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
臺灣傳統建築木質彩繪在現行《文化資產保存法》中具有兩種法定身分:其一為位於「古蹟建築類」(如: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聚落建築群等)指定範圍的一部分;其二為因其重要性或移地保存,而另外指定為「古物類」。而若就定義範圍,則為:「泛指傳統建築中,以木質為載體,且以傳統工藝技術繪製之彩繪構件,其類別包括門神、棟架與其他結構等位置,諸如畫心、單彩、壁堵等部分」,廣泛地說,即是附屬或拆卸自傳統建築內的木結構、棟架之彩繪。
然而,因傳統木質建築多位於開放或半開放性空間,容易受到環境因素影響,其彩繪部分,也常面臨保存不易,甚至嚴重損壞、遺失等困境,而無法恢復或保存其原有工藝藝術價值,所以通常以傳統工法、材料新繪、仿繪等式進行。近年在修護方向上,則以強調保存真實性、歷史性、最少介入性的修護原則,並藉由保存科學及調查紀錄的輔助,針對原有彩繪施作工法、材料及其劣化狀況進行深入研究分析,進而提出傳統木質彩繪的保存修護規劃。在木質彩繪保存修護現場,已可看見傳統彩繪匠師與文物修護人員採取共同合作的案例,既保存前人彩繪有形的文化資產,也延續了傳統木質彩繪技法中珍貴的無形文化資產價值。
臺灣文化資產保存觀念日趨成熟,相關專業研究與實務亦越趨完善,建立使用詞彙的共識與基礎,也成為近20餘年來,臺灣與國際文化資產保存觀念相互接軌的重要議題。因此為使臺灣傳統建築木質彩繪的保存修護,能有完備且具一致性的通識詞彙與參考圖典,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規劃編輯出版《建築彩繪專有名詞圖典 木質彩繪篇》,詳細蒐錄各種材質、專用名詞的說明與解釋,以做為國際進行保存修護與研究之通用語詞,並提供使用者於相關工作及各面向的知識拓展過程中,更加便利地應用參考,裨益於研究與實務執行。
目次
圖解臺灣文化資產 傳統建築木質彩繪篇 4
前言 6
體例說明 8
詞條架構 12
1基本常用術語
基本術語 28
保存原則 42
預防性保存 52
2傳統彩繪施作
載體 64
地仗層 82
彩繪層 100
保護層 158
3劣化狀況
人為因素 166
環境與自然因素 180
生物因素 198
4保存維護處理
清潔 204
加固 226
填補 234
全色 248
保護層 260
5管理維護
蟲害防治及處理 264
文物包裝保護 266
環境控制 280
參考資料 298
專有名詞筆畫索引 308
序言/導讀
文化資產所蘊含人類生活的表徵與遺留的文化意義,它的迷人之處,不論是古物、古蹟或考古遺址空間,全都在於探討覆蓋其上一層層飽含著歷史、記憶、藝術與文化鏈結成分的歷史塵土。哲學家雷翁・羅森斯坦(Leon Rosenstein)說過「別的不說,一件古物最起碼得是經過時間洗禮的東西:它帶著過去的一部分,進到我們所處的當下,而且背後有一個故事。」認為古物的魅力是多方面的,無論在於價值、視覺、感受、觸覺或是文化連結。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為提供文化資產領域的從業夥伴或對於龐雜的文保存訊息感到茫然的朋友,能有系統的查詢專有名詞,於111年陸續出版「保存修護圖典叢書」。繼《織品文物專有名詞圖典》、《預防性保存專有名詞圖典》後,持續推動與臺灣常民文化息息相關的傳統建築裝飾藝術系列之《傳統建築彩繪專有名詞圖典:木質彩繪篇》一書。這本圖典為系列叢書的第三本,內容涵蓋傳統木質彩繪施作技法、材料、工具到保存修護與日常管理維護工作等的專有名詞。
臺灣的傳統建築彩繪淵源為木構建築彩繪,隨著時代演進,不同系譜的彩繪藝師表現出豐富且極具臺灣特色的木質彩繪工藝,現今之風格與技術已逐漸融入在地文化美學與無形文化信仰。在為數眾多的宗教場域、民宅與園林等傳統建築裡透過視覺圖示與圖例的傳達,讓我們瞭解傳統工藝技術、材料、保存維護與相關管理維護等面向,也深入探析木質彩繪受損的情況,達到預防性保存的管理維護工作。
希望這本圖典既是傳統建築木質彩繪的保存人員、彩繪藝師、教育推廣、管理單位與所有人參考使用的手邊工具書,也是一本非常適合對臺灣傳統工藝有興趣的常民大眾閱讀的入門書。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英文題名:Glossary for polychrome painting on wooden structure in historical architecture conservation
- 出版品網址(線上版或試閱版):連結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
- 關鍵詞:文物保存維護,建築藝術,詞典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320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 修復技術科
姓名:汪欣樺
電話:04-22171276
地址:臺中市南區復興路3段36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