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
本書透過考察臺灣哲學與日本、歐陸哲學之間的連動,嘗試勾勒出戰前臺灣哲學的發展圖像。本書分兩部來思考臺灣哲學,第一部主要環繞在洪耀勳於1930-1940年代的哲學論述及其哲學思路的淵源,特別聚焦在洪耀勳哲學與西田幾多郎、田邊元、和辻哲郎、三木清、務臺理作等京都學派哲學家之間的關聯。在此東亞哲學連動與歐陸的德國觀念論、現象學之間架起一個對話的橋梁,試圖將洪耀勳的哲學推向一個跨文化哲學的討論空間,藉以帶出臺灣哲學研究的新方向。第二部則以哲學議題的方式提出歷史哲學、宗教哲學、中國哲學的三個方向,分別針對楊杏庭的「歷史週期法則」論、曾景來的「佛陀自覺」論、張深切的「批判儒教」與日本、歐陸哲學、思想之間的連動來進行考察,藉此開拓臺灣哲學、思想在東亞脈絡及東西文化交匯下的多元論述。最後的附錄則嘗試用日本哲學的方法來研究臺灣文學,試圖提供一個將文學哲學化的參考。
目次
導論
第一部 洪耀勳的實存哲學
第一章 風土論的跨文化開展:和辻哲郎、洪耀勳、貝瑞克
一、前言
二、和辻倫理學的「人間」、「倫理」與「絕對空」
三、歐陸風土學到赫德的發展
四、三種風土現象:季風、沙漠、牧場
五、風土論的結構
六、和辻風土論的繼承:洪耀勳與貝瑞克
七、結論
第二章 東亞脈絡下的實存哲學發展:宗教實存與藝術實存
一、前言
二、田邊元的實存概念:從知到行的轉變
三、實存哲學的侷限及其轉換
四、二戰後的實存圖像
五、實存概念在臺灣的發展
六、結論
第三章 真理論在臺灣的開展:西田幾多郎、三木清、洪耀勳
一、前言
二、京都學派的真理論述:西田幾多郎與三木清
三、實存概念與真理
四、從康德、波爾查諾到拉斯克的真理論
五、絕對媒介的真理辯證法
六、結論
第四章 「辯證法實存」概念的探索:務臺理作與洪耀勳的思想關連
一、前言
二、1930年代的黑格爾研究
三、務臺理作的《精神現象學》研究
四、洪耀勳的「辯證法實存」
五、結論
第五章 海德格哲學在東亞的接受與轉化:從田邊元、洪耀勳談起
一、前言
二、海德格哲學在日本的登場:實際性的解釋學
三、人學、存在論、身體辯證法
四、海德格時間論之缺陷及「種的邏輯」之雛形
五、洪耀勳的海德格觀及其「辯證法實存」
六、結論
第二部 臺灣哲學諸相:歷史、宗教與儒教
第六章 楊杏庭與京都學派的歷史哲學:臺灣歷史哲學初探
一、前言
二、基礎經驗的歷史:三木清《歷史哲學》
三、歷史的周邊與中心:高坂正顯《歷史的世界》
四、歷史週期法則的哲學意涵及其問題點
五、結論
第七章 曾景來的宗教哲學:其佛陀觀與近代日本佛教研究的關聯
一、前言
二、近代日本的佛教研究
三、大乘非佛說論
四、曾景來的佛陀觀
五、宗教與道德論
六、結論
第八章 東亞近現代語境下的《論語》詮釋:武內義雄、和辻哲郎、白川靜、張深切
一、前言
二、原典批判下的《論語》:武內義雄
三、和辻的倫理學與其《論語》觀
四、白川靜的《論語》觀與孔子形象
五、重探孔子哲學的當代意義:臺灣殖民期到戰後的過渡
六、結論
附錄:臺灣文學的哲學化之可能性:九鬼周造、田邊元、張文環的偶然論意象
一、前言
二、為何要談偶然性
三、九鬼周造的偶然論
四、田邊元的偶然論
五、抵抗必然的偶然:張文環的嘗試
六、結論
結論
參考文獻
後記
人名索引
事項索引
編/著/譯者簡介
廖欽彬,臺灣高雄人。日本筑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科(哲學・思想專攻)博士,現為廣州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導),田邊元紀念哲學會・求真會會長、Journal of Japanese Philosophy編委、中華日本哲學會理事。研究方向:日本哲學、比較哲學、東亞哲學。專著:《近代日本哲學中的田邊元哲學:比較哲學與跨文化哲學的視點》、《宗教哲学の救済論:後期田辺哲学の研究》。譯著:《日本哲學與跨文化哲學》。編著《東アジアにおける哲学の生成と発展:間文化の視点から》、《洪耀勳文獻選輯》、《近代日本の中国学》等。
序言/導讀
本書目的在於透過挖掘與闡釋哲學在東亞地區被接受、發展與轉化的過程,來思考臺灣哲學的跨文化發展面貌及其能發揮的當代性意義。這種哲學發生學的探討,不同於用漢語來介紹、思考或應用西方哲學的漢語哲學,它因哲學對自身或事物的反思、批判精神,顯現在各種不同的文化圈,形成獨特的面貌。這些使哲學發生學得以成立的異文化與風土,無疑是獨一無二、不可替代的珍貴寶物。
本書試圖勾勒的「戰前臺灣哲學」,並不是一個已經擁有具體特徵或形象的哲學體系,僅僅只是近代東亞哲學發展的其中一個思維動態。本書的內容,由三個研究方向構成,分別是(一)檢討歐陸哲學在日本被接受、發展與轉化的歷史脈絡,(二)檢視在上述歷程中所形成的日本哲學與在臺灣日治時代誕生的臺灣哲學之間的影響關係及其差異性與獨特性,(三)藉由探討洪耀勳的實存哲學、楊杏庭的歷史週期法則論、曾景來的佛陀自覺論、張深切的批判儒教、張文環文學的偶然論意象,突顯哲學在臺灣的特質及其當代性意義。
這三個方向恰好顯示出,透過探討「臺灣哲學與日本哲學、歐陸哲學的連動」所產生的「戰前臺灣哲學諸相」。此連動,可說是普遍哲學精神的特殊共舞現象,就如同汪洋大海上的波浪共舞。這種具有東西方哲學連動的近代東亞哲學乃至臺灣哲學,又和全球的近代化運動,處在不可分割的關係網絡裡。本書的內容,雖是在此一反後現代思維的巨視框架下形成,卻又帶有後現代的思維特徵。因為這些內容既是在邊陲、幽暗中誕生,卻又和哲學的普遍精神有某種程度上的連結。本書企圖的正是這種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的哲學運動,而非哲學知識、體系的轉移、擴散或延異。理由是,哲學知識或體系的「複製」,雖能顯露出推動者(接受者)的意圖或其歷史背景,但絕不能帶出具創造性、複數性、開放性的哲學發展活動。
或許會有人提出質疑,像這種過時的歷史性研究,究竟能帶給我們何種具生產性的論述或言論?哲學的探討,若無法關連到當代政治或實踐倫理的層面,究竟能具有何種建設性的當代意義?針對這樣的疑問,本人亦不得不重新思考哲學研究與社會實踐(應用)之間的關聯,當然這已經屬於政治哲學、法哲學或臨床哲學等範疇,必須另闢蹊徑來進行回應。以下是本書分兩部八篇文章及一篇附錄形構戰前臺灣哲學諸相的導論內容。
本書第一章「風土論的跨文化開展:和辻哲郎、洪耀勳、貝瑞克」,以京都學派周邊哲學家和辻哲郎(1889-1960)至今仍膾炙人口的風土論為主軸,展開其跨文化發展的論述。和辻的風土論奠基在其「人間」學、倫理學以及現象學的批判式繼承工作上,在1930年代中期,便經由臺灣哲學家洪耀勳(1902-1986)的在地轉移,具有異地風貌。洪耀勳的臺灣風土論萃取了和辻風土論的特殊性及普遍性立場,思考臺灣風土及臺灣人的主體性問題。另一位在此章被檢討的法國哲學家貝瑞克(Augustin Berque, 1942-)從人文地理學觀點,批判式地繼承和辻的風土論,提出處理「風土與人」的通態性(trajectivité)概念。此章從三者的風土論提煉出「風土與人」的二元論(分離)與一元論(不離)立場,試圖引導讀者思考當代哲學仍須面對的精神科學與自然科學之矛盾對立,藉此開拓風土論更廣泛的哲學議題性。
第二章「東亞脈絡下的實存哲學發展:宗教實存與藝術實存」,以實存概念在當代日本哲學界的討論為起點,回溯到京都學派哲學家田邊元(1885-1962)的實存哲學論述,並論及受該論述影響的洪耀勳,如何藉由引介齊克果(Søren Aabye Kierkegaard, 1813-1855)、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1844-1900)的實存論述,來思考臺灣歷史情境下的實存狀況。對田邊的實存哲學論述之探討,牽涉到西方中世以降對亞里士多德「個體」概念的解釋、本質存在與現實存在的哲學史演變、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與雅斯培(Karl Theodor Jaspers, 1883-1969)的實存哲學以及西田幾多郎(1870-1945)的場所論,甚至還包含田邊「種的邏輯」之發展及挫敗後的轉向問題等。本章探究實存概念在田邊哲學發展脈絡中的面貌,並將此對比到洪耀勳的實存論述,試圖突顯出該論在臺灣歷史情境中的特徵。最後結論實存概念在東亞的差異性發展,不應只停留在理論的檢討,還須有待今後所有人以實踐的方式,來將它加以深化。
第三章「真理論在臺灣的開展:西田幾多郎、三木清、洪耀勳」,首先鋪墊京都學派創始人西田幾多郎及其弟子三木清(1897-1945)的真理概念理解及論述,接著探討洪耀勳的真理論述之具體展開,試圖在西方真理論到東亞地區的傳播歷程中,突顯出洪耀勳在臺灣歷史實存情境中所展開的真理論面貌。真理(alētheia)原意為「非隱蔽」、「沒有隱瞞」,在西方哲學的發展中,以認識論為基礎,被賦予各種不同的定義。針對此種認識論下的真理,三木特別強調其與存在論下的真理之辯證關係。此章在對洪耀勳真理論述進行抽絲剝繭工作中,關注到他對實存哲學在現實、歷史世界獨走的警戒以及實存與真理(相對與絕對)應形成絕對媒介的辯證關係之主張。最後論及洪耀勳對「真理實存」的哲學建構,和其所處的臺灣歷史情境有無法切割的關聯,藉以突出西方真理論在臺灣的開展面貌。
第四章「『辯證法實存』概念的探索:務臺理作與洪耀勳的思想關連」,試圖闡明務臺理作(1890-1974)與洪耀勳在臺北帝國大學時期的影響關係,特別是將焦點放在二十世紀初黑格爾哲學的新動態及日本哲學界、洪耀勳對此動態的回應。此章除了檢討務臺的黑格爾研究和新黑格爾主義思潮之間的關聯,以及他對黑格爾《精神現象學》中的「客觀精神」之獨創性解釋外,另揭示出造就其黑格爾研究的日本哲學發展脈絡(如西田幾多郎的黑格爾批判、西田與田邊的論爭)。在探討務臺的「表現世界的邏輯」後,梳理洪耀勳如何援用西田、田邊、務臺、和辻等人的哲學,來回應與批判海德格的實存哲學及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1770-1831)的辯證法。最後,藉由提煉出洪耀勳的「辯證法實存」,來區別其和京都學派的辯證法存在論之差異,並突顯出洪耀勳實存哲學的臺灣特殊性。
第五章「海德格哲學在東亞的接受與轉化:從田邊元、洪耀勳談起」,主要聚焦在海德格哲學在日本經由田邊的引介與轉化之歷程、洪耀勳在該影響下如何看待海德格哲學以及兩者接受海德格哲學的關心點之差異及其意義。田邊認為現象學從胡塞爾(Edmund Gustav Albrecht Husserl, 1859-1938)到海德格的轉變(從意識到實存的現象學之轉向),是當時歐陸哲學的一個轉折點。然海德格的此在重視內部時間性,缺乏外部空間性,無法造就出「個、種、類」三者辯證的實存人類圖像。田邊的海德格批判背後,還有他對西田幾多郎及十九、二十世紀歐洲人學(Anthropologie)發展脈絡的批判。洪耀勳雖掌握田邊的海德格批判論述,卻和田邊採取不同進路來看待海德格哲學。他認為存在的形而上學或存在論早已存在,海德格哲學只是一種「存在論之復興」。這一論調在比較兩人對海德格康德書的解讀方式之不同,則更加顯著。田邊與洪耀勳對海德格的差異性解讀,可說來自各自不同的哲學動機。
第六章「楊杏庭與京都學派的歷史哲學:臺灣歷史哲學初探」,主要探討三木清與高坂正顯(1900-1969)的歷史哲學,以及兩者與楊杏庭(1909-1987)的歷史週期法則之間的差異性與關聯性。楊杏庭和洪耀勳不同,直接受教於務臺理作與高坂正顯,卻和高坂的歷史哲學論述不同調。三木提出構成歷史概念的三個要素:歷史事件、歷史敘述及敘述者的實存狀況,並主張歷史哲學得以成立的要件是此三者的辯證關係,而不是歷史事件或敘述者的實存狀況之單向決定。這種實存式的歷史哲學討論,和高坂相反。高坂繼承西田幾多郎的「永恆的現在」之歷史哲學立場,主張歷史始終只是「永恆的現在」之中的歷史。其背後有西田對奧古斯丁時間論及蘭克史觀的批判式繼承。楊杏庭以「有機體說的歷史理論」為基礎,提出歷史週期法則。此法則有「反比例週期法則」、「平行法則」兩種。楊杏庭主張世界的歷史應摒棄代表獨裁政權史觀的第一法則,走向代表民主議會史觀的第二法則。此章最後結論出,推使他如此建構世界史理論的,除了其自身的臺灣歷史實存境遇外,還不能忽視其接近三木、反對西田、高坂的歷史哲學立場。
第七章「曾景來的宗教哲學:其佛陀觀與近代日本佛教研究的關聯」,透過檢討曾景來(1902-1977)的《阿含的佛陀觀》、《臺灣宗教與迷信陋習》及其前後的宗教與道德論,試圖挖掘出其宗教哲學成立的可能性。進入該探討之前,此章先梳理了曾景來當時所處的臺灣宗教發展情況及其求學時深受影響的日本近代佛教研究狀況、大乘非佛說論之歷史脈絡。接著,藉助當代日本佛教學者末木文美士的日本近代佛教研究之考察,從主觀宗教信仰與客觀歷史研究、宗教學與佛教學、學院派與宗派的佛教研究、普遍與特殊的宗教哲學以及佛教的跨文化研究等問題意識出發,檢視曾景來的原始佛教理解、佛陀自覺論及宗教與道德論。最後以足以構築宗教哲學的「教、行、信、證」之原理,探討曾景來對法、佛關係的理解,並結論出其「法佛不一」與「法佛不二」之主張,開啟了一種普遍宗教哲學的討論模式。此章也藉此闡明,不受日本宗派學或其歷史宿命之束縛的曾景來,在對應臺灣宗教發展的情況下,亦即從自身臺灣歷史實存境遇出發,試圖開創出自己的宗教哲學言論。這一日本與臺灣佛教近代化的考察,必然會開展出東亞佛教近代化及東亞宗教哲學的跨文化討論。
第八章「東亞近現代語境下的《論語》詮釋:武內義雄、和辻哲郎、白川靜、張深切」,首先透過檢視武內、和辻、白川靜的《論語》詮釋,來考察這些人研究《論語》的動機。接著檢討張深切(1904-1965)在《孔子哲學評論》中的「批判儒教」之動機,最後比較他與日本近現代哲學、思想家之間的同調與異趣。武內援用富永仲基(1715-1746)的思想史方法(加上說),提出原典批判精神不能止於考據學,還必須追尋思想的源流,才能掌握《論語》中的原始孔子形象及其思想。相對於此,和辻在運用武內考據《論語》之資源的同時,提出在學派中的孔子(在關係中的個人)才是其作為偉人的條件。此處顯示出和辻倫理學的理念。白川靜則與武內、和辻的理性主義立場不同調,採具宗教神秘色彩、解構理性主義的後現代思維方式,來解讀《論語》、重構孔子形象。張深切從自身臺灣歷史實存境遇出發,以「批判儒教」的精神解讀《論語》、回歸孔子的立場,一方面和他批判式繼承日本明治期思想家蟹江義丸(1872-1904)的《論語》詮釋有關,另一方面是來自其對中華民族意識的認同及其對中國哲學應發揮當代作用的期待。本章試圖透過上述哲學、思想家對《論語》的詮釋,來突顯出中國古典在東亞地區被重新解釋的重要性。
附錄「臺灣文學的哲學化之可能性:九鬼周造、田邊元、張文環的偶然論意象」,是本人在自己的臺灣研究當中,將文學與哲學進行一個關聯性與創造性敘述的嘗試。此文有別於上揭八篇文章的歷史性、哲學性書寫,在透過檢討九鬼周造(1888-1941)及田邊元兩種不同的偶然哲學之展開,來思考張文環(1909-1978)文學作品《山茶花》、《滾地郎》中滲透出自身偶然論意象的可能性。當然在張文環文學作品的考察中,無法避開對他所處的臺灣歷史情境之描述,也就是說,文學與歷史實存必不可分割。而文學哲學化的可能性,便是在這個糾纏關係下誕生。本人揭示出九鬼與田邊偶然論的不同,在於如何討論倫理性的問題。本人在將張文環的文學作品哲學化的過程中,雖援用九鬼的偶然哲學之方法,但其文學創作的動機,我們卻可從田邊具宗教倫理性的偶然論當中獲得。因為描述偶然性實存者(臺灣人)對必然性命運(歷史現實)的柔性抗爭,已經十足顯示出文學的倫理性格。
本書的第一部內容集中在探討洪耀勳實存哲學的整體面貌及其與歐陸哲學、日本哲學之間的關聯。第二部內容分別從歷史哲學、宗教哲學、儒學三個方向,透過檢視楊杏庭、曾景來、張深切與歐陸、日本的哲學思想之間的連動,來挖掘臺灣哲學得以形成的歷史背景及土壤。附錄則嘗試以文學與哲學之間的會通,來尋求形成臺灣哲學的其他思想資源。本人希望透過以上對本書內容的概述,能帶領讀者細細品嘗本人試圖在此書嘗試勾勒的「戰前臺灣哲學諸相」。
分類
- 書籍分類 :文化歷史>地方文獻
- 出版品分類:圖書
- 主題分類:
教育文化
- 施政分類:
文化及觀光
其他詳細資訊
- 出版品網址(線上版或試閱版):連結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
- 關鍵詞:臺灣哲學,歐陸哲學,日本哲學,東亞脈絡,跨文化哲學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312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五南出版社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五南出版社
聯絡人:蔡宗沂
聯絡電話:02-27055006 分機881
聯絡地址:106台北市和平東路2段339號4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