021年4月航次海面磷酸鹽(PO43-)濃度分布-9 -
圖10. 2021年7月航次海面磷酸鹽(PO43-)濃度分布- 10 -
圖11. 2021年4月航次海面矽酸鹽(SiO22-)濃度分布- 11 -
圖12. 2021年7月航次海面矽酸鹽(SiO22-)濃度分布- 12 -
圖13. 2021年4月及7月航次海面葉綠素甲(chl-a)分布- 13 -
圖14. 2021年4月及7月航次海面基礎生產力分布- 14 -
圖15. 2021年4月及7月航次浮游動物生物量分布- 15 -
圖16. 2021年4月航次浮游動物優勢大類出現百分率- 16 -
圖17. 2021年4月航次浮游動物優勢大類出現百分率(續)- 17 -
圖18. 2021年7月航次浮游動物優勢大類出現百分率- 18 -
圖19. 2021年7月航次浮游動物優勢大類出現百分率(續)- 19 -
表1. 2021年4月航次基礎觀測資料- 20 -
表2. 2021年7月航次基礎觀測資料- 21 -
編/著/譯者簡介
總編輯:曾振德(水產試驗所主任秘書)
序言/導讀
臺灣以海洋興國,周邊二百浬經濟海域內43萬平方公里的藍色國土,孕育著無限寬廣的機會,向海洋發展更見證了臺灣人民不畏艱苦的勤奮特性,而得天獨厚的海洋環境賜給我們豐富的漁業資源,各式新鮮美味的魚蝦蟹貝更是國人最優質的蛋白質來源。然而,臺灣沿近海漁業資源之利用已趨飽和,如何在人口增加的同時兼顧糧食需求的增加,謀求資源開發與生態保育間之平衡,將是我們未來最大的課題與挑戰。
漁業是一個古老的行業,但管理漁業資源卻需要最先進的科學。氣候變遷造成海水溫度升高,除了造成魚類棲地的改變,亦直接影響了魚群洄游的路徑與時間,改變了暖水性與冷水性魚種的分布界線,造成漁場的改變甚至消失,對漁業資源造成深遠的影響,而水溫、鹽度、基礎生產力等水團特性則是影響漁場、漁期變動的關鍵因子。為此,許多國家已致力於長期海洋環境及生物資源觀測資料庫之建置,以求有效監測海洋物理與化學環境,方能及時發現問題並提供解決對策,期能降低氣候變遷之衝擊。
長期海洋環境觀測是一個持續進行的過程,也是一連串的挑戰。本所自2003年起執行「臺灣周邊海域漁場環境監測計畫」,運用「水試一號」與「水試二號」試驗船及其配備的各項科儀設備,克服一切險阻於周邊海域大範圍蒐集溫鹽、營養鹽、葉綠素甲、基礎生產力及浮游動物等漁場環境資訊,迄今未曾間斷。本專刊記載彙錄同仁們辛苦工作的結晶,衷心希冀藉由本專刊之發行,將調查成果作為學術應用、漁業管理與接軌國際之橋梁,為我國漁業資源永續利用奠定良好之基礎。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英文題名:Cruise Report of TaiCOFI Surveys in 2021
- 出版品網址(線上版或試閱版):連結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
- 關鍵詞:臺灣周邊海域, 航次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22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企劃資訊組
姓名:陳威克
電話:02-24622101-2517
地址:基隆市和一路19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