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
本書代表中國哲學發展的新方向,同時標誌當代中國哲學正式進入「後牟宗三年代」。黑格爾嘗言:任何真正的「哲學體系」必具有雙重性格——「時代性」與「學術性」。從時代觀點而言,牟宗三的《現象與物自身》總結了二十世紀的中國哲學——此中康德扮演了關鍵的角色;本書則下開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哲學——其中沿著現象學的進路而行。在學術層面上,告別承繼「心學」之傳統的「當代新儒家」路線,本書一反其只認可「形而下之氣」之立場,重新闡釋張載「一物兩體:一故神二故化」的哲學命題之涵義。在方法論上,本書從一比較哲學的進路,將之與萊布尼茲的「力之理論」相提並論;另一方面,立足於海德格的「存有」思想,本書釐清了胡五峰與劉蕺山的「性」之概念。整體而言,於開發新型的「宋明儒第三系」(特別是其氣論)之潛力上,本書從一「跨文化」的視野,展示了中國哲學如何能夠提升為哈伯瑪斯義「新軸心時代之世界哲學」的途徑。
目次
導論
第一章 萊布尼茲與中國自然哲學
第二章 氣與力:「唯氣論」新詮
第三章 論唐君毅與牟宗三之「蕺山解」
第四章 劉蕺山的「生命現象學」
第五章 回歸「徹底內在性」—東西方「生命現象學」之比較研究
第六章 蕺山性學與陽明心學的本質差異—一個佛教的觀點
第七章 牟宗三與岡田武彥「蕺山解」的互補性
第八章 海德格與劉蕺山
第九章 黃宗羲氣論之重新定位
第十章 黃宗羲之孟學解釋—從劉蕺山到王船山
第十一章 《周易》重建與智測現象學
第十二章 王船山的時間觀
第十三章 牟宗三與海德格
第十四章 圓善與圓教
結論 回顧與展望
附錄 純情自運,交感互通—《色,戒》之哲學涵義
參考文獻
人名索引
編/著/譯者簡介
陳榮灼
加拿大布洛克大學 (Brock University) 哲學系榮譽教授
近任:
法鼓文理學院特聘教授
東吳大學劉光義中國哲學講座教授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國科會資助客座研究員
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國科會邀約客座研究員
曾任教東海大學哲學系並獲東海大學1992年度最佳教學與硏究獎
加拿大渥太華大學哲學博士
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碩士
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學士
德國學術交流資訊中心學者 (DAAD Scholar)
德國洪堡基金會研究學者 (Alexander von Humboldt Foundation Fellow)
印度加拿大薩斯利基金會研究學者 (Indo-Canadian Shastri Foundation Fellow)
嘗師事唐君毅、牟宗三、Ludwig Landgrebe、Werner Marx、Karl-Otto Apel、Jürgen Habermas、David Carr與 Leslie Kawamura等教授。
先後於德國科隆大學 (Köln Universität) 、弗萊堡大學 (Freiburg Universität) 、比利時天主教魯汶大學 (Leuven University) 之胡塞爾檔案館 (Husserl-Archieves)、德國法蘭克福大學 (Frankfurt Universität)、康士坦大學(Konstanz Universität)、漢諾威萊布尼茲檔案館 (Hannover Leibniz-Archives),及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 (University of Calgary)、印度浦那大學 (Pune University) 與國立中央大學從事硏究。
早年著作包括 Heidegger and Chinese Philosophy (1986),最新將有:《色即空‧空即色:上田義文唯識學論文集》(國立政治大學政大出版社,2022)、《上田唯識思想之研究:現象學的進路》(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Connection and Extension: Confucianism in Dialogues (Forthcoming, Boston & Leiden: Brill)、《思維現象學》(即將出版)。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成人(休閒娛樂)
- 關鍵詞:中國哲學, 文集, 氣論, 宋明儒三系說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440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國立清華大學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
姓名:劉立葳
電話:03-5714337
地址:新竹市光復路二段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