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找的好書在這裡!
累計出版品總數量:114,850
:::
前沿與邊緣: 1980年代臺灣藝術當代性探討

前沿與邊緣: 1980年代臺灣藝術當代性探討

  • ISBN/ISSN:9789865326609
  • 出版單位:國立臺灣美術館
  • 開數:15公分 x 21公分
  • 版次:初版
  • 價格:定價$700

書籍介紹

國立臺灣美術館長期致力於臺灣藝術史的研究與推廣,配合文化部「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規劃「臺灣藝術論叢」,以更具深度的新視角審視臺灣藝術面貌。本書累積臺灣藝術史料,以為對臺灣藝術發展與推廣能夠有更為深刻而全面的理解。

目次

4 館長序
6 編輯筆記
13 從空間生產到場所精神-臺灣1980年代以來物性與詩性的美學實踐
39 特殊物件後的雕塑問題
65 抵抗或者超越-SOCA現代藝術工作室與臺灣當代藝術的興發時刻
99 源起與差異-談臺灣80年代「境」與「物」的藝術
127 錄像藝術與策展策略-以「臺灣國際錄像藝術展」為例
183 泥塑的時間劇場
215 臺灣原住民的現代藝術與其後
255 冷與熱──以雕塑之名

編/著/譯者簡介

王品驊
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藝術博士。展覽策展人、評論人,現任彰化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專任助理教授。著作有《臺灣當代美術大系 媒材篇:攝影與錄影藝術》等。獨立策展:板橋火車站《2000臺北縣國際科技藝術展──發光的城市》(2000)、鳳甲美術館《CO4臺灣前衛文件展──失語》(2004)、關渡美術館《空場──當代藝術與當代哲學的對話》(2006)、高雄市立美術館《當空間成為事件──臺灣,1980年代現代性部署》(2012)、國立臺灣美術館《野根莖──2018臺灣美術雙年展》策展團隊(2018)、臺北市立美術館《她的抽象 The Herstory of Abstraction in East Asia》雙策展人(2019)、臺北伊通公園《在場──2020臺灣境派藝術》(2020)等。

序言/導讀

當代藝術(Contemporary Art)一詞最早於 1960 年 代的歐美藝文圈出現,藉以區別現代藝術,就本質而言, 當代藝術不僅指涉字面「現今當下的藝術」的時間之意, 更多地是指自 1960 年代盛行的後現代主義以降,帶著改 革與反叛的反文化精神與人權運動,在各地逐漸蓬勃發展 而臻於成熟的概念創作,打破過往精緻品味與大眾文化的 界線,以複合媒材應用、跨學科研究與多元文化匯流為 特色,專注於回應作品生產當下時空的社會議題與生活樣 態,而持續以不斷生成變態的方式流行於此時彼刻全球化 與數位化的藝術類別。 戰後臺灣在冷戰背景下,藝文發展深受以美國為首的 西方文化影響,由 1950 至 1960 年代東方畫會、五月畫會 追求前衛創新而發揚的現代抽象繪畫;1970 年代因中華 民國退出聯合國普遍激發鄉土意識,造就一批素人畫家 與本土繪畫潮流;直到 1980 年代,因著解嚴後百花齊放 的社會風氣,持續與國際接軌、吸納新思想的同時,臺灣藝術圈也開始朝當代藝術解放,在一步步嘗試中開展出 專屬本地的當代面貌,逐漸將藝壇主流從現代往當代推 進。《前沿與邊緣:1980 年代臺灣藝術當代性探討》一 書共收錄有八篇學術專文,從早期催生當代藝術的替代空 間與實驗機制,藝術家對新時代的藝術思辯、媒材的嘗試 創新與融合本土意識的創作追求,到如何與政府體制和社 會大眾對話,帶領讀者回望早已落地生根的臺灣當代藝術 之歷史痕跡。 從現代藝術邁向當代藝術的文化移植談起,王品驊的 〈從空間生產到場所精神:臺灣 1980 年代以來物性與詩 性的美學實踐〉一文分別以臺北的伊通公園及臺南的南臺 灣新風格畫會為例,畫出臺灣當代藝術早期在地實踐的空 間座標,承繼現代抽象的物性美學與具東方淵源的詩性美 學,突顯當代藝術介入社會與空間生產的獨特性,以及其 對地方人文風景的重構潛能。 在融合地方特色部分,許遠達〈源起與差異:談臺灣80 年代「境」與「物」的藝術〉一文除了分析時代背景 為當代藝術萌生提供的各種社會條件,更以極簡宗師林壽 宇由歐美引進國內的低限主義帶出其對本土當代藝術的探 討,由空間佈置之「境」與生活物件運用之「物」交織為 兩大主軸,剖析早期臺灣當代藝術家如何在戲耍單元符號 的社會性中溢出自我的地方觀。 在新媒體部分,陳永賢以〈錄像藝術與策展策略: 以「臺灣國際錄像藝術展」為例〉一文觸及當代藝術中的 傳播與娛樂範圍,爬梳作為亞洲首次以錄像藝術為主,至 今已舉辦七屆的「臺灣國際錄像藝術展」歷年資料,不只 探討媒體訊息對大眾生活的影響,也著重限地製作的臨場 性與即時性,特別是該展以館際交流實現活化藝術社群的 串聯機制,跳脫單純展示錄像的單一媒材與展演方式,體 現其為臺灣藝文圈建立新觀眾關係的重要價值。 在多元文化部分,陳譽仁撰寫〈臺灣原住民的現代藝 術與其後〉梳理原住民藝術在戰後臺灣的發展歷程,從早期為美軍服務的觀光村與九族文化村的設施設計中,原住 民藝術仍以服膺於刻板印象的手工粗獷木雕為主;順應 1984 年由正名開始的原住民運動,原住民藝術家掌握當 代藝術的開放性,積極擺脫傳統的過時呈現,納入更多的 環保和永續再生意識,以諸如漂流木素材開創獨特的藝術 類型,發展至今更串接南島語族網絡,促使臺灣當代藝術 得以豐富包容的內涵走向國際。 在媒材與形制部分,張乃文撰文〈特殊物件後的雕塑 問題〉,援引唐納.賈德(Donald Judd)1965年發表的〈特 殊物件〉(Specific Objects)一文,認為當代藝術範疇下 的三維作品無須沿襲過往的制式形式與類型,正好反映臺 灣當代藝術自 1980 年代發展以來於國內激發的裝置展品 和展覽熱潮,非傳統觀眾關係、非傳統有機形式構成的作 品開始大行其道,對過往現代藝術產生可觀的激盪,特別 是以工業材料與生產技術為核心的本土雕塑創作,而提出 當代藝術回顧研究應更加著重當代雕塑領域的補充。 張晴文以〈抵抗或者超越:SOCA 現代藝術工作室與 臺灣當代藝術的興發時刻〉一文專門討論藝術家賴純純與 同好於 1986 年在臺北自家舊宅成立的「SOCA 現代藝術 工作室」,除了指出「SOCA」之英文名稱對當代藝術的 認同萌芽,譯名卻沿用現代藝術的矛盾之外,更強調該場 域作為深具實驗性的替代空間,有別於官方機構的支持系 統,為藝術家開闢一處不受政府、學院與市場審核的研創 場域,孵化生成中的新思想、新觀念、新方法,為臺灣藝 術史孕育出許多具前瞻性與開創性的當代藝術範例。 楊子強的〈泥塑的時間劇場〉一文關注雕塑藝術中最 原始的手作捏造技藝和泥土的材料調性。雕塑作為一種擷 取時間片段的定格藝術,富含對人體構造的延伸想像,而 能夠在藝術家與觀眾之間開啟討論人與自然、人與土地, 以及人與創造的對話契機,重探生活場域中的時間刻度。 文內並提出臺灣當代藝術將雕塑納入新時代的藝術型態 時,應充分保持其樸實的本性特色,在當前數位時代全面來臨之際,發揮提醒人們物質世界現實面的功能。 最後,本書以簡子傑的專文〈冷與熱──以雕塑之 名〉作結,該文以臺灣省立美術館(今國立臺灣美術 館)1994 年委託雕塑家劉柏村製作的大型戶外雕塑〈人 與房子關係──不安〉為楔子,將當代雕塑在臺灣發展約 莫十年後的第一階段作為一個時代回顧的視角切點,使用 冷與熱的對比形容分別比喻當時附屬於公共建設之下的雕 塑及相關後設理論,以及藝術家投入製作公共藝術所必需 的熱情和當年的雕塑公園熱,提點讀者藝術家及作品與體 制的零星接觸和協商已逐漸浮現,象徵當代藝術自 1980 年代引入臺灣以來不斷吸收、調整內容與形式的蛻變成果 已使其逐漸站穩腳步而由邊緣邁向核心,如此時代趨勢沿 革至今,使當代藝術已然成為現今臺灣藝壇的主流類型。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英文題名:Frontiers and perpheries: exploring the contemporaneity of Taiwanese art in the 1980s
  • 適用對象:成人(休閒娛樂)
  • 關鍵詞:當代,美術史,臺灣藝術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285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國立臺灣美術館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研究發展組 姓名:林振莖 電話:04-23723552-343 地址: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1段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