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找的好書在這裡!
累計出版品總數量:114,446
:::
原住民樂舞的本體論與認識論: ICTM原住民後殖民語境樂舞研究小組成立論壇論文集

原住民樂舞的本體論與認識論: ICTM原住民後殖民語境樂舞研究小組成立論壇論文集

  • 統一編號GPN:1011101547
  • 出版日期:2022/10
  • 作/編/譯者:曾毓芬Aaron Corn主編
  • 語言:中英對照
  • 頁數:448
  • 裝訂:平裝
  • ISBN/ISSN:9786269667512
  • 出版單位:國立嘉義大學
  • 開數:25*17.6cm
  • 版次:初版
  • 價格:定價$500
書籍介紹

自2008 年以來,ICTM會員歷經多次討論,於 2019 年 7 月17日,在泰國朱拉隆功大學主辦的國際年會中確定小組目標宗旨,並正式向ICTM總會提案。
2020 年 12 月,「ICTM原住民後殖民語境樂舞研究小組成立論壇」在臺灣舉辦,此論壇由國立嘉義大學(台灣)、國立東華大學(台灣)、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與墨爾本大學(澳大利亞)聯合主辦,以線上/實體並行的形式舉行。研討會由曾毓芬教授(台灣)、Tiriki Onus 先生及 Sally Treloyn副教授(澳大利亞)召集。整個論壇共有183 位報名參與者(101 名親自參加,83 名線上參與),另有 40 位報名參加在澳大利亞的最後一天議程,共計 223 名參與者。成立論壇的發表者包括來自各大洲的代表,使用英語或中文進行演講。
ICTM原住民後殖民語境樂舞研究小組成立論壇之主軸為:「原住民樂舞的本體論與認識論」,其相關主題如下:
1.原住民存在論與認識論──透過音樂和舞蹈去感知存在與認識世界
2.原住民知識生產──透過音樂及舞蹈的展演與傳習
3.殖民與後殖民對原住民音樂和舞蹈的影響
4.原住民音樂和舞蹈所表述的個人、社會及(或)環境之間的和諧
5.原住民相關知識、智慧財產權和著作權
6.與原住民表演者聯合設計研究及合作表演
7.原住民音樂及舞蹈的永續與變化

目次

Contents
Acknowledgementsi
Table of Contentsiii
Preface1
Messages from the Study Group President2
Marcia Langton
Messages from the Director General of the Bureau of Cultural Heritage,
Taiwan 4
Chi-Min Chen
Messages from the President of National Chiayi University, Taiwan
Chyung Ay
Messages from the President of National Dong Hwa University, Taiwan
Han-Chieh Chao
Introduction and Themes of the Symposium
Symposium Program
Video-Audio Database Content and Link
Advisory, Non-Executive Board of Directors
Study Group Committee
Keynote Panel
The Impact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Intangible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
Decolonizing Approaches of Indigenous Education
Aaron Corn, José Jorge de Carvalho, Jean Ngoya Kidula, Marcia Langton, Akawyan Pakawyan,
Yuh-Fen Tseng
Panel Presentation
Sustainability through Changing Musical Expressions: Case Studies from the Philippines
Earl Clarence L. Jimenez、Amiel Kim Q. Capitan、Lilymae F. Montano、Celeste M. Romulo
Paper Presentation (alphabetically by surname)
An Observation about the “Cultural Renaissance” of Katukina-Noke Koi People in Brazil
through the Revitalisation of Shamanism
Virgilio Bomfim
(下同)
Workshop
Abstracts
Short Bios of the Contributors
Name List of Work Team
原住民樂舞的本體論與認識論
--ICTM原住民後殖民語境樂舞研究小組成立論壇論文集
(標題頁,不用出現在目錄)
(出版資訊,不用出現在目錄)
致謝i
目錄iii
序言1
研究小組主席序言2
Marcia Langton
臺灣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局長序言4
陳濟民
臺灣國立嘉義大學校長序言
艾群
臺灣國立東華大學校長序言
趙涵捷
歷史沿革及論壇主軸(國際學術委員 /臺灣籌備委員在文章最後,不用出現在目錄)
研究小組智庫指導團介紹
研究小組執行委員會介紹
議程表
影音資料庫內容及連結
專題討論會
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與去殖民化原住民教育取向之間的影響與互動
Aaron Corn、José Jorge de Carvalho、Jean Ngoya Kidula、Marcia Langton、林清美、曾毓芬
小組論文發表
透過改變音樂表現來實踐永續性──來自菲律賓的案例研究
Earl Clarence L. Jimenez、Amiel Kim Q. Capitan、Lilymae F. Montano、Celeste M. Romulo
單篇論文發表(依據英文姓氏字母順序排列)
巴西Katukina-Noke Koi族以薩滿達「文化復興 」目的之觀察
Virgilio Bomfim
(下同)
工作坊
Pasibutbut--我拉你來一起唱!體驗布農族祈禱小米豐收歌的即興模式與本體論
南投縣信義鄉布農文化協會、曾毓芬
摘要
發表者簡介
工作人員名錄
(總編輯/英文主編/中文主編/英文審定Mark/中文翻譯/美術編輯/行政)

編/著/譯者簡介

Yuh-Fen Tseng, received her Ph.D. from Taipei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he Arts, majoring in Musicology, and the Master of Arts degree from New York University, majoring in piano Performance. She is currently the professor at the music department of National Chiayi University in Taiwan, and also served as the chairman of this department.
  As a music professional spanning the field of musicology and piano performance, she has been devoted herself to the piano teaching and the related academic subjects such as Music Aesthetics and Western Music History. Meanwhile, as a professional ethnomusicologist, Yuh-Fen Tseng realized the urgency of preserving the music traditions that are quickly vanishing and she therefore devoted herself to the field-investigation of Taiwanese indigenous music. She recorded, transcribed and researched the music from various indigenous groups and tribes in Taiwan in order to keep them transmitted among their own cultural context.
Having devoted herself into the academic resaeach and writing, and also the creation & performance projects of Indigenous music for decades, she has representational works in various professionall fields, such as:
The Appreciation of Western Classical Music—on Music Styles from the Medieval Times to Baroque Era (2001) in the field of Western Music History.
Exploring the Possibilities of Musical Analysis from Musical Aesthetic View (2003), Eclectic Aesthetics and Music Criticism--Philosophical Path, Critical Method and Practice (2020) in the field of Music Philosophy.
I Sing with My Life: A Music Story of Bunun People, Taiwan (2007); Legend of White-Stone Mountain: A Video Recording on the Oral Music Traditions of Seediq People and Truku People (2007); An Improvisational Study on the Vocal Music of Seediq & Truku (2011); Songs, Music and Life of Bunun : An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Bunun Musical Actions Based on a General Survey (2015); Tultul, Hunghung, Latuq, and Balinka—the Tribal Memories of Bunun Traditional Musical Instruments (DVD & Booklet, 2015).
Works of Music Theatre : ”Seediq Balay, Let’s Dance Together!” (2018); “Crossing Ridges—Appreciating the Music Story of Bunun” (2019, 2020)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博士、美國紐約大學鋼琴演奏碩士,現任國立嘉義大學音樂學系暨研究所專任教授。
曾毓芬的音樂專業範疇跨越音樂學和鋼琴演奏兩個領域,並長年累積大量表演藝術行政實務經驗,亦有豐富的古典音樂廣播節目之製作主持經歷。1993年自美國返國後即投入音樂演奏與教學領域,亦專精於音樂美學及西洋音樂史等學門。之後,專業領域進一步擴及民族音樂學,研究主題包含台灣原住民音樂、南島音樂與世界音樂,田野調查足跡遍及台灣全島、東南亞諸國與法國。2008年獲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哲學博士學位,發表博士學位論文《賽德克族與太魯閣族的歌樂系統研究兼論其音樂即興的運作與思惟》。
長年投注於音樂學術研究及寫作,同時亦致力於原住民傳統音樂和當代音樂的跨域創作,曾毓芬在學術及創作各領域皆有代表作品,如:
古典音樂領域的《古典音樂賞析─從中世紀至巴洛克時期之音樂風格探微》
音樂哲學及評論領域的《從音樂美學角度論音樂分析的可能性》、《音樂美學:兼容主義視角下的理論與實踐》、《兼容美學與音樂評論─哲學路徑、批評方法與實踐》
民族音樂學領域的《我用生命唱歌─布農族的音樂故事》、《白石山下的傳說-南投賽德克族與花蓮太魯閣族的口傳音樂紀實》、《賽德克族與太魯閣族的歌樂即興系統研究》、《撒奇萊雅族樂舞》、《布農族樂舞》、《布農族人的歌‧樂‧與生命 ── 一部建立於音樂普查基礎之上的布農族音樂行為分析與文化詮釋》
跨界音樂劇場作品《賽德克.巴萊,大家一起來跳舞吧!》以及《越嶺~~聆聽布農的音樂故事》

序言/導讀

引言~ 「ICTM原住民的後殖民語境樂舞研究小組」成立紀實 從2019到2020,全球人類共同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時刻—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然而,在疫情環伺、風雨飄搖之際,我們逆流而上,不畏艱難,終於用滿腔的熱情與能量實現全世界原住民研究的最高期盼,並且抬頭挺胸,領著臺灣豐富多彩的原住民樂舞文化向全世界歌唱;而1947年成立、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具正式顧問關係的「國際傳統音樂學會」(ICTM),經歷73個寒暑,終於將成立原住民樂舞研究小組~~2020,「ICTM原住民的後殖民語境樂舞研究小組」成立論壇,在臺灣! 以下,讓我為您細數這個研究小組的成立緣起,研究宗旨,和它所肩負的責任。 ICTM--國際傳統音樂學會 「國際傳統音樂學會」(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Traditional Music,簡稱ICTM)的前身為「國際民俗音樂學會」(The International Folk Music Council,簡稱IFMC),1947年9月22日由一群學者和音樂家創建於英國倫敦。1949年,這個學術組織協助創立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音樂學會(UNESCO International Music Council) ,從此成為一個與UNESCO保持正式顧問關係的非政府組織。1981年,IFMC更名為ICTM。 ICTM為一國際性學術組織,旨在研究、實踐、保存及傳播所有國家的傳統音樂及舞蹈。國際傳統音樂學會憑藉其廣泛的國際代表性和研究小組的活動,在不同文化的人們之間扮演連結的角色,從而為人類和平作出貢獻。 ICTM原住民的後殖民語境樂舞研究小組成立緣起 ICTM創建迄今73年,已成立25個針對全世界各種類型傳統音樂的研究小組,然獨缺原住民樂舞方面的研究小組。在原住民文化急速頻臨消失的的當代,世界各地的原住民族通常會透過保存具有族群特色的音樂、舞蹈和儀式來維持自身在文化、歷史與政治上的區辨性。因而,原住民樂舞的研究、實踐、保存及傳播,對於維繫原住民文化的命脈來說,具有極重要的意義。 有鑑於此,自 2008 年以來在ICTM的不同場合中皆可見此一主題被提出討論,唯始終未能匯集為具體行動。直至2019 年 7 月,來自澳洲、臺灣、奧地利、與英國的幾位原住民研究學者在泰國朱拉隆功大學國際年會中相遇,熱烈討論之下迸發出行動力量。年會結束前,他們已號召各方學者於2019年7月17日召開首次籌備會議,確定小組目標宗旨,並決定研究小組的成立論壇主辦國為臺灣。成立大會的議題主軸為「原住民樂舞的本體論與認識論」,將於2020 年 6 月 29 日至 7 月 2 日於臺灣東華大學舉辦。此一研究小組的成立提案於會後隨即正式提交ICTM執行委員會。 ICTM原住民的後殖民語境樂舞研究小組研究宗旨 「在世界各地,原住民生活在由過往全球殖民擴張行動所造成的各式後殖民語境或國家中,他們通常透過保存具有族群特色的音樂、舞蹈和儀式來維持自身、在文化、歷史與政治上的區辨性。在曾被殖民強權統治過的地區,有些原住民形成國家的主要人口群,而有些原住民則在殖民者後裔成為多數人口的國家中,成為二等公民,為爭取認同和正義而掙扎著。殖民者強加於原住民身上的霸權制度仍持續至今,並且繼續取代與原住民音樂、舞蹈及儀式原為一體的既有知識生產和運作系統。 在這樣的前提下,本研究小組關注於研究和保存原住民與後殖民背景下各式音樂、舞蹈和儀式,包含曲目、認識論及其應用面向,並欲透過會議、出版、表演和通訊使這個小組成為一個合作平台, 讓學者和原住民文化工作者可以在這樣的環境下分享並討論音樂、舞蹈、儀式及其與背後文化支撐系統之間的關聯。因此,能夠加深對原住民樂舞及儀式的認識、 加速對其所存在的全球後殖民語境的啟發性對談、以及能夠增進這些學術談話之貢獻度的各式合作,皆受到高度鼓勵。」 ICTM原住民的後殖民語境樂舞研究小組成立論壇「原住民樂舞的本體論與認識論」 依據ICTM的法規,提案成立中的研究小組必須成功舉辦完小組的第一次國際研討會,經過審核,方能得到ICTM總會認可彼此的完全結盟關係。因此臺灣負責主辦ICTM原住民的後殖民語境樂舞研究小組成立論壇,可謂任重而道遠。正如ICTM秘書長Ursula Hemetek回覆臺灣籌劃委員會成員之信件中,有關原住民及後殖民語境樂舞研究小組與ICTM結盟之說明: 「為符合ICTM研究小組備忘錄,此研究小組與ICTM的完全結盟關係取決於成功辦理2020年在臺灣舉行的第一次研討會, 因此,將於臺灣舉行的會議對此一研究小組的使命和身份發展至關重要。…. ICTM秘書處和執行委員會歡迎臺灣合作夥伴的支持,以使這次會議取得圓滿成功。」 https://www.ictmusic.org/story/inaugural-symposium-ictm-study-group-making-music-and-dance-indigenous-postcolonial-contexts ICTM官網-活動預告-ICTM原住民的後殖民語境樂舞研究小組成立論壇 不為新冠疫情所困,反向思考,透過數位平台擴大論壇範疇 然而,COVID-19疫情在2020年衝擊全世界。面對疫情,學術委員和臺灣籌備委員們並不氣餒,仍然堅持舉辦,將ICTM原住民的後殖民語境樂舞研究小組成立論壇 延後至2020 年 11 月 30 日至 12 月 3 日辦理,地點仍在國立東華大學,並由國立嘉義大學、國立東華大學和國立臺北藝術大學三校共同主辦。不只如此,更逆向操作,借助數位會議的優勢,進一步與澳洲墨爾本大學的「第九屆原住民樂舞論壇」和「第四屆學院中的原住民藝術文化論壇」透過網路連線進行共同論壇(將安排於議程的第四天),以達到擴大、深化研討議題以及討論範疇的目的。 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 -- 滿懷信心見證歷史時刻 2020年的深秋,ICTM原住民的後殖民語境樂舞研究小組成立論壇將在臺灣盛大舉辦。研討會主軸為「原住民樂舞的本體論與認識論」,結合數位科技平台與現場實體參與,匯集來自歐、亞、非、澳、紐等各大洲學術論文、工作坊、示範講座與樂舞表演!將近一年半的辛勤籌劃,加上來自世界各地原住民研究者的熱忱支持,大會克服萬難順利進行。 在此容我代表學術委員會、臺灣籌備委員會、所有贊助機構及支持者(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原住民族委員會、伍麗華立委、教育部、外交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薛智偉先生)以及國立嘉義大學、國立東華大學和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和三校學生志工,向您致上誠摯的歡迎與熱忱。疫情無法阻撓我們竭盡全力支持這個成立大會,我們將一同見證「ICTM原住民的後殖民語境樂舞研究小組」的正式成軍。 曾毓芬博士 「ICTM原住民的後殖民語境樂舞研究小組」臺灣籌備委員會主席 國立嘉義大學音樂學系暨研究所教授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英文題名:Ontologies and epistemologies of indigenous music and dance: prceeding of the inaugural symposium of ICTM study-group-in-the-making on music and dance in indigenous postcolonial contexts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
  • 關鍵詞:原住民族、原住民音樂、文化資產保存、國際文化關係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448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國立嘉義大學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教務處 姓名:劉如惠 電話:05-2717040 地址:嘉義市鹿寮里學府路3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