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找的好書在這裡!
累計出版品總數量:114,749
:::
共構記憶:臺府展中的臺灣美術史建構

共構記憶:臺府展中的臺灣美術史建構

  • ISBN/ISSN:9789865326593
  • 出版單位:國立臺灣美術館
  • 開數:15公分 x 21公分
  • 版次:初版
  • 價格:定價$700
書籍介紹

國立臺灣美術館長期致力於臺灣藝術史的研究與推廣,配合文化部「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規劃「臺灣藝術論叢」,以更具深度的新視角審視臺灣藝術面貌。本書累積臺灣藝術史料,以為對臺灣藝術發展與推廣能夠有更為深刻而全面的理解。

目次

4 館長序
6 編輯筆記
13 日治時期官民共構的「新美術」
39 何以「經典」?臺、府展作品中的重層跨域
61 日治臺灣美術地方色彩與東洋文化主體性
91 陳敬輝的臺灣婦女畫作風格初探
121 誰的主體性?臺府展(1927-1943)「地方色彩」的隱喻與誤讀
141 李石樵藝術觀之轉向-以臺展、府展作品為考察對象
165 從日本美術史的觀點出發-在日本殖民時代的韓國和臺灣所展示的日本繪畫「參考作品」之研究(1922-1945)
229 官展工藝部開設相關討論與背景之比較研究
275 臺展、府展時代日本官展中的日本畫新趨勢-從「故鄉」觀點進行考察
331 朝鮮美術展覽會書部之開設與殖民地「美
術」的整編
365 「帝國」內的近代雕塑-戰前日本官展雕塑部與臺日雕塑家

編/著/譯者簡介

賴明珠
英國愛丁堡大學東亞研究所文學碩士。現任「臺灣藝術史研究學會」常務理事、國立歷史博物館《史物論壇》編輯委員會委員兼主編、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委員
。著作:《鄉土凝視―二十世紀臺灣美術家的風土觀》、《臺灣美術團體發展史料彙編―解嚴前後美術團體(1970-1990)》、《瑰麗‧象徵‧金潤作》、《沙漠‧夢土‧賴傳鑑》、《優美‧豪壯‧許深州》、《靈動‧淬鍊‧呂鐵州》、《簡練‧玄邈‧林克恭》、《流轉的符號女性―戰前臺灣女性圖像藝術》、《臺灣美術地方發展史‧桃園地區―回首桃源三百年》、《日治時期臺灣東洋畫壇的麒麟兒―大溪畫家呂鐵州》、《日治時期桃園地區的美術發展》等。

序言/導讀

本書是國立臺灣美術館 2021 年度舉辦的「共構記憶:臺府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選錄編輯而成的專書,總計收入十一篇國內外藝術史學者的專文,透過臺府展歷史的研究,針對臺灣藝術史進行多元藝術觀點的詮釋與建構。 瑪達蓮娜.克羅迪傑(Magdalena Kolodziej)的文章〈從日本美術史的觀點出發:在日本殖民時代的韓國和臺灣所展示的日本繪畫「參考作品」之研究(1922-1945)〉檢視日本美術在殖民時期的朝鮮與臺灣較少被提及的展出歷史,提供日本帝國美術界與殖民地關係的重要洞見。放眼過去三十年,韓國與臺灣的美術史學者充實了我們對日本帝國擴張如何影響韓國和臺灣美術的認識,尤其是美術史學家對官方美展的體制史及地方色彩或鄉土色彩等議題的探討,更增進了美術界對這方面的理解。瑪達蓮娜.克羅迪傑重新探討日本美術界在 1920、1930 年代的作品,聚焦於所謂的「參考作品」,包括當時朝鮮美術展覽會和臺灣美術展覽會展出的日本畫和西洋畫,以及在朝鮮京城府(今首爾)德壽宮扮演同樣角色的參考 作品。「參考作品」顯露出日本藝術家與政府官員對現代美術的認知,其藝術承襲了日本畫與西洋畫的繪畫主題與技法,在各大美術展覽會上多次展出。然而日本美術假定的優越性並不穩固,須透過藝術與官方的論述、印刷媒體和各種展示持續強調和推動,這樣的過程可稱為「殖民主義的實踐」。 若比較日本本土、朝鮮、臺灣、滿洲國的官展構成狀況,雖然第一部日本畫(東洋畫)、第二部西洋畫是共同的,但在雕塑、工藝、書法方面, 各地情況皆異,其比重也比繪畫小得多。盧茱妮雅(Junia Roh)所撰的〈官展工藝部開設相關討論與背景之比較研究〉即是關注「工藝」在美術展覽 會的制度裡,相較於其他美術類型,較晚才獲編入,甚至根本未被編入。 原本在朝鮮,「美術工藝」指的是古代美術或古董,工藝家身兼創作者的 概念並不存在。然而,隨著展覽會制度的籌設,創作並發表各種作品、意 圖藉此反映自身個性與表現慾的各方工藝創作家也接連登場。盧茱妮雅企 圖細察各國圍繞在開設工藝部上所出現的討論及其背景。考量到臺灣美術 展覽會未曾開設工藝部,以及滿洲國美術展覽會目前僅有第一至三屆的圖 錄流傳下來的現實限制,本文討論範圍僅以日本和朝鮮為主。作者先整理 了日本與朝鮮工藝部開設過程曾經出現的各種討論,進而將視野拓展到民 藝運動、古蹟調查和博物館,考察開設工藝部的時代背景。 兒島薰在〈臺展、府展時代日本官展中的日本畫新趨勢:從「故鄉」 觀點進行考察〉一文中,探討 1930 年代現代主義滲透日本都市生活,同 時日本也開始走上戰爭之路,而始於這個時代的臺灣美術展覽會中,臺灣 畫家如何形成其「臺灣美術」認同。近年來邱函妮在此議題加入了「故鄉」 觀點加以分析。這種「故鄉」概念乃基於成田龍一的討論。成田龍一認為, 在現代化過程中,人們開始離鄉背井遷徙到都市,也因此開始意識到自己 生長的土地為「故鄉」。兒島薰在此文中,著眼於幾位和官展關係深厚的 日本畫家,運用「故鄉」這個概念,試圖解讀在臺灣畫家追求認同的同一 時代,日本畫家如何意識到自己的認同,而這又如何成為「國家」層級的 問題。 從 1922 年的朝鮮美術展覽會開始,1927 年的臺灣美術展覽會、1938 年的滿洲國美術展覽會接連舉辦,東北亞官展的時代就此展開。金正善的〈朝鮮美術展覽會書部之開設與殖民地「美術」的整編〉一文,關注書 藝做為美術的動向與日本進軍亞洲同軌這一點,從當時的政治脈絡重新思 考書部的開設,企圖闡明在殖民地官展的特殊空間下,這類外部因素是書 藝得以列入美術範圍的主要條件。這類殖民地官展的設置,是將各國美術 整編納入帝國內部,將之改造為順應殖民統治的制度性工具。在這個過程 中,特別受到矚目的是「書藝」(書法)的動向。從 1922 年舉辦的朝鮮 美展將書藝開設為第三部,直到 1932 年新設工藝部,十年之間,書藝持 續以美術的形式存在著。後來,書藝再度出現在官方場所,則是在軍國主 義色彩濃厚的 1930 年代後期。自從滿洲國美術展覽會起,書藝成為「東 洋思想振興與大東亞共榮圈」的象徵,開始受到關注。 邱琳婷的〈何以「經典」?臺、府展作品中的重層跨域〉帶我們重 返 1927 年,逐一從東洋畫、西洋畫,甚至畫題與風格等方向,探索臺、 府展作品成為經典的原因。日治時期,先有臺灣教育會主辦的十屆臺灣 美術展覽會(1927-1936),後有臺灣總督府辦理的六屆總督府美術展覽 會(1938-1943),這兩個由日本官方在臺灣舉辦的美術展覽會,奠定了近 代臺灣美術的發展,並對日後的臺灣畫壇產生關鍵的影響。因此,臺展與 府展的作品,儼然成為建構臺灣美術史的重要「經典」。然而,這些被視 為「經典」的作品,其成為經典的原因究竟為何?透過本文的分析討論, 我們將發現臺、府展作品中涉及的跨文化(西方、中國、日本、臺灣)與 跨學科(文化史、自然史)的交疊,是其成為經典的重要特徵。 陳敬輝(1911-1968)是第一位在京都接受完整的日本膠彩畫學院教育 的臺籍畫家,他創造出一個運用寫實筆法描繪現代女性的繪畫風格,成為臺灣現代婦女畫的先驅畫家。施慧明在〈陳敬輝的臺灣婦女畫作風格初探〉 一文簡述陳敬輝的生命史,進而論及他的藝術創作與風格演變,以文獻蒐 集陳敬輝的作品資料,並訪談其學生黃光男、林玉珠、李乾朗等人,針對陳敬輝的為人、美感觀念和教導學生的情況等做一深入了解,試圖逐步拼 貼出陳敬輝筆下臺灣女性的當代風貌,也比對其臺展、府展與省展時期的 作品,從構圖、筆墨線條的運用,推敲出陳敬輝描繪臺灣女性過程中風格的轉變。 1927年臺展開辦第一回的東洋畫部,出現了「臺展三少年」,引起落 選傳統水墨畫家們的爭議,日後更引申出何謂臺灣「地方色彩」的討論核 心。孫淳美撰寫〈誰的主體性?臺府展(1927-1943)「地方色彩」的隱喻 與誤讀〉一文,透過藝術史方法學探討臺府展作品的圖像脈絡,一方面討 論評審的言說,對參展作品可能產生引(誤)導的風格趨勢;另一方面, 探討藝術家如郭雪湖等如何巧妙回應(迴避)評審的主觀(矛盾),甚至 評審之間也有各自主觀的看法,如東洋畫評審下指導棋時的期待、石川欽 一郎以日本景觀比較臺灣風景、藤島武二眼中的「地方色彩」如何充滿了 異國情調等。在民主化以後的臺灣,這些作品的討論應回歸其藝術表現, 不宜誤讀「地方色彩」為「本土認同」。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在提醒「地方色彩」一方面呈現出日治時期官展的權力不對等機制,另一方面代表著 殖民時代展覽會的新聞話題。 臺灣美術史之研究或論述,自謝里法 1978 年出版《日據時代臺灣美 術運動史》,即樹立以官方展覽為探討核心的研究方法,以官展為研究脈 絡,其中最不能被埋沒的便是出生於日本時代的畫家李石樵。李石樵以其前瞻視野為自己建立基金會及美術館,完整保留一生豐碩精彩的作品,卻 鮮少留下文書手稿對創作理念或作品進行說明或詮釋,導致李石樵研究的 進行無法仰賴文字,必須回歸到作品本身。徐婉禎的〈李石樵藝術觀之轉 向:以臺展、府展作品為考察對象〉,即以臺展、府展為主軸分析李石樵 的畫作,並對其帝展、新文展作品進行共時性創作的異同比較,對其戰 後的省展作品則進行歷時性創作的異同比較,意圖藉此探析李石樵之藝術 觀。 鈴木惠可的論文〈「帝國」內的近代雕塑:戰前日本官展雕塑部與臺 日雕塑家〉,探討戰前入選日本官方展覽會雕塑部的臺日近代雕塑家,論 述日本官展雕塑部對同時期東亞地域近代雕塑家及雕塑史的影響和意義。 鈴木惠可的研究視角從日本官方展覽會雕塑部切入,思考入選日本官展對 當時東亞青年雕塑家的意義,以及對他們在日本和出生地之間的美術學習 和創作活動的影響。雖然隨著時間推移,官展聲望有所下降,但入選官展 在日本近代雕塑中深具意義,對從殖民地來的雕塑家有所影響,再加上入 選展覽的雕塑家有的往返於日本和東亞之間,可以說「官展」是近代東亞 雕塑家的交匯地,故成為本論文聚焦討論之主題。 1895 年臺灣被清廷割讓給日本,開啟日人治臺五十一年的歷史。賴 明珠的文章〈日治時期官民共構的「新美術」〉聚焦在這段時期臺、府展 中的西洋畫與東洋畫,以及未被納入殖民官展的雕塑和攝影,研究這四種 新媒材形式語彙的傳承接收、風格抉擇,以及在社會擾動下激發的主體定 位、新價值觀等議題,並探索日治時期臺灣美術現代化的歷程。日本殖民 政府藉由引入新式圖畫教育,推動新形態的展覽機制,強調觀察、客觀精神的「寫生」技巧,並提倡「地方色彩」策略,呼籲臺灣的美術家「再現」 南國亞熱帶花鳥、人物、風景等主題,創作獨具地域特色的「新美術」作 品。殖民官方以臺、府展為框架,運用東、西洋兩種新畫類競賽的途徑, 解構了漢人傳統藝術固有的文化脈絡。新美術不但取代傳統文人畫及民間 工藝的地位,同時也成為官方認可的現代美術。除了官方機制之外,隨著 日籍美術家、美術資訊的移入與流動,以及新美術知識的湧入,臺灣社會 亦逐步改變對現代「新美術」的行動和認知。 日本殖民政府藉由臺灣美術展覽會推展地方色彩的理念,鼓勵畫家發 展臺灣特色,畫家也附和響應,臺展由此出現了許多以現代寫生手法描繪 臺灣本土風物的作品,蔚為風潮。以此為背景,謝世英在〈日治臺灣美術 地方色彩與東洋文化主體性〉一文中關注的議題包括:日治時期畫家對東 洋藝術精神的探索與定義過程、西洋畫家採用東洋藝術的元素與手法、東 洋膠彩現代化但不失去傳統特色與東洋精神的方式,以及日治時期臺灣美 術呈現出的東洋主體性面貌。謝世英透過文本、公共論述與歷史文獻的鋪 陳,經由如魏清德、大澤貞吉、鹽月桃甫、松林桂月等評論家對歷屆臺展 的論述,輔以分析結城素明、小澤秋成、石川欽一郎,以及林玉山、潘春 源、朱芾亭、徐清蓮等畫家之作品,試圖理解地方色彩、南畫風格及臺灣 文化認同之意涵,並以此勾勒出日治時期臺灣美術追尋文化主體性的過程 與面貌。 透過十一篇專題式的研究整理,本書以豐富的面貌呈現臺府展的發展 與碰撞,既有微觀的藝術家聚焦,也有宏觀的時代性探討,為臺灣美術史 梳理出一道道清晰而多彩的脈絡。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英文題名:Co-memory: the construction of Taiwan art history in Taiten and Futen
  • 適用對象:成人(休閒娛樂)
  • 關鍵詞:臺府展,美術史,臺灣藝術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399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國立臺灣美術館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研究發展組 姓名:林振莖 電話:04-23723552-343 地址: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1段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