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
◆從論述(莎)戲曲而思考莎能樂和莎新劇,不但開創戲曲研究的新視野,也是跨文化劇場別開生面的重要著作!◆
本書乃筆者嘗試超越傳統戲曲考述格局,修正較具系統性的理論,以分析戲曲的內涵。同時在「莎戲曲」(Shake-xiqu)已有的研究成果上,進一步思考臺灣跨文化劇場的發展。全書有三個重點:一是運用布魯姆(Harold Bloom)「影響的焦慮」(the anxiety of influence)和詩學誤讀理論,結合高友工「抒情美典」(Lyrical aes-thetics)理論,探討戲曲的互文與抒情呈現。期能以紅樓戲為例,建構經典的意義。二是以弘彼(Richard Hornby)的後設戲劇(metadrama)理念為基礎,重新評量自宋、元至今的戲曲作品,為何及如何表現後設的視域。三是從「莎戲曲」出發,觀察「莎能樂」(Shake-noh)及「莎新劇」(Shake-shingeki)的文本結構與表演特色。借鑑他山之石,以展望臺灣傳統戲曲的未來。庶幾可以提供戲曲研究與跨文化劇場創作之參考。
★附36張精彩劇照
目次
導 論
*上 篇*
壹、創造性誤讀:凝視清代「葬花」戲
前言
一、誤讀與修正比
二、清代「葬花」戲的互文性
三、清代「葬花」戲的抒情排場
餘言
附表:現存清代古典「葬花」戲一覽
【附論一】 誤讀「黛玉葬花」:論北梅南歐的抒情京劇
前言
一、北梅、南歐《黛玉葬花》的互文性
二、北梅、南歐《黛玉葬花》的抒情性
結語
【附論二】 誤讀「紅樓」:徐進的抒情密碼
前言
一、徐進《紅樓夢》的互文性
二、徐進《紅樓夢》的抒情排場
結語
貳、誤讀作為寫作策略:論當代崑劇《紅樓夢》
前言
一、偏離轉向的誤讀策略
二、對比鑲嵌的誤讀策略
三、新文本的「經典性」與「經典化」
結語
*中 篇*
參、表演自覺.自我指涉.感知接受:宋元戲曲的「後設」展現
前言
一、戲觀自身與戲演人生的指涉
二、角色中的角色扮演與戲劇揭示
三、戲中儀式的後設意義
四、虛擬想像所建構的劇場幻境
結語
肆、「後設」戲中戲:明清古典戲曲的自覺建構
前言
一、戲中戲與「後設」戲中戲
二、戲曲中的「戲中有演」與「戲中有戲」
三、明清古典戲曲的「後設」戲中戲
結語
附圖:馬佶人《荷花蕩》演出「戲中戲」《連環記》
伍、「看見自己」:當代臺灣戲曲的戲中戲
前言
一、當代「戲中戲」與後設戲劇/劇場
二、建構當代臺灣戲曲「戲中戲」的藝術手法
三、看見自己:當代臺灣戲曲「戲中戲」的認同與指涉
結語
*下 篇*
陸、詮釋.感知.道地:三問「莎戲曲」
前言
一、從翻譯說起:詮釋與再詮釋
二、重塑意識形態:當代感知的方式是拼貼?
三、道地:在地劇種的定位
結語
柒、能或不能?──「莎能樂」的雙重變形
前言
一、從能樂到「莎能樂」
二、「莎能樂」的敘事結構與意識形態
三、「莎能樂」的文本與表演
餘言:從「莎能樂」觀照「莎戲曲」
附圖:能舞台立體圖
捌、日本化「莎新劇」:管窺栗田芳宏能樂堂莎士比亞系列
前言
一、「裸舞臺」的專屬文本
二、視覺聚焦的想像空間
三、語言的簡約與異化
結語
附表:栗田芳宏能樂堂莎士比亞系列簡表
餘 論:想像戲曲的未來
引用書目
編/著/譯者簡介
現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暨研究所特聘教授。
《戲曲學報》特約主編,《戲劇學刊》、《中國學術年刊》編委。曾任美國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和喬治.華盛頓大學(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訪問學者,國科會(科技部)、國藝會、教育部、文化部審查委員、大學評鑑委員、臺灣莎士比亞學會理事長、中華戲劇學會理事長等。曾獲第54屆中山學術著作獎、大陸工作委員會中華發展基金管理委員會學術著作獎助、國科會(科技部)學術著作獎助多次,並獲選為斐陶斐榮譽學會(The Phi Tau Phi Scholastic Honor Society)會員。著有專書《抒情.表演.跨文化:當代莎戲曲研究》、《莎戲曲與跨文化劇場》、《崑劇的表演與傳承》等十餘部。另與彭鏡禧教授合著戲曲劇本《約/束》、《量.度》、《背叛》、《天問》、《可待》等;《背叛》榮獲第26屆傳藝金曲獎最佳年度演出獎、最佳傳統表演藝術影音出版獎。
序言/導讀
戲曲研究的態度與方法
戲曲自古被視為不登大雅之堂的小道,演員也被歸類為倡優皂隸之賤民階級,一向不受重視。與經史之學相比,戲曲研究起步甚晚。自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始,王國維著手梳理宋元戲曲相關資料;至民國二年(1913)止,不過7年左右,他考察了劇目、起源、曲調、劇作家、演員、腳色行當等項目,加上諸家筆記和自己的心得,一共撰作9部基礎著作。接著完成《宋元戲曲考》 一書,乃開啟研治戲曲之門徑(陳芳 1993:43-46)。此後,中、日戲曲學者大抵奉王氏為圭臬,既循經史考據校勘之法以鑑別處理戲曲資料;又用「科學的研究方法」,先搜集戲曲資訊作為考鏡之資和搜討之助,再融會貫通寫作專書(曾永義 1988:324-329)。時至今日,還有很多戲曲研究者孜孜矻矻,仿效王氏厚積薄發的論學精神和堅實有據的行文格範。
回顧晚清民初那個內憂外患交迫的時期,王國維在史料、方法、範圍、觀點上,確實為戲曲治學樹立標竿。其曲學貢獻何其卓越,自不待言。但在百年之後,戲曲已然成為中華民族綜合文學與藝術最具有代表性的表演範式。編、導、演、製各有專業,現代劇場也有全方位的討論。何況學術研究日新月異,新議題、新思潮、新方法層出不窮、如火如荼。如果研究戲曲仍然推崇傳統考述,甚至以為這是「科學的研究方法」,恐怕未必允當。並不是說這種搜集、分析、歸納、彙整文獻的治學之道,在當代已經過時。事實上,若要探討新出文獻,按部就班的判讀基本功必不可少。只是戲曲研究不應止步於此,擴大視野格局,還有更多元的觀照視角與思考徑路,可以豐富戲曲領域的研討內容。至少考量有沒有適合的學術理論,足以作為戲曲分析的基礎架構?而此類架構,是否能拓展戲曲論述的廣度和深度?現代戲劇從寫實主義、自然主義、象徵主義、表現主義、史詩劇場、殘酷劇場、荒謬劇場、貧窮劇場及至後現代、後殖民主義之嬗變,對於當代戲曲的創作與評論,有沒有一些刺激或影響?現在探討戲曲,要怎麼切入,才有展望未來的新契機?身為忝列上庠的戲曲學者,我們大概責無旁貸,必得慎重扣問。
紐約知名劇作家查爾斯.密(Charles Mee)認為「沒有所謂原創劇本」(“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an original play”),任何劇作都是其來有自的。即使是書寫自以為具有原創性的故事,也難以迴避文化銘刻的影響。 所以,任何文本都有或隱或顯的背景成因和改寫印記。尤其是關於某一主題的系列作品,更容易看出這種現象。戲曲名著如西遊戲、三國戲、水滸戲、紅樓戲、各個「全本」或實驗《牡丹亭》、《白蛇傳》……,例證之多,不勝枚舉。作品與作品之間千絲萬縷的互文關係,作者與作者之間嘔心瀝血的微妙競勝,如能借鏡互文理論予以檢視,或有裨益於吾人理解劇作。而中國文化本具之抒情傳統,亦可融入析論。另如當代戲劇、小說及電影創作大量運用的後設(meta-)技巧,戲曲有無吸納,也很值得深思。
所謂「互文性」(intertextuality, 法文intertextualité, 或作「文本間性」)一詞,源於拉丁文intertexto,意指在編織時加以混合。為了調整索緒爾(Ferdinand de Saussure)結構主義符號學強調符號在文本中的意義,1966年由法國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首先提出。其概念出自巴赫汀(Mikhaïl Bakhtine)的小說對話論,重視不同文本和詞組間的歧義。主張意義不是單向由作者傳達給讀者,而是藉由諸多其他文本所傳遞之符碼(codes)共同建構的。任何文本都受到讀者已經閱讀的其他文本,以及讀者自身的文化背景影響;任何文本都是對其他文本的吸收與變形。1974年,克里斯蒂娃出版《詩語的革命》 後,互文理論逐漸成為顯學,討論者眾。本書採納布魯姆(Harold Bloom)「影響的焦慮」(the anxiety of influence)見解,微調其詩學誤讀理論,作為學理依據。而抒情傳統的論證,則因戲曲本質原為詩劇,故主要參閱高友工的美典理論。期能以紅樓戲為例,建構經典的意義。
至於「後設劇場」(metatheatre)一詞,1963年首見於亞伯(Lionel Abel)的專著。他認為悲劇應被後設劇場取代,理由是後設特徵之自我懷疑、省思批判,使希臘悲劇英雄從此不可能存在(Abel 1963: 112)。爾後,後設政治、後設修辭、後設小說……等詞彙隨處可見。「後設」成為探討語言系統及其與現實世界關聯的術語,即注重虛構世界以及虛構以外的世界彼此之對應關係(Waugh 3-4)。本書參酌弘彼(Richard Hornby)較有組織的後設戲劇(metadrama)論析,重新評量自宋、元至今的戲曲作品,為何及如何表現後設的向度。
在此必須說明,本書雖然參採互文、抒情及後設等學理,卻並非信手拈來生硬套用,而是經過思考修正。因為任何學理之形成,均有其時空背景和文化脈絡。對於中國文學、古典戲曲等深具民族特性的藝文表現,實在無法,也不應該,直接採用西方的理論框架來衡量。不過,經由這些理論建構的啟迪,若能開拓戲曲研究更為深廣、更有系統的論述之道,則庶幾幸甚矣。
此外,莎士比亞戲劇流傳450多年,以各種樣式改編,不但造就世界經典之姿,也促進各個在地劇場展演的變異。以傳統古典戲劇形式表演的劇種,如中國戲曲和日本能樂,均是具有東亞文化藝術特色的代表劇種。細繹二者,還有一些相似的特點。例如都是歌舞劇,以曲唱樂歌為主,且曲調有固定格律;都是詩劇,韻散結合,更偏重韻文;傳統伸出式空臺,時空自由;表演程式化、虛擬化;抒情更勝敍事等(翁敏華、回達强 137-139, 367-383)。當此類古典戲劇詮釋莎劇時,囿於自身的嚴謹規範,究竟可以有多大幅度的演繹空間?關於「莎戲曲」 改編,筆者已有《莎戲曲與跨文化劇場》、《抒情.表演.跨文化:當代莎戲曲研究》二本專書論及,可以參考,此不更贅。然則在日本的文化語境中,「莎能樂」 又是怎麼樣的表演方式呢?而且,在當代西方舞臺劇(泛指話劇、小劇場、新劇、音樂劇等)演出形式占據主流劇壇時,其中的創作者,是否想過可以向傳統藝術取經?這不僅涉及跨文化的思考,也關乎古今藝術與劇種之交流。筆者念茲在茲,故從剖析莎戲曲延伸至探索莎能樂,進而反思「莎新劇」。
分類
- 書籍分類 :文化歷史;教育學習
- 出版品分類:圖書
- 主題分類:
教育文化
- 施政分類:
文化及觀光
其他詳細資訊
- 英文題名:Three Thoughts on Xiqu: Misprision, Meta-, and Cross-culture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
- 關鍵詞:戲曲、莎士比亞、誤讀、後設、跨文化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332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出版中心
姓名:李佳芳
電話:02-77495285
地址: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1段16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