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找的好書在這裡!
累計出版品總數量:112,917
:::
當代展演

當代展演

  • 統一編號GPN:1011101978
  • 出版日期:2022/12
  • 作/編/譯者:謝杰廷張芳薇李立鈞
  • 語言:中英對照
  • 頁數:311
  • 裝訂:平裝
  • ISBN/ISSN:9786267250143
  • 出版單位:臺北市立美術館
  • 開數:18開
  • 版次:初版
  • 價格:定價$720
書籍介紹

主要探討近二十年來當代藝術新一波折返「身體」而進行的「跨域展演」所展現的新意、內涵與可能觸發的新詮釋。「身體」經常是二十世紀以降的藝術流派發展到了特定程度時,就會以「行為」與「表演」而折返的基礎 (如Dada 與 Fluxus)。近二十年來在大型機構如全球化下的美術館與藝術中心大行其道的跨域展演,更使得舞蹈、音樂與戲劇等在複雜的層次上互滲,尤其是以「身體」為表現媒介的舞蹈更展現了特別的連結,使得「身體」在美術館與當代舞蹈的不同脈絡下顯現出多重意義。雖然現代理論與藝術實踐總是將「反抗」的想像投射在「身體」上,「展演的身體」除了作為「抵抗機構與體制」的想像投射物,還能是什麼? 身體的展演在「當代」能開展出什麼意義? 千禧年以降的跨域展演浪潮能提供當代文化什麼新的解讀與詮釋? 又為什麼要跨域? 當代跨域展演對舞蹈/音樂/戲劇的意義是什麼? --透過這樣的跨域與互滲,當代文化與藝術究竟產生了什麼轉變? 「當代展演」,作為讀本系列的第一集,將追根究底,討論究竟是什麼召喚了當代的跨域展演? 當代藝術為何產生了新一波的當代展演? 這一波跨域當代展演的趨勢終究帶給了當代藝術什麼新的觀點?

目次

序 王俊傑—010
Preface, Jun-Jieh Wang--014
導言:當代展演 謝杰廷/張芳薇—018
Introduction, Chieh-Ting Hsieh & Fang-Wei Chang--024
何謂當代? 喬治.阿岡本--032
What Is the Contemporary?, Giorgio Agamben--040
單一複多的藝術(蜜雪拉.卡索拉羅及盧卡.羅曼諾採訪) 尚-路克.南希--050
Art Singular Plural (An interview by Michela Casolaro and Luca Romano), Jean-Luc Nancy--066
刻劃時間—與形式異離 伊莎貝拉.沙德—080
Sculpting Time: Leaving the Form, Isabelle Schad--090
離開劇場的當代舞蹈:走出影像的身體 謝杰廷--096
When Contemporary Dance Exits the Theater: The Body beyond Image, Chieh-Ting Hsieh--108
沒有可用的圖像?從展演到圖像的展演性 李立鈞--124
No image available? From Performance to Image Performativity, Li-Chun Lee--136
哲學研究 維根斯坦--148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 Ludwig Wittgenstein--158
未完成的空間 楊嘉輝--168
Unfinished Spaces, Samson Young--168
記譜—演繹,及其他 柯尼利厄斯.卡杜--190
Notation: Interpretation, etc, Cornelius Cardew--196
立於不斷變動的基礎之上的戲劇構作 漢斯—提斯.雷曼/帕特里克.普利瑪維希--204
Dramaturgy on Shifting Grounds, Hans-Thies Lehmann & Patrick Primavesi--212
論可感界劃分及其在政治與美學間建立的關係 賈克.洪席耶—220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Sensible: Politics and Aesthetics, Jacques Rancière--232
筆記當代藝術中的表演:在體驗經濟中排演我們的社會關係 郭昭蘭—244
Notes on Performance in Contemporary Art: Rehearsing Our Social Relationships in the Experience Economy, Jau-Lan Guo--254
行為藝術進展中:神諭、物品、燃燒、消弭時間、死亡美學 安德烈.雷沛基--266
Performance on the Way: Wracular, Thingly, Burning, Off-time, Necro-aesthetic, André Lepecki--284
作者簡歷—300
Authors--300
感謝誌—308
Acknowledgements and Credits--308
版權頁--310
Copyright--311

編/著/譯者簡介

李立鈞:柏林洪堡大學(Humboldt-Universität zu Berlin)文化學系博士。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與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擔任兼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藝術史、圖像史與文化學。近期出版:《建構身體:中西醫學中的身體圖像》(Körper bilden: Körperdarstellungen in der europäischen und chinesischen Medizin)。
謝杰廷:任教於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譯譜者》(Transnotators)、《污痕結構學》(Reconstruction of Stain)等研究/藝術計畫主持人。近年研究興趣為舞蹈與音樂的節奏與身體、記譜/記寫、以及文化技術等。其書寫散見於《劇場閱讀》(Performing Arts Forum)。論文曾於國際音樂學會(IMS)、德國舞蹈學會(GTF)等學術研討會發表。

序言/導讀

序 美術館除了是展演的空間與場地,更應當是生產知識、創造溝通的平台。自1983年開館以來,臺北市立美術館作為臺灣第一座公立現/當代美術館,歷年的出版包括以季刊或雙月刊發行的《現代美術》(Modern Art)、學術性的《現代美術學報》(Journal of Taipei Fine Arts Museum),以及《美術論叢》(Art Forum)。「當代文本選集」(TFAM Contemporary Texts)為因應時代需要而發展出的讀本出版計畫,希冀由美術館出發,關注當代藝術的知識生產與實踐。 美術館的主要業務是收藏、展示與研究。然而在時代變遷與科技發展的背景下,美術館也逐漸與所處社會與學術環境產生斷裂。數量龐大的展覽,看似蓬勃,卻也有逐漸扁平化與單向化的危機。近20年來美術館的展覽朝向多元,北美館也不例外,對於跨域展演予以多方嘗試。但藝術學界與策展實踐並未特別提出關於這一波跨域展演的論述,以至於近年的跨域展演表面上雖多元熱鬧,卻仍有待深入探討。另一方面,由於臺灣藝術學術圈一般關注的對象並不在此,加上各學科行之有年的學術慣性,使展演論述很難成形,遑論進行跨域整合。另一可能的原因也是各學科之間的互不理解與缺乏對話。透過「當代文本選集」的出版,本館期能開啟一個讓不同學科開啟對話與生產論述的場域。本館也期待此讀本系列能對實踐與理論之間的斷裂稍有彌補。 「當代文本選集」的首發以千禧年之後藝術如何擴展疆界及其時代性為起點,並以近年在創作實踐與展示上數量顯著增加的「當代展演」(Contemporary Performance)為核心進行探討,內容包括經典文本的選譯與國內外學者撰寫的新稿,期能對近年於美術機制內頻繁出現的臨場(或在場)展演(live performance)的時代意義開展出多重詮釋可能。 二十世紀以降的藝術流派發展到了特定狀況時,就會折返回到人、回到身體,回到以身體進行「行為」與「表演」的盤整,例如:二十世紀初的達達與60至70年代的弗拉色斯(Fluxus)、70年代盛行的行為表演等。近三十年,我們觀察到在大型美術機構與藝術中心大行其道的臨場或在場展演,使得舞蹈、音樂,與戲劇等各學科在複雜的層次上相互滲透,尤其是以「身體」為表現媒介的當代舞蹈更展現了特別的連結與顯著的能見度。這不禁使我們思考,這一波被形容為「表演回返(或轉向)」(performance turn)的另一波「身體」表演在美術館與當代舞蹈不同脈絡的交織下,能折射出什麼觀看、體驗與詮釋的空間? 近年本館跨域展演相關的展演項目包括2010年台北雙年展(林宏璋與提達.佐赫德〔Tildad Zolhard〕共同策畫)、2013年「真真:當代超常經驗」的部分展出(余思穎策畫)、2015與2017年間的三檔展演:「愛麗絲的兔子洞—真實生活:可理解與不可理解的交纏」、「食物箴言:思想與食物」與「社交場」(蕭淑文策畫),以及2016年底以機器取代人的科技互動裝置「索多瑪之夜」(The Night of Sodom)等。其中,「愛麗絲的兔子洞」很明顯地將展覽場作為劇場,「真真」展也邀請河床劇團進行由觀眾共同參與的〈2013年開房間計畫〉。在此之前,2010台北雙年展已邀請河床劇場在展出期間排練演出十場〈演講劇場〉(Actors Explain Biennial in Mandarin),埋下日後續邀的伏筆。2010台北雙年展對臺灣而言是首次在白盒子展覽場內大規模地舉辦原本罕見於機構的身體「表演」活動與工作坊,從而為美術機構體制提供了較為全面的自我省思架構。 需要特別一提的是近年臺灣當代舞蹈進入美術館的案例,最顯著的便是2016年由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邀請波赫斯.夏瑪茲(Boris Charmats)在北美館地下室由12位舞者演出的〈口腔運動〉(Manger);2016台北雙年展展出薩維耶.勒華(Xavier Le Roy)著名的〈回顧〉(Retrospective, 2016);伊凡.瑞娜與克里斯多夫.維弗雷特(Yvonne Rainer & Christophe Wavelet)也以〈每日改變的持續性計畫〉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舉辦了兩場工作坊; 2015年參與「愛麗絲的兔子洞」展的謝杰樺(Chieh-Hua Hsieh)與董怡芬(I-Fen Tung)於〈日常編舞〉(You Choreograph)中邀請觀眾參與演出;2017年參與「社交場」的孫尚綺(Shang-chi Sun)與其團隊以舞作〈透明〉(Perspicuum)回應所處的場域空間等。 《當代文本:展演》的出版歷經二年的規畫籌備與密集討論,首先必須感謝客座編輯謝杰廷與顧問李立鈞提供編輯方向與意見,並在規劃執行過程遇到諸多無法預期的困難時,與本館密集討論、諮詢與協助校訂;另外,衷心感謝支持本項出版的作者們:伊莎貝拉.沙德(Isabelle Schad)、謝杰廷、李立鈞、楊嘉輝、郭昭蘭與安德烈.雷沛基(André Lepecki)的賜稿。最後,也想藉此感謝從未被認真感謝過的翻譯群,特別是倪安宇與王紹中,感謝他們對於「翻譯」的嚴謹態度與產出,是文集得以出版的重要幕後英雄之一。另外一項值得一提的是本文集的中譯文稿皆由原文進行翻譯,若與並陳的英文譯本稍有出入,還請讀者以「翻譯之不可能」視之,予以包容。 近期,臺灣陸續有關注當代展演的出版問世,北美館選擇在此時出版《當代文本:展演》,即是希望以拋磚引玉的方式積極回應日趨蓬勃的展演趨勢,也期許能對藝術實踐與知識生產做另一面向的探索。作為新出版系列的第一集,疏漏難免,期待讀者們的指正、回應與迴響。 導言 近二十年間,美術館又一次迎接了當代的「展演轉向」(turn to performance):從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Tate Modern)、紐約現代美術館(MoMA)、巴黎龐畢度藝術中心(Centre Georges-Pompidou)、柏林漢堡車站當代美術館(Hamburger Bahnhof Museum für Gegenwart)到臺北市立美術館,皆邀請了表演藝術家在「展覽」中呈現他們的「表演」。受邀進入美術館展覽的表演藝術家,除了「劇場」藝術家,最顯著的則是「舞蹈」藝術家,例如波赫斯.夏瑪茲(Boris Charmatz)、薩維耶.勒華(Xavier Le Roy)、傑宏.貝爾(Jerome Bel)、威廉.佛塞(William Forsythe)、孫尚綺等。他們或是呈現新編的舞蹈、又或是重建、重演過去的舞蹈。這些表演藝術家的表演,更經常與藝術家—特別是藝術史上所謂的「行為藝術」(performance art)或「觀念藝術」(conceptual art)所策動—的「表演」彼此交錯,讓近二十年在美術館展覽中的「表演」有了更複雜的意義。「展演」(performance)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展演」對於美術館又有什麼意義?要是現代藝術史上的「行為」是對既有體制的衝撞,當「表演藝術」(performing arts)進入了美術館的展覽,它們是否也衝撞了體制?它們又是否真的將劇場與舞蹈脈絡下的表演所重視的「生命」、「身體」、「在場」等意義帶入了美術館的展覽中?這些都是此文集想要探討的問題。 為了讓performance的意義在不同脈絡下保持開放,文集並不強制給予performance一個固定翻譯。此文集所謂的「展演」,指的即是近二十年在美術館展覽中的表演。此文集試圖探問,近年美術館的「展演轉向」究竟觸發了什麼新的意義?又能怎麼重新探問「藝術」與「表演」的關係?事實上,表演與藝術的距離從不遠。無論是達達(Dada)或是行為藝術,皆呈現出藝術與表演的緊密關係。回看藝術史,他們所隱現的訊息或許是:「表演」經常是藝術在試圖突破已發展得較為完整的結構與規範時的關鍵。換句話說,表演似乎隱含著顛覆的能力並重新給予藝術新的動能。這或許也是近二十年美術館的展覽轉向「展演」的原因之一:為了試圖擾動展覽—無論是在政治或是經濟上—已經發展完整的體制。 表演,似乎能為美術館的展覽找到新的可能性,並擾動展覽的既有邏輯:從靜態到動態、從旁觀到參與等等。然而,值得留意的是,近二十年美術館的展覽轉向表演的現象所能找到的可能性,卻已幾乎不可能和過去以表演衝撞體制的藝術—特別是達達或行為藝術—有同樣的顛覆性。過去的藝術家,經常在另類的空間(例如教堂、街弄、工作室等)以激烈的行動(例如以刀槍在身體留下傷口)直接衝撞體制。近年在美術館的藝術展覽中演出的藝術家,無論怎麼試圖擾動既有的體制,卻仍要面對美術館的體制。更確切的說,進入美術館表演,代表的是藝術家已經進入了美術館的體制。然而,當前美術館展覽的體制,幾乎不可能讓藝術家能有直接衝撞體制的行動。因而,近年進入美術館的表演,經常未能以表演所允諾的「現場性」,去撼動建立在資本主義上的展覽體制,反而是成就了資本主義的「體驗經濟」。此外,當一些已被寫入藝術史(或舞蹈史)的「表演」(例如達達或行為藝術的「表演」)又重新在美術館裡演出時,它們要面對的更是,它們的「表演」是否仍留有最初「演出」時衝撞藝術體制的能力?它們又是否能因為重演而得到新的意義?近年在美術館展覽中的表演(藝術),最先要面對的就是體制的問題,這也是許多探問近年「展演轉向」的論述所關切的論題:表演究竟是否真的能在體制內擾動體制?究竟是否能撼動展覽在政治與經濟上的體制?又能怎麼撼動? 表演所隱含擾動或撼動體制的能力,或許就是許多人在探問展演(performance)時經常關注的「展演性」(performativity),也就是表演所能引發的「效力」。然而,「展演性」並不同於展覽裡的「表演」,而是起自語言哲學家約翰.奧斯丁(J. L. Austin)的概念。簡單而言,奧斯丁以語言的「展演性」提示出:有些「語言」的意義並不在於對事態的表述,而是要讓事態有所改變。語言因而就是「行動」。例如「宣判」的意義,並不在於表述事態,而是讓事態有了改變:確認一個嫌疑犯究竟是有罪或是無罪。「宣判」因而自身就是語言的「行動」。「展演性」因而有時也被翻譯為「述行」,強調語言是有效力的行動。回看展覽中的演出,展演性因而不只是要談展覽裡的表演,更是去探問,表演究竟是否對展覽有「效力」。「展演性」有「效力」的意義,也讓人想到performance不只有「表演」、更有「執行」與「行動」的意義。 此文集試圖為近二十年美術館的「展演轉向」打開一個「當代」的觀點。此處的「當代」並不是在(表演)藝術史上接續著「現代」的「當代」,此文集也不是要在(表演)藝術史上為近二十年在美術館展覽中的表演做出界定,而是要為「展演」提出一個「當代」的觀點,並重新探問展演。此文集以阿岡本的〈何謂當代〉開篇,為的就是要提示出「當代」的意義。阿岡本在〈何謂當代〉裡,認為「當代」並不是「同時代」,反而是和「同時代」有所「不同」,只有當人們與他的時代不同,他才能試著看穿「同時代」的現象,從而更深入了解他所在的時代。整體而言,在阿岡本的詮釋下,當代反而是要與「同時代」保持距離。 此文集選錄了一些西方的理論,含括尚-路克.南希(Jean-Luc Nancy)、維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賈克.洪席耶(Jacques Rancière)關於身體、觸碰、語言、遊戲、感受、政治等問題的論述。這一些看似與「展演」沒有直接連結的理論論述,就是為了要與近年「展演轉向」的現象保持一個較遠的距離,從而以「當代」的觀點探問「展演」的複雜意義。這些理論並不是要為「展演」建立起完整的論述,而更像是一只又一只的稜鏡,要以不同的面向,為展演折射出不同的詮釋。除了以上理論的選錄,文集也邀請藝術史學者郭昭蘭、劇場學者安德烈.雷沛基(André Lepecki)、舞蹈學者謝杰廷、文化學者李立鈞撰稿。比起前述的理論是刻意要與展演現象保持較遠的距離,這些學者的論述或筆記,則是要從展演所涉及的不同場域(例如藝術史、劇場、舞蹈、圖像等),從藝術作品探問美術館「展演轉向」的現象背後所涉及的不同脈絡(例如身體、記憶、社會、生態等)。 在理論論述外,此文集也邀請了舞蹈家伊莎貝拉.沙德(Isabelle Schad)與關注聲音/音樂等媒材的藝術家楊嘉輝(Samson Young)撰稿,並選入了柯尼利厄斯.卡杜(Cornelius Cardew)討論記譜與演繹(interpretation)的筆記,試圖呈現出藝術家對於美術館展演轉向的觀點。藝術家的論述與筆記,時常呈現出他們怎麼從自己原先熟悉的場域(無論是劇場或音樂廳)跨入美術館,或是從舞蹈到身體,又或是從音樂到圖像,讓表演—藝術既有的場域重新有了變動。劇場學者漢斯—提斯.雷曼(Hans-Thies Lehmann)與帕特里克.普利瑪維希(Patrick Primavesi)則是反身探問劇場藝術家—特別是「戲劇構作」(dramaturge)—應該怎麼面對隨著既有場域的變動而出現的挑戰。 為了從不同的面向探問「展演」複雜的意義,所有的理論論述與筆記彼此穿插,在結構上分為三大部分,標題分別為:「觸碰中的身體」、「圖像上的震盪」與「策動下的感性」。 「觸碰中的身體」此部分收錄南希的訪談(蜜雪拉.卡索拉羅(Michela Casolaro)及盧卡.羅曼諾(Luca Romano)採訪)、沙德的〈刻畫時間—與形式異離〉,以及謝杰廷的〈離開劇場的當代舞蹈〉。當美術館的展覽轉向了表演,藝術家與表演藝術家的表演彼此交錯,藝術與表演的關係因而變得更為複雜。然而,要探問藝術與表演的關係,在關注他們是怎麼交錯前,或許更需要先意識到,他們為什麼是「離異」的。換句話說,為什麼「藝術」與「表演藝術」被看成是彼此「離異」的?南希在訪談中試圖從「碰觸」解釋了為什麼「藝術」從一開始就是「複數」的。對南希而言,「碰觸」能引發從自己的身體「離異」出去的感受,藝術即是在「碰觸」下而「離異」成為複數。沙徳在自己的舞蹈作品進入美術館的展覽演出中,所觀察到的則是不斷在練習「氣」的身體怎麼「刻劃」(sculpting)時間。沙德所提到的「刻劃」剛好呼應了南希所提及身體的「觸碰」—因為所有的「刻劃」皆已預設了身體的「碰觸」。身體不只是碰觸空間,更是碰觸時間。在此觀點下,身體並不在空間與時間裡舞蹈,而是舞蹈就是身體對於空間與時間的「刻畫」。謝杰廷談及進入美術館演出的藝術家怎麼以身體將空間的經驗轉為時間的經驗。面對進入美術館的舞蹈,謝杰廷反而先試圖探問「舞蹈離開劇場」的意義是否在於「回到身體」。事實上,身體是表演最重要的關鍵之一。當藝術—例如前述的達達或行為藝術—總是在試圖突破結構與規範而轉向表演時,他們或許也是轉向「身體」。身體,就像是一個能重新出發的起點。然而,「碰觸中的身體」—在南希的意義下—引發的則是一次又一次的離異。 「圖像上的震盪」此部分收錄李立鈞的〈沒有可用的圖像?〉、維根斯坦的《哲學研究》(節選)、以及楊嘉輝的〈未完成的空間〉。雖然,表演經常被認為能帶給美術館展覽新的可能性,然而,李立鈞回到「展演性」(performativity)的意義重新探問:是否不只有表演(performance)才有「展演性」?雖然人們經常認為表演是動態的,圖像只是靜態的,然而,此觀點卻是否忽略了圖像的「展演性」?對李立鈞而言,圖像的「展演性」就在於他能為文化的記憶製造了觀看的「距離」,打開了詮釋的「空間」。雖然「展演性」經常被認為是哲學家奧斯丁提出的語言概念。然而,語言的「展演性」—特別是展演性所隱含「執行」與「行動」的意義—也隱現在哲學家維根斯坦將語言理解為「遊戲」的概念裡。對維根斯坦而言,要能準確的認識語言的「效力」或「意義」,需要的不是概念的界定,而是實際的語言情境,這就是語言實際的「行動/執行」(performance),也就是維根斯坦所說的「遊戲」。圖像—特別是「譜」的圖像—也像是「語言」。楊嘉輝與卡杜的筆記即是在音樂與譜的脈絡下探問「圖像」的表演性與遊戲性。經常在美術館的展覽中「演出」音樂作品的楊嘉輝,所探問的即是圖像與音樂的關係。他的筆記讓人們去想像:圖像是否像是介於音樂家內在情感與音樂作品外在表達間的媒介?音樂是否像是圖像的「表演」?卡杜的〈記譜—演繹及其他〉看似散亂的筆記,則更清楚指出了在當代音樂(contemporary music)的場域中「圖像」的重要性。當圖像—特別是當代音樂的圖像譜—能被直接演出為音樂,「音樂」或許就是圖像的遊戲。因而,圖像從未是靜態的,而是動態的。更重要的是,「圖像上總是有震盪」。 「策動下的感性」此部分收錄雷曼與普利瑪維希的〈立於不斷變動的基礎之上的戲劇構作〉、洪席耶的〈論可感界劃分及其在政治與美學間建立的關係〉、郭昭蘭的〈筆記當代藝術中的表演〉、以及雷沛基的〈行為藝術進展中〉。當表演進入美術館的展覽,表演也就需要接受美術館展覽的體制。體制離不開策劃。然而,當展覽試圖以表演「擾動」展覽的既有邏輯時,展覽的「策劃」就成為了「策動」。雷曼與普利馬維希所觀察到的或許就是在表演逐漸進入展覽時,戲劇構作所要面對的「擾動」。此處受到擾動的不只有展覽的體制,更有表演原先所在的劇場的既有體制。整體而言,戲劇構作是以研究的觀點參與戲劇作品的構成與製作,既有的戲劇作品,也經常會因為戲劇構作的觀點而有不同的詮釋。在這個意義上,戲劇構作就像是展覽策展,都需要以研究的觀點為藝術作品策劃並策動不同的詮釋。洪席耶清楚指出了,藝術場域就是(可)感性(sensible)的場域。藝術的策劃與策動因而涉及的是(可)感性的劃分,而劃分又涉及了政治(polis)原先的意義。郭昭蘭與雷沛基即是分別從不同的面向探討當代藝術中表演的「政治性」。郭昭蘭認為,展覽裡的表演要能擾動體制—特別是資本主義下的體驗經濟—就應該要能重新調動社會關係。雷沛基則從疫情威脅下的生態,探問近年當代藝術中的表演—特別是著重祭儀、靈、物以及記憶的藝術表演—能怎麼為「政治」打開另一個新的意義,一個不只關注人,而更關注生態的意義,從而讓「表演」成為一個可能與不可能的行動。 「當代展演」文集,並不試圖界定近二十年間美術館的「展演轉向」,而是要從藝術史以及哲學、劇場、舞蹈、音樂等不同脈絡,讓展演原先就複雜的意義在當代的距離下變得更為開放。藝術原先就必然是多個而不是一個,它們彼此碰觸、震盪、策動,這些或許都是「展演性」所提示出的「藝術的效力」,都是藝術的performance,都是藝術的執行、行為、行動、表演、展演。與其說performance是一個難以確立意義的名詞,它更應該是一個又一個彼此接續的動詞。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英文題名:Contemporary performance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成人(休閒娛樂)
  • 關鍵詞:藝術,當代,展演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311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臺北市立美術館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秘書室 姓名:郭家冶 電話:02-25957656-529 地址:臺北市中山北路三段一八一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