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找的好書在這裡!
累計出版品總數量:114,750
:::
臺灣客家族群現身的當代景觀:持續轉變中的新客家性與族群關係

臺灣客家族群現身的當代景觀:持續轉變中的新客家性與族群關係

  • 統一編號GPN:1011200976
  • 出版日期:2023/10
  • 作/編/譯者:洪馨蘭
  • 語言:中文
  • 頁數:304
  • 裝訂:平裝
  • ISBN/ISSN:9786267269404
  • 出版單位: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 開數:16開
  • 版次:初版
  • 價格:定價$360
書籍介紹

族群關係通常是指集體的族群互動經驗,往往在「事件」中被看見,就像臺灣的族群關係,不時在選舉期間會被激發。族群關係會被策動得起來,必然有其歷史與文化根源,更與臺灣長久以來的族群分類和歷史情結有關。當代客家族群關係的日常性,觀察客家族群在進入廿一世紀後,從政策與族群媒體所反映出來的族際互動樣貌。族群關係既是集體經驗,往往經人際關係和訊息交換,也會幽微地隨著人際互動而流瀉出來。所以,族群成員的個人互動往往也微妙地呈現出族群關係的樣貌或張力。

目次

臺灣 族群現身的當代景觀:持續轉變中的新客家性 與 族群關係
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序/楊長............................................................................... I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館長序/張鴻............................................................................II
作者序/洪馨............................................................................................................V
圖表目錄
第一章 導論...........................................................................................................1
第一節 本書研究動 .............................................................................................2
第二節 臺灣族群分類的當代 ............................................................................17
第二章 族群性與族群關係的分析工..................................................................37
第一節 兩個關於「族群」定義的理論取向,一個折衷匯流 ........................37
第二節 「後建構論」時期的各種提議 ............................................................56
第三節 族群關係的理論背 ................................................................................68
第四節 臺灣的多元文化主義與族群主流 ........................................................84
第三章 客人入山,原民解..................................................................................93
第一節 記者在現 ................................................................................................94
第二節 多重身份的浮顯、疑惑與認同? .........................................................98
第三節 另一種「新身分」──身分與認同的交織性 .................................. 111
第四節 致敬與締 ..............................................................................................116
第五節 小結 ........................................................................................................125
第四章 福佬疊影,客底現..................................................................................133
第一節 記者在現 ..............................................................................................134
第二節 從「被同化」關係到大聲說「客底」 ..............................................144
第三節 在強勢文化中走客家族群主流 ..........................................................155
第四節 我們之中很多也都是混成文化 ..........................................................161
第五節 小結 ......................................................................................................169
第五章 客華辯證,多語棲................................................................................177
第一節 記者在現 ..............................................................................................178
第二節 對於「外省話」(華語) 作為唯一教學語言的抵抗 ..........................184
第三節 客華雙/多語倡議本身對族群關係的新 ..........................................191
第四節 矛盾中找縫 ..........................................................................................198
第五節 小結 ......................................................................................................202
第六章 客籍橋樑,跨域交................................................................................209
第一節 記者在現 ..............................................................................................209
第二節 接納與平視新住民的「南洋性」 ......................................................217
第三節 「客籍南洋新住民」在臺灣族群互動中的類別 ..............................224
第四節 妳們也是我們 .......................................................................................232
第五節 小結 .......................................................................................................235
第七章 討論與結.................................................................................................241
第一節 當代客家新族群關係作為新客家 ......................................................241
第二節 重新生產文化基因的客家新族群關 ..................................................251
第三節 跨文化主義作為當代新客家族群關係的下一步 ..............................259
徵引書目.................................................................................................................265
表次
表1:臺灣《客家基本法》定義「客家人」之內涵示意....................................... 7
表2:清代客家移民主要祖籍來.............................................................................. 27
表3:林修澈提出當代臺灣的「四類族群」............................................................. 30
表4:解讀族群意識(族群性/ethnicity)的幾種模............................................... 70
表5:族群關係的理論與分析取................................................................................ 73
表6:多族群社會的三種類型及各自族群關係特徵................................................ 75
表7:「客家新聞雜誌」2007至2020年與族群互動相關報導統計表.................... 243
圖次
圖1:臺灣不同歷史時期官方文獻中「族群」分類類屬的變化............................. 20
圖2:臺灣總督府檔案關於清代六堆附堆之文獻.................................................... 49

編/著/譯者簡介

作者為洪馨蘭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教授

序言/導讀

持續轉變中的新客家性 與 族群關係臺灣 族群現身的當代景觀: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館長 序 多元與獨特一直兼容並蓄,存在於臺灣的歷史文化中,其之所以多元,以臺灣處於東北亞及東南亞交叉點的重要地理位置,自史前時代以來,即有許多族群為追求新的契機與生存空間,於各時期遷徙或移入;而經由不同族群交融薈萃出多采多樣的文化特質,則建構成為臺灣今日獨特的風貌。所以,多元族群的文化融合,不只是臺灣這塊土地需要被傳承的珍貴人文寶庫,更是臺灣社會前進創新的養分及沃土。 此其中,相對於原住民各族鮮明的色彩,客家在漢人族群中則有別樹一格的語言、文化特色。所謂「客家」一詞,早現於清初文獻之中,至遲在17世紀晚期已經見到使用,而臺灣的客家族群,可溯自17世紀漢人移民來臺,其間歷經生存環境的挑戰、社會文化演變及不同族群融合過程,在對傳統的堅持和外在現實的適應下,型塑自身的文化、語言,其人口數量居於臺灣第二大族群;惟早年或因清代以籍貫約化分類的影響,或以社會族群械鬥等事件而有所成見,加上早期的臺灣歷史研究常將客家文化簡約於漢民族中而不顯,使得過去的臺灣社會中,客家一直有「隱性的族群」之稱,甚至產生文化、語言相對弱勢、流失的趨向;但在有識之士的耕耘下,臺灣客家的相關研究仍縷縷不絕,經過民國70至80代初如火如荼的客家運動沛然成河,並於民國90年客家委員會成立後,承續並開展出更新更寬廣的氣象及格局。 本館長期以來所致力的目標及願景,正是對臺灣文獻的蒐集、保存及歷史文化的研究、推廣。隨著近年臺灣史研究如繁花似錦的盛況,對不同族群的深入探討亦蔚為顯學。有鑑於此,本館除於臺灣史相關文獻檔案之典藏研究、臺灣全志修纂、史料採集編撰等之既定業務外,更思考如何在臺灣原住民族、客家族群等通論史專書的修纂後加以深化延展;適逢客家委員會的成立,以資源共享而分別於民國93年度、98年度及103年度與客委會合作進行第一期「臺灣客家族群史專題計畫」;第二、三期「臺灣客家研究專題計畫」,規劃有關客家產業、發現客家、客家語言調查、客家家族、客家婦女研究及年輕世代客家認同調查等各種主題進行委託研究,期能傳承已有之成果,繼續深入對客家族群在歷史、文化各面向之專題研究及基礎史料的彙整,以助益拓展臺灣客家研究的領域,並提供更多研究者發表之場域。 此項合作計畫於民國108年邁進第四期,名稱續為「臺灣客家研究專題計畫」,並維持前三期之合作方式,於5年內進行各項主題之委託研究並依結案成果陸續出版專書;本期計畫主題共進行「日本時期檔案中的客家-以乙未戰爭史料為研究」、「族譜與客家家族」、「客家民俗與信仰的研究」、「發現客家」、「族群關係研究」及「由『臺灣總督府檔案抄存契約文書』等相關史料,進行有關客家土地開墾、族群關係(含原客關係)之研究」等6項委託研究,前4項均已完成結案並出版。 本書即為第四期合作計畫主題—「族群關係研究」的成果出版,書名定為《臺灣客家族群現身的當代景觀:持續轉變中的新客家性與族群關係》。 族群關係通常是指集體的族群互動經驗,往往在「事件」中被看見,就像臺灣的族群關係,不時在選舉期間會被激發。族群關係會被策動得起來,必然有其歷史與文化根源,更與臺灣長久以來的族群分類和歷史情結有關。 在客家族群性與族群關係中,本書作者提出四個概念:其一是族群資產;其二是族群成本;其三是族群效益;其四是族群景觀。最終結論如下:在過去二十年,具有歷史文化意義的族群成為國家推動文化治理的資產,而通過運用族群資產,國家會付出相對應的成本來維繫這項資產,包括成立相關專責族群事務機構或投入相對應的文化事務,以及因關注不同族群資產所形成的族群競爭或資源差異,所投注之有形與無形族群成本。因維繫族群作為國家的文化與社會資產,所展現出來的族群多元文化主義精神,是一項族群效益;但族群資產本身卻因其不穩定,與族群景觀的特殊性,將使族群資產的性質有所變化、成本與效益也不斷受到挑戰。在臺灣民主自由的環境下,原本應具一定程度穩定性才得以構成的族群性與族群關係,必然產生各式各樣的變形,而社會中不斷因工作、婚姻大量移動的各族群成員,每個移動必然激發新的互動關係,族群性與族群關係的樣貌都不會停留太久,所以族群景觀在當代就是指社會中的族群真實樣貌,其實是一個個正在不斷變化或處在變動中的人。 本書呈現當代客家族群關係的日常性,觀察客家族群在進入廿一世紀後,從政策與族群媒體所反映出來的族際互動樣貌。族群關係既是集體經驗,往往經人際關係和訊息交換,也會幽微地隨著人際互動而流瀉出來。所以,族群成員的個人互動往往也微妙地呈現出族群關係的樣貌或張力。 欣見臺灣客家研究專題計畫第四期之研究成果陸續付梓,謹綴數語為誌,爰為之序。 館長 張鴻銘 謹識 2023 年 10 月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
  • 關鍵詞:族群性、族群關係、客人入山、福佬疊影、客底現身、客華辯證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304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姓名:石瑞彬 電話:049-2316881-402 地址:南投市光明里光明一路25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