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
本書為「臺灣布袋戲傳習中心」推廣教材,內容共分成「布袋戲演變」、「布袋戲音樂演變」、「布袋戲戲臺演變」與「布袋戲的藝術之美」等章節,冀望透過各章執筆者深入淺出的撰寫,達到國小、國中、高中職及社區等種子教師與學生學習及體驗臺灣布袋戲等相關知能。
目次
雲林縣縣長 張麗善序i
文化觀光處處長 陳璧君序iii
臺灣布袋戲傳習中心總監 許嘉芬序 v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校長 劉晉立序 vii
計畫主持人 詹惠登序 ix
圖目錄 xiv
譜目錄 xx
第一章 布袋戲演變 陳龍廷撰1
一、清代布袋戲開臺祖3
二、布袋戲戲神5
三、布袋戲承傳流派7
(一)虎尾五洲園7
(二)西螺新興閣9
(三)關廟玉泉閣10
(四)林邊全樂閣11
(五)南投新世界11
(六)新莊小西園12
(七)臺北亦宛然13
四、布袋戲主演養成15
(一)文戲15
(二)武戲17
(三)口白18
五、布袋戲演出內容19
(一)籠底戲19
(二)正本戲19
(三)劍俠戲20
(四)拳頭戲21
(五)金剛戲(金光戲)22
(六)新編戲24
六、布袋戲演出場合26
(一)廟口謝神戲26
(二)商業劇場 27
七、布袋戲與媒體30
(一)電影布袋戲30
(二)電視布袋戲32
(三)廣播布袋戲36
延伸閱讀38
第二章 布袋戲音樂演變 游素鳳撰39
一、布袋戲後場音樂種類42
(一)潮調布袋戲音樂42
(二)南管布袋戲音樂44
(三)北管布袋戲音樂47
(四)金光布袋戲音樂53
二、布袋戲後場樂器與人員編配54
(一) 武場常用樂器54
(二) 文場常用樂器60
(三)後場人員編配 64
三、布袋戲後場常用鼓介70
四、布袋戲後場常用曲牌83
(一) 【風入松】與【倒頭風入松】84
(二) 過場音樂 88
五、主題歌曲與專屬配樂91
(一) 主題歌曲91
(二)專屬配樂 94
結語95
延伸閱讀96
第三章 布袋戲戲臺演變 房國彥撰97
一、布袋戲戲臺歷史傳承99
(一)肩擔戲99
(二)四角棚99
(三)六角棚(彩樓)100
(四)布景舞臺(布景棚仔)102
(五)外台戲和卡車戲臺 103
(六)電視電影和新媒體 104
二、布袋戲戲臺主要形式實例105
(一)彩樓的簡化實用版 105
(二)彩繪布景戲臺 107
(三)彩繪螢光布景戲臺 113
(四)特殊設計的布景舞臺119
三、現階段布袋戲戲臺可能的實驗方向125
(一)影響布袋戲戲臺的關鍵因素 125
(二)布袋戲戲臺未來如何提供共同實驗的可能性125
結語131
延伸閱讀132
第四章 布袋戲藝術之美 葉嘉中、萬裕民和撰 133
一、腳色行當136
(一)生136
(二)旦137
(三)淨138
(四)末138
(五)丑139
(六)雜140
(七)獸140
二、戲偶行頭142
(一)偶頭 142
(二)偶服 143
(三)盔帽 144
(四)砌末 146
三、口白劇本149
(一)口白 149
(二)劇本 151
四、聲光音效153
(一)聲光 154
(二)音效 156
五、操偶身段157
(一)操偶 157
(二)身段「手眼身步法」158
延伸閱讀166
(一)專書、期刊論文166
(二)網路資料 167
附錄一:傳統布袋戲戲偶操演與京劇基本分解動作對照圖 168
(一)傳統布袋戲戲偶操演與京劇基本動作對照 168
(二)傳統布袋戲偶生行操演與京劇生行動作對照177
(三)傳統布袋戲偶旦行操演與京劇旦行動作對照181
(四)傳統布袋戲偶淨行操演與京劇淨行動作對照182
(五)傳統布袋戲偶丑行操演與京劇丑行動作對照184
附錄二:教材使用說明(學員手冊)186
編/著/譯者簡介
陳龍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 教授
游素凰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戲曲音樂學系 教授兼系主任
房國彥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設計系 講師
萬裕民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葉嘉中 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序言/導讀
雲林縣縣長 張麗善序
雲林縣被譽為「臺灣布袋戲故鄉」,致力於推動文化藝術事業的發展,特別是致力於深耕臺灣布袋戲藝術教育。雲林縣內目前登記有超過百個布袋戲劇團,係全臺數量最多的縣市,發展出各種具特色的流派。為了深化布袋戲文化底蘊,雲林縣政府長期致力於保存布袋戲產業和技藝,並推動藝術教育扎根計畫,以在各地學校推廣臺灣布袋戲文化。
設立於雲林縣的臺灣布袋戲傳習中心,承擔著布袋戲技藝傳習的使命,同時肩負布袋戲藝術向下扎根的責任。雲林縣政府委託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執行《戲臺裡的魔力》布袋戲推廣教材的撰寫、編撰、數位教材製作及美編設計,亦執行教材田野調查、訪談、資料蒐集與素材攝影等。教材書籍各章執筆者皆為表演藝術相關專業人士,各章節為筆者各自專業之集大成。希冀作為臺灣布袋戲藝術推廣的媒介,供國小、國中、高中職及社區等種子教師,透過轉譯本教材內容,教導學生學習及體驗臺灣布袋戲,提升布袋戲歷史、音樂、戲臺演變及藝術內涵等相關知能。
一齣完整的布袋戲作品能呈現在世人眼前,從戲臺繪製到劇本創作、前臺口白、後場配樂等,每一個環節都是無可取代的可貴技藝。有鑑於此,實踐布袋戲推廣教育,除了提升民眾的美學素養外,亦是延續無形文化資產的重要措施,將促使我國布袋戲文化發揚光大。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適用對象:成人(業務參考)
- 關鍵詞:布袋戲
- 附件:其他:隨身碟
- 頁/張/片數:188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雲林縣政府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文化觀光處
姓名:李映蓁
電話:05-5523651
地址:640208雲林縣斗六市大學路三段3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