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
早期臺灣繡黼工藝大多源自中國移民,而臺南地區繡莊創辦者的原鄉多為福建,因此帶有濃厚的閩繡風格,隨著時間的推移,繡黼在臺南結合生命禮俗與民俗信仰文化,並經由師徒傳承及推廣而開枝散葉,展現出屬於臺南在地化的風貌特色。
2015年臺南市政府登錄「繡黼」為文化資產保存項目,肯定其工藝價值。本書除梳理臺南繡黼發展脈絡外,並透過嚴訓祥、王蘭貞及林玉泉等三位藝師的習藝過程與作品賞析,見證百年來繡黼在臺南生根與變化,呈現各自的風采。
目次
序篇 歷史經緯—臺南繡黼工藝源流
臺南繡黼的織繡美學
臺南繡黼工藝的發展
承先啟後,臺南繡黼發展的見證與實踐者:嚴訓祥藝師
繡師之女,自閣樓起的一生懸命:王蘭貞藝師
自創品牌,堅持慢工的職人逆襲:林玉泉藝師
工具、材料、技法與工序
作品賞析
引用書目
編/著/譯者簡介
王瀞苡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序言/導讀
「繡黼」是漢人民間工藝中的大項,臺南府城作為漢人入臺首府,自來便是「繡黼」產業的最大集散地,店面之多、匠師之眾,供應全臺宗教、生活所需;技藝精美、造型多樣,除作為實用,亦成為賞藏的大項,乃至時尚的文創;臺南市政府於2015年正式登錄繡黼工藝為文資保存項目。
繡黼工藝發展既早、樣貌又多,舉凡:廟宇及戲班的神衣、蟒袍、桌圍、繡旗、涼傘,乃至民間的八仙彩….,在在展現華美、熱鬧的歡樂氛圍,特別是府城迎媽祖的隊伍,就有「無旗(奇)不有」的美稱;而這些形式多樣的繡黼成品,其實是藝匠創意及技藝激發的成果,造型上取樣戲曲人物、花鳥走獸,材料上更廣泛使用生活周遭可見的物件,如:金銀蔥線、亮片、塑膠珠、絨毛球、小鏡片、色穗帶……,乃至可以發亮的燈泡等;而作為「高繡」的類型,更在局部圖案上,加入各種填充物,是一種充滿民間活力的工藝類項。
傳統藝術學者王瀞苡教授,年輕時即以「八仙彩」作為研究主題,完成傑出的學位論文,獲得佳評,並出版專書;之後,長期投入織繡研究,成為文化部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此次接受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委託,以臺南分別登錄及列冊追蹤的文化資產保存者之三位藝師:嚴訓祥、王蘭貞,及林玉泉為對象,進行詳細的訪談、調查、研究,並整理出府城繡黼業的歷史源流及發展,深具學術價值,也為臺灣民間工藝的研究深化,提出貢獻,可喜可賀。謹贅數語,權為推薦!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適用對象:成人(休閒娛樂)
- 關鍵詞:刺繡、傳統技藝 、 人物志、臺南市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154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姓名:林旻諠
電話:06-2991111-8167
地址:台南市安平區永華路2段6號13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