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找的好書在這裡!
累計出版品總數量:113,061
:::
物語與日本哲學:哲學的民俗學轉向

物語與日本哲學:哲學的民俗學轉向

  • 統一編號GPN:1011100610
  • 出版日期:2022/06
  • 作/編/譯者:張政遠
  • 語言:中文
  • 頁數:264
  • 裝訂:平裝
  • ISBN/ISSN:9786263176362
  • 出版單位:國立政治大學
  • 開數:15.5 x 23cm
  • 版次:第一版
  • 價格:定價$320


書籍介紹

物語與哲學有何關係?物語本來是一種口傳記憶,涉及話語者與聆聽者的互動關係;但物語並不是作為死物的故事,亦不一定指向一個既定的事實。在日文裡,動詞「語る」與欺騙的「騙る」同音,這意味著物語不一定是要提出一個命題來符合一個真理。相反,物語可以是虛構的文學幻想,也可以是一種比真理更真實的想像。如何思考「物語」?柳田國男是日本民俗學的鼻祖,他在《遠野物語》和《山的人生》等作品中提出了山人思想。柳田雖然不是哲學家,但他的思想可以為哲學帶來一種「民俗學」轉向。本書亦會討論西田幾多郎、和辻哲郎、高橋里美、九鬼周造、三木清、新渡戶稻造、吉本隆明、貝爾克和鷲田清一的哲學。

目次

導論
第一章 御進講與日本哲學
第二章 九鬼周造論實存
第三章 三木清的生與死
第四章 唐木順三的無常論
第五章 新渡戶稻造的平民道
第六章 柳田國男的山人論
第七章 柄谷行人的遊動論
第八章 吉本隆明的南島論
第九章 和辻哲郎的巡禮哲學
第十章 貝瑞克論風土的日本
第十一章 勞思光的台港論
第十二章 鷲田清一的災後哲學論
結論
參考文獻
後記

編/著/譯者簡介

張政遠,1976年生於香港,東北大學(日本)博士,現為東京大學大學院綜合文化研究科地域文化研究專攻副教授。著作包括:(與林永強共編著)《東亞視野下的日本哲學──傳統、現代與轉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年)、(與蔡振豐、林永強共編著)《東亞視域中的自我與個人》(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年)、《西田幾多郎──跨文化視野下的日本哲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7年)等。

序言/導讀

本書以《物語與日本哲學》為例,靈感來自野家啟一的《物語的哲學》。何謂「物語」?日文的「物語」(monogatari)一詞非常多義,中文一般把「物語」譯作「故事」或「敘事」,但在日文裡,「語る」(kataru)與「騙る」(kataru)同音,因此所謂物語,本來並不是對「事實」的陳述,而是帶有虛構成分的敘事。「物語」不等同於「故事」(story),因為它並不是單純的事物或實體。 野家在《物語的哲學》中指出,物語有兩義性:物語可以是「被敍述的東西,或故事(that which is narrated, a story)」,但也可以是「敍述行為或實踐(the act or practice of narrating) 」。他借用了洪堡特(Wilhelm von Humboldt,1767 -1835)「Ergon」和「Energeia」之區分,強調靜態的名詞概念為「物語」,動態的功能概念為「物語り」。他指出:「我自己的『物語り論』依賴於作為功能概念(或行動概念)的『物語り』,或『物語行為』。」野家如此定義: 人是「物語動物」,更正確地說,是受「物語欲望」而入了迷的動物。我們以物語來表述自己體驗或從他人聽到的事情[原文:出來事],這即是一種最原初的語言行為,透過這行為,我們可以整理各種複雜的經驗,並在與他人溝通之中把這些經驗分享。人不是神,我們只能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秩序之中看東西、聽聲音、並得知事物。結果,看過和聽過的會被遺忘,沈澱在意識的下層。我們用記憶這線索把被遺忘了的東西蘇醒過來的時候,已不能把知覺現場中遇到的東西完整無缺地弄再現。不管是意識抑或無意識,記憶本身會在視域(perspective)中把情報取捨,並篩選(screening)那些被認為值得傳承的有意義事情。我們透過記憶而建構的事情會在一定的語境中重新配置,它們會跟從時間次序來重新配列,這樣,我們終於可以談及「世界」和「歷史」。 「歷史」一般來說都是官方的敘事,包含了各種意識形態。但除了這些大敘事,我們還可以想像一些「小敘事」。這些「小敘事」來自我們的經驗傳承,例如身體習慣、宗教儀式或口傳記憶等。野家指出: 人作為「物語動物」,是指以「物語」來堵塞無情的時間流動,在記憶和歷史(共同體的記憶)的厚度之中來確認自我的動物。為了對抗在無常迅速的時間流動中自我解體,我們會記憶各種各樣的經驗,把他們在時間和空間之中排序,紡織出各種物語。記憶女神謨涅摩敘涅(Mnemosyne)和宙斯一起生下了九位繆思,特別包括了敍事詩女神卡利俄佩(Kalliope)和歷史女神克利俄(Kleo),可見古希獵人洞悉天機……然而,今日,人的物語能力顯著衰退。曾經在床邊與孩子說故事這個傳統,今天已成為閱讀豪華的繪本。在爐端栩栩如生地大談自己來歷和經驗的老人,在家族中失去了自己的場所。應該承傳下去的經驗,今天已化為實用情報而存放在軟碟之中。今天的「物語欲望」,彷彿成為了娛樂新聞的佔有物。 野家指出,為了強調「物語」不是名詞而是動詞,他曾打算把《物語の哲學》這個書名改為《物語りの哲學》,但由於新舊兩版書名的異同會引起混亂,所以保留了《物語の哲學》作為書名。要注要的是,舊版《物語の哲學》的副題「柳田國男と歴史の発見」在文庫版本中卻被消除,野家的理由是:哲學本書並不是要建立某種「柳田國男論」。顯然易見,野家的研究興趣是哲學,不是民俗學或文化人類學。但是,野家的「物語」哲學與柳田的「物語」思想有著重要的關係。《物語的哲學》的第一章,便論及了柳田國男(1875-1962)的《遠野物語》(1910)。嚴格來說,《遠野物語》並不是柳田的個人創作,而是他對岩手縣遠野郡的「口傳記憶」的筆錄。例如,柳田引述當地人佐佐木嘉兵衞的故事,話說佐佐木年輕時去深山打獵,曾遇到傳說中的「山女」,並把她擊斃。為了留下證據,他割下山女的一縷頭髮,但在下山途中小睡時,被高大的「山男」奪回。山男山女的存在,沒有任何證明,但卻以「物語」的方式被傳承下來。吉本隆明(1924-2012)在《共同幻想論》(1968)中指出,這些「山人」往往與死者有關。因此,平地人一般對「山人」抱有恐懼。吉本指出,這些恐懼有三層面:第一,是對山人的恐懼;第二,是未能分辨山人的出現是真實抑或夢境的恐懼;第三,是對山人所居住的世界的恐懼。柳田直言,「但願講述此中故事,令平地人聞而戰慄。」這些恐懼,都是居住在平地的村民的心理。在平地定住的人,有較為穏定務農生活,較難理解為何要住在深山,因此把山人差別化。 柄谷行人認為,現代日本文學的根本思想是「風景的發現」。柳田的《遠野物語》可以被視為一本文學作品,但柳田眼中的「風景」並不只是自然環境,而是包含了「民」。「要注意的是,對他[柳田]來說,『民』在作為『風景』的『民』之前,是儒教的『經世濟民』的『民』。」柳田紀行文學的目的,就是要記錄那些沒有被記錄、甚至被遺忘了的「他者」。 柳田訪問遠野的時候,他的身分是農商務省的官僚。他有機會到日本各地瞭解當地的風土文化,但發現不同地方的衣食住行、鄉土人情等文化財產在現代化的處境下往往被受破壞、忽略或遺忘。柳田認為有必要保存與保育傳統的文化資源,包括書寫文字並沒有記錄的口傳資料。柳田擔心,現代印刷技術急速發展,結果會引致「口承文藝」的衰退。柳田自費出版的代表作《遠野物語》不單記錄了日本東北地方過去的生活文化,亦重現了被遺忘了的世界觀及價值觀。所謂「物語」,表面上是某人說的故事,但柳田所展示的「物語」強調說故事者與聽故事者的互動關係,而非單方面的歷史文獻或官方記錄。 柳田是日本民俗學家,著作甚多,但亦面對頗多批評。特別是後期的柳田國男強調「一國民俗學」,並且嘗試以「常民」這個概念來把日本同質化。野家援用柳田國男的論述,當然亦受到不少批評。其中一個最主要的批評,是來自高橋哲哉。高橋在《歷史/修正主義》一書中指出,野家的物語論本身並沒有對「國民的物語」作批判。野家的回應是:物語論本來不會主張某種特定的意識形態或史觀,它只是一種後設理論。「『階級鬪爭的歷史』和『萬世一系的皇室歷史』作為物語行為所產生的東西,物語論可以對它的敍事構造、意識形態或發話定位等問題作分析。然而,對於這些歷史記述在政治及倫理上是否正確,從物語論的前提並不能演繹出有關結論。」 高橋對野家的另外一個指控,可以說是對柳田本人的指控。的確,柳田曾任高級官僚,並曾參與日本殖民地統治。「單從這些事實,也能清楚顯示柳田骨子裡是『大日本帝國』和『現代』的存在。」野家的回應是,不用高橋的提示,他也「百分百瞭解」(日文:百も承知)柳田本人的特殊經歷和意識形態;但是,他卻認為柳田有一些潛力,特別是他的口傳文學論可以被理解為一種對「現代性」的批判。 對現代性或現代哲學作批判的回應,這可以說是野家的一貫立場。以客觀和絕對可靠的真理為「第一哲學」,這正是現代哲學的基本問題所在。以現象學為例,胡塞爾的現象學當然有不少資源是來自現代西方哲學,如笛卡兒在《沉思》中提倡懷疑方法,但野家在早年著作《從無根據的再出發》中已有指出,「基礎主義」也可以說是另一種執迷。如何對抗現代哲學的「第一哲學」或「基礎主義」?野家的進路是從科學哲學找出線索。在《物語的哲學》第七章,野家便嘗試把物語論的方法學從歷史哲學轉移到科學哲學。這裡,野家所關心的科學是一種「人稱的科學」:「在『人稱的科學』的中,說話者和聆聽者之間的人稱關係和互相作用,才是支持物語說明的不可或缺因素……近年的敍事療法(narrative therapy)和基於敍事的醫療(narrative based medicine),反映了人類科學正從『非人稱的科學』轉化為『人稱的科學』。」基於敍事的醫療(簡稱NBM),是基於證據的醫療(evidence based medicine,簡稱EBM)以外的一種醫療理念,與鷲田清一的「臨床哲學」(clinical philosophy)有密切關係。 野家之所以重視柳田國男,也有另一個原因。二零一一年三月十一日發生了「東日本大震災」,野家當時雖然身在東京,但位於仙台的住所受到嚴重的破壞。作為一位「災民」,他彷彿對柳田國男有了一個新的體會。1896年三陸大海潚,為東北沿岸帶來極大的破壞。柳田1920年走訪東北,便從仙台出發經石卷徒步北上。當時他剛辭去了貴族院書記官長的職位,而是以朝日新聞客員的身份視察災區。 他發現唐桑濱等地仍有海嘯過後的遺禍,但令他痛心的是,各地的災難記念碑上刻著恨綿綿的漢文,卻無人問津。文學本來具有無比的力量,但被遺忘了的文學卻是無力的。柳田擔心隨著印刷文化的蓬勃發展,令口傳文學失去力量。在今天的資訊氾濫成災,出版業界受到巨大的壓力,但口傳文學消失的危機仍然存在。我們寧願上網搜尋各種資訊,也不願意去花時間去講故事或聽故事。三一一之後,其中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保存和分享災區的口傳記憶。其中一個方法,就是建立非官方的檔案室。野家曾任東北大學附屬圖書館的館長,該圖書館在平川新教授的帶領下,嘗試收集各種紙質媒體和電子媒體的記錄。由於媒體有各種變化,「物語」承傳的方法亦要革新。 「物語」不單與歷史有關,而且也可以和科學接軌。三一一之後,大量災民痛失親人,「心靈護理」(日:心のケア)是一個重要課題。現場的醫療團隊,積極引入物語療法。例如,自己也是災民的桑山醫師指出:「對於那些需要精神護理的人來說,有必要編織記憶,把它們物語化……所謂心靈護理,並不是思考如何用藥,而是與患者共同建構物語這個工作。」野家強調物語再建構的重要性,他引用了丹麥女藝術家Isak Dinesen(1885-1962)的名言來說明桑山的想法——把任何悲傷變作物語,或者把這個物語說出來,便可忍受悲痛。 思考哲學理論並同時作哲學實踐,這從來都不容易。野家的「物語的哲學」並不是一種「紙上談兵」,而是可以伸延至一些非常重要的哲學實踐和行動。我認為,野家哲學的關懷,就是要展示如何以彌補理論與實踐、文學與歷史、現象學與分析科學之間的鴻溝。野家在近著《はざまの哲学》中,特別引用了柳田對「はざま」(Hazama)這個字的分析。一般而言,日文「はざま」是山與山之間的峽谷,亦即兩座山之間的低陷地帶。但柳田主張,「はざま」是源自Ainu語的Hasama,即谷底之濕地。「可以想像,我們[日本人]的祖先後來進入了Ainu人居住的地方,佔有了對他們的經濟生活沒有太大關係的谷底卑濕之地,開墾田地並在附近居住。」當然,他們之間曾有衝突,但卻長時間共同生活,因此日本一些地區至今仍然保留Hasama這個地名,例如大迫(Ohasama)。 野家認為,「はざま」並不是山與山之間的谷底這種負面形象,而是來往山與山之間的通路,又或者是在對立中共存之正面意思。處身「はざま」之中,面臨危機(critical)場面,但我們不用急於選擇任何一方,而是要開闢通路以編織新的思想。借用野家自身的說法:「我也沒有想到,七年前[二零一一年]我曾處身東日本大震災與福島核電廠事故這個危機的場所。自宅近附全壞,友人的家被海潚沖走,對我來說,『はざま』即『窮地』。」置身窮地,野家卻憶起一首詩: 不能失去危險的感覺, 道路雖短但崎嶇, 從這裡看即使如何艱險, 你可以看,但你要跳。 受野家《物語的哲學》的啟發,本書題為《物語與日本哲學》。我的具體進路如下:在日本,「物語」一般來說只被視為與「文學」(如:《竹取物語》、《源氏物語》、《平家物語》)或「民俗學」(如:《遠野物語》)有關,但我將會展示如何把「物語」從文學和民俗學跳躍到哲學。文體上,物語哲學不一定以自然科學或社會科學的學術論文為標準,而是強調人文科學自身的「物語」風格。這種風格不是學界已視之為理所當然的「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而是所謂的「隨筆」或「試論」(essay)。Essay來自法文的essayer,即嘗試或挑戰,我把它視作一種「跳躍」。以下簡述本書各章的內容: 在第一章裡,我們會探討西田幾多郎(1870-1945)、和辻哲郎(1889-1960)和高橋里美(1886-1964)的「御進講」。哲學家為天皇進講,可以說是知識分子對權貴的教育。但我認為,哲學本來應該是一種「開放給所有人的哲學(Philosophy for Everyone, P4E)」的方法。P4E的特色,就是要廢除哲學的封閉性,把哲學帶回我們的生活現場。 第二章的內容是九鬼周造(1888-1941)的「實存哲學」(existential philosophy)。這不只是一種有關實存的「分析」,而且還可以是理解九鬼偶然性哲學的一種新「嘗試」。九鬼指出,他可能是美國人、法國人、埃塞俄比亞人、印度人或中國人,但他作為日本人是一種偶然。如何了解「偶然性」?這個問題與筆者近年思考的日治時代臺灣哲學問題,有著密切關係。 三木清(1897-1945)是第三章的登場人物。介紹他的哲學,可從「技術哲學」與「想像力的邏輯」(日:構想力の論理)入手,但他的哲學亦是處於另一個「實存危機」。三木被投擲到這個「實存危機」之中,結果死於非命。要了解三木清的哲學,不可忽略他對死亡的哲學反思。 三本之死可以說是現代日本哲學的悲劇,令人感嘆人生「無常」。然而,可謂「無常」?我們會在第四章討論唐木順三(1904-1980)的無常論。唐木指出,「無常」可以分為「はかなし(人生的脆弱性或短暫性)」、「無常感」與「無常的形而上學」。日本文學提供了很多資源,去讓我們領悟無常。 《源氏物語》是宮中女性的作品,對女性的「宿世」(以下將指出「宿世」不等同於「命運」)有非常細膩的描寫;但在宮廷以外,男性武士在戰場上出生入死,這就是所謂的「無常感」。何謂「武士道」?一般來說,我們可以參考新渡戶稻造(1862-1933)的《武士道》,但在第五章我們將探討新渡戶的「平民道」與「武士道之山」。新渡戶曾在臺灣參與農業現代化,他強調日本不應走高壓的「殖民」路線,而是應該參與「植民」計劃。新渡戶有技術官僚的身份,但他是一位重視普及教育的思想家。他雖然不是臺灣人,但他在臺灣日治時代的啟蒙運動中應佔有一席位。 新渡戶稻造曾任國際聯盟(league of nations)的副事務長,甚有國際視野。他的後任柳田國男與臺灣亦甚有淵源,我們會在第六章討論柳田的山人論。柳田被視為日本民俗學的始創者,他的思想一般來說不被視為「哲學」。但我認為,我們可以通過閱讀柳田的《遠野物語》和《山的人生》等早期作品,去思想平地人以外的倫理思想。在臺灣,這涉及了山區原住民的「倫理思想」。長久以來,他們的「物語」被遺忘,山區文化被平地化。我認為,柳田的民俗學可以讓我們有一種對倫理學有新的啟示。 第七章談及柄谷行人對山人論的詮釋。柄谷強調以「交換樣式」的角度去重新思考世界史,在原始社會(A)、帝國(B)和資本主義(C)的交換樣式以外,他發現了一種自由與平等的交換樣式(D)。D這種交換樣式並不一定只有在未來會出現的「空頭支票」,而是曾經出現。我們會探討柳田國男的山人論和柄谷行人的遊動論,並嘗試從山人的「非定住性」和「純粹贈與」去反思山人思想在今天的意義。 在第八章,我們會從「山」轉到「海」,思考吉本隆明(1924-2012)的南島論。柳田國男早年談「山人」與「山民」,但晚年卻把目光轉到「常民」。日本的常民以務農為生,但柳田認為稻米文化不可能來自北方的遊牧民族,而是來自南方的島國。吉本發現,天皇繼任儀式「大嘗祭」與琉球王國聞得大君(最高階巫女)的繼任儀式「御新下」相當類似,他的立場可以說是一種「日琉同祖論」。然而,自從琉球王國被「處分」後,沖繩飽受戰火與基地問題洗禮。我們如何思考「日琉同祖論」這個物語? 在第九章,我們會探討和辻哲郎的巡禮思想。和辻早年出版《古寺巡禮》一書,標榜它只並不是一冊學問書,而是有關他走訪奈良的印象記。我則嘗試為此書作一個解讀,他在國家打壓佛教的時代走訪「廢都」奈良,本身已是一種明確的身體行動。巡禮不是哲學理論,而是一種哲學實踐,我們可以透過巡禮來對抗遺忘(如:國家對佛教的打壓),並重新發現文化的多樣性(如:奈良的各種外來文化)。 在第十章,我們會討論貝瑞克(Augustin Berque)的「風土學」(mésologie)。貝氏是研究和辻哲郎的權威,他指出和辻「風土」(Fūdo)概念譯作英文的climate或德文的Klima並不恰當。他認為,「風土」是「場所」和「空間」之間的東西,因此可以用法文的milieu(可解作「中間」或「環境」)來表達。我認為貝氏對風土的解釋充滿洞見,但法文terroir西班牙文terruño更接近和辻本來的意思。風土的「土」(terre)不只是物質意義下的「土壤」或地理思義下的「土地」,而且還可以解作文化和歷史意思下的「故鄉」。 在第十一章,我們會介紹勞思光(1927-2012)的台港論。作為一位離鄉別井的學者,勞先亡命到臺灣,後轉到香港謀生,回歸前再返台,結果客死異鄉。他晚年的文化哲學理論中幾乎沒有提及臺灣和香港,但他曾以「柏森斯模式」來檢討日本的現代化路向,因此,我們可以從這個角度來反思台港的現代化經驗。 第十二章是關於鷲田清一的災後哲學論。鷲田清一是「臨床哲學」(clinical philosophy)的提倡者。所謂「臨床哲學」,不是一種「應用哲學」(applied philosophy)或「應用倫理學」(applied ethics),而是一種回到「現場」的哲學。哲學的「現場」並不是大學的演講廳或辦公室,而是人與人互相對話的地方。他在阪神大地震之後曾走訪災區,作為一位哲學家,他認為自己應該做的工作並不是向災民說教,而是聆聽他者的聲音。三一一大震災之後,鷲田亦有繼續在不同的災區展開哲學實踐,例如在仙台多媒體中心舉辦「哲學咖啡」和「哲學對話」等活動。然而,在聆聽他者聲音的時候,往往帶有一種「先入為主」的態度。例如,松尾芭蕉(1644-1694)在《奧之細道》中提及了「遊女」的物語。英譯通常把「遊女」譯作prostitute。柳田國男強調,所謂「遊女」在古代日本並不是指性工作者,而是稱為「遊行婦女」。我嘗試指出,芭蕉遇到的兩位遊女當時正要前往伊勢神宮參拜,可以說是「巡禮者」(pilgrim),她們以身體行動,去追求真正的自由。 野家認為,哲學本來是一種「看(look)」,但在危機中卻要「跳(leap)」 。「はざま」的哲學,就是要展示「看」和「跳」之間可以有不同的哲學活動。這個意義下,哲學不應只是靜態的「觀照」(theoria),而是「實踐」(praxis)。本書可以說是一種「言」,也是一種「行」。但我們會馬上發現,「言」與「行」之間往往糾纏不清,充滿「葛藤」。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出版品網址(線上版或試閱版):連結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
  • 關鍵詞:日本物語,日本哲學,物語哲學,柳田國男,哲學物語化,民俗學轉向,臨床哲學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264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五南出版社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五南出版社 聯絡人:蔡宗沂 聯絡電話:02-27055006 分機881 聯絡地址:106台北市和平東路2段339號4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