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找的好書在這裡!
累計出版品總數量:113,060
:::
司法研究年報第39輯刑事類第 3 篇  創傷知情理論在少年事件處理法之運用—以少年需保護性及資源連結為中心

司法研究年報第39輯刑事類第 3 篇 創傷知情理論在少年事件處理法之運用—以少年需保護性及資源連結為中心

  • 統一編號GPN:1011200212
  • 出版日期:2023/03
  • 作/編/譯者:司法院/朱夢蘋
  • 語言:中文
  • 頁數:190
  • 裝訂:平裝
  • ISBN/ISSN:9789865499532
  • 出版單位:司法院
  • 開數:A5
  • 版次:初版
  • 價格:定價$1880


書籍介紹

創傷知情(創傷知識)於少年事件之運用,是蘊含在健全少年自主發展權之立法目的內。回顧我國由行為人刑法至創立少年事件處理法,由以刑為教、教罰併重到以教代罰及維護少年最佳利益之立法思維的轉變,對於有提供成長所需福祉服務之少年而言,創傷知情將更有助於吾人轉變看待帶著創傷殘遺與偏差行為之少年視角,可以透過理解及辨識童年「逆境」(或稱「負面」、「創傷」)經驗的症狀與影響,因應及防止少年繼續受創。本研究係針對一名具備童年逆境經驗之少年個案,蒐集其主體經驗資料,並探討其受到逆境創傷影響的身心症狀及問題行為。本研究認為,於促進少年人權及重整其成長所需之福祉服務時,創傷知情之運用,將更有助於少年司法與其他資源網絡的聯攜,使得創傷個體能於友善、安全與支持之生態體系裡發展復原力。
本研究先以社會學象徵互動論學派的觀點切入,再以兒童醫學及心理學有關童年逆境經驗所造成的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需要健康的人際互動來協助復原的實證研究,作為彼此論點的回應;透過法律民族誌之視角,使用質化觀察、訪談及檔案分析,呈現帶著創傷殘遺之少年司法體系個案,與在兒童與青少年精神醫學、心理、教育及社政等體系裡之個案,同樣有著被理解、治療及保護之需求。而透過創傷知情之運用,將可協助其他體系之照護者卸除對於「少年犯」之有色眼鏡,可以一視同仁地對待,減少發展障礙少年的繼續惡化及復歸社會之困難。本研究之目的有四:一、由受司法保護處分少年的主體經驗與感受,呈現童年逆境經驗。二、理解、辨識影響少年偏差行為的童年創傷經驗,並開啟資源聯攜。三、創傷知情照護為公共衛生議題,於醫療、心理、教育、社政、警政、司法及整體社會環境同有其必要性。四、提供照護者不同之視角,重新看待個案之偏差行為,協助賦能及復原。
本研究之印證有四:一、生物性影響:童年逆境經驗所以成為少年偏差行為之成因,其根源在於少年未能復原,長期因為惡性壓力而分泌的皮質醇荷爾蒙影響大腦神經發展功能,包括:杏仁核(主管情緒)的過度活化,海馬迴(長/短期記憶)、藍斑核的去甲腎上腺核(控制衝動)、腹側被蓋區(愉悅及報償中樞)與前額葉皮質(掌管理智、判斷、計劃)受到抑制,甚且內分泌系統及免疫系統也受到影響。二、心理性影響:少年的成長與發展就在逆境創傷與惡性壓力、身心困擾與發展停滯、人際暴力與學習障礙、偏差行為與社會安全間不斷地拉扯,呈現過度警覺的或攻擊、或逃跑、或凍結、或依賴及各種混合型態的自我生存機制反應及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三、社會性影響:若少年長期在惡性壓力與偏差行為之間擺盪,保護處分之裁定及執行將惡性循環,不利發展。四、復原力影響:創傷知情照護可使少年重新發展尊重、合作及慷慨的正向價值,並由被害者、倖存者的思考模式轉化為茁壯者的思考模式,重塑心靈與自我,解決行為健康與社會安全問題。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研究方法
第三章 文獻探討
第四章 經歷童年創傷的生命故事—失落男孩
第五章 主體經驗下的賦能與復原
第六章 結論、建議與研究反思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
  • 關鍵詞:司法研究年報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190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司法院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司法院 姓名:林月蓉 電話:02-23618577-285 地址:台北市重慶南路1段1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