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找的好書在這裡!
累計出版品總數量:113,583
:::
安平迎媽祖上香山

安平迎媽祖上香山

  • 統一編號GPN:1011201137
  • 出版日期:2023/10
  • 作/編/譯者:吳明勳/著
  • 語言:中文
  • 頁數:163
  • 裝訂:平裝

書籍介紹

安平迎媽祖上香山始於清代,日治時期曾經中斷,復於戰後重新發起、擴大,是地方儀典文化復振的一則範例。「迎媽祖」是臺灣媽祖信仰文化中最盛大、最受矚目的祭典活動,作者吳明勳透過在地口訪與文獻史料的蒐羅整理,完整呈現安平迎媽祖有別於其他區域的地方信仰特色。

目次

序文 02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歷史悠久的安平開臺天后宮
第三章 安平迎媽祖上香山的歷史與祭典特色
第四章 安平開臺天后宮首次的福建謁祖參香
第五章 2018年安平迎媽祖上香山祭典的變化
第六章 結論

編/著/譯者簡介

臺南市安平人,現任台灣淡南民俗文化研究會理事,對於臺灣民間信仰,有多年的田野調查經驗與觀察研究。著有《臺南王爺信仰與儀式》、《臺南過火儀式研究》、《安平靈濟殿孤棚祭》、《開台佑民:安平媽》等專書十餘冊。

序言/導讀

市長序 閱讀文資風采,領略古都魅力 臺灣位於東亞島弧上的特殊地理位置,自大航海時代以來一直是多元文化匯集交流之處。臺南作為臺灣最早開發的城市,在各方族群相會、共融下,蘊養出豐富多樣的文化資產。這些承載先人知識、記憶與技術的果實,是屬於全民的珍貴瑰寶,也是古都獨特魅力之所在。 臺南市政府自2014年開始推出「大臺南文化資產叢書」系列,邀請專業地方文史工作者,以深入淺出的書寫形式,呈現在地文化資產的精采內涵,迄今十年卓然有成。第十輯大臺南文化資產叢書,兼及古蹟建築與傳統民俗,百年古剎大仙寺與新營太子宮,為白河及新營地區居民重要的信仰中心,各時代的修復歷程反映宗教建築藝術在臺灣的發展特色。全臺各地長達一個半月的太子爺生祭典共同匯聚在新營太子宮,形成壯觀熱鬧的進香潮。戰後復振的安平迎媽祖上香山祭典,是沿海地區居民重新凝聚生活信仰與文化認同的努力。大內頭社太祖夜祭保存珍貴的西拉雅傳統,細膩的儀式流程呈現頭社部落獨特的信仰文化。透過本輯叢書介紹,市民大眾得以認識大臺南地區有形與無形文化資產,體認傳統文化保存的重要價值,為未來世代的傳承延續播下種子。 一座城市的偉大,不僅著眼於硬體建設、生活措施的健全完備,更需紮根在深厚的文化基底上。臺南豐富的多元文化遺緒,是城市四百年歷史發展的重要養分,期待在市府持續努力與專家學者的研究協助下,「大臺南文化資產叢書」能將臺南的多樣面貌介紹予更多讀者,讓大家一同見證這座城市的迷人風采。 臺南市長 黃偉哲 局長序 書寫文化資產,傳續臺南故事 臺南作為多元族群匯聚之地,這片土地上不同人群及其文化的互動與交流,在這座城市積累成豐厚的文化底蘊,更使臺南成為臺灣文化資產的保存重鎮。十年前,大臺南文化資產叢書第一輯問世,我們期望透過此書系的開展,將臺南文化資產的豐厚內涵與調查研究成果,轉譯成更適合大眾閱讀的讀本,向每一位讀者訴說,這些錯落在你我日常生活中的文化資產,如何承載臺南這座城市的歷史變遷,以及不同時代臺南市民的生活記憶。 大臺南文化資產叢書即將邁入第十輯,主題含括「大內頭社太祖夜祭」、「安平迎媽祖上香山」、「新營太子宮太子爺生祭典」等三項市定民俗,以及「大仙寺」一處市定古蹟,呈現不同宗教信仰在臺南這片土地上的多元面貌及發展特色。 大內頭社是西拉雅族大武壠社舊地,太祖夜祭則是少數保留下來的西拉雅夜祭活動之一,嚴謹細膩的祭儀呈現出西拉雅的文化特色;安平地區四年一科的「安平迎媽祖上香山」,儀式有別於臺灣其他媽祖廟的遙祭湄洲祖廟(上香山),凸顯濱海地區特殊的信仰形塑;新營太子宮是臺灣太子爺信仰重鎮,素有「全臺太子爺總廟」美稱,每年農曆八月起長達1個半月的「太子爺生」進香期,尤為民俗盛事。立寺近三百年的白河大仙寺,歷次建築修復反映出臺灣宗教建築在不同時代的演變,並保留珍貴的潘麗水、李漢卿藝師傳統彩繪作品。 我們期待持續書寫與出版大臺南文化資產叢書,為臺南這座城市留下珍貴的紀錄,也提供每位熱愛臺南這座城市的朋友,一個深度探索各項精采文化資產的管道,一同認識臺南在地的故事與記憶。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局長 謝仕淵 處長序 踏訪街市山林,記錄文資瑰玉 本輯大臺南文化資產叢書介紹「大仙寺」、「新營太子宮太子爺生祭典」、「大內頭社太祖夜祭」、「安平迎媽祖上香山」等古蹟建築與民俗祭典,為讀者呈現原住民和漢人宗教信仰在不同區域的發展與特色。 白河大仙寺創建於清康熙年間,歷經清、日、國民政府時期重建、修葺,加之信仰交流的影響,形成今日具時代性與跨文化的宗教建築特質。作者林怡君以精湛文筆,細述一方名剎多彩豐富的建構細節,以及藏諸其間的名匠工藝。 新營太子宮同時擁有市定古蹟與市定民俗兩項有形和無形文化資產身分,長達一個半月的全臺太子爺季進香活動即以新營太子宮為共同匯聚點。許献平長期投入地方文史研究工作,鉅細靡遺梳理新營太子宮的創建發展,對太子爺生祭典儀式也有許多精采的現場紀錄。 大內頭社曾是荷西時期大武壠社的故地,頭社太祖夜祭是西拉雅文化重要活動之一,2008年登錄為市定民俗。段洪坤從西拉雅族裔的身分出發,深度尋訪族群耆老,採集地方記憶,並細膩描繪祭典流程,帶領讀者深入認識西拉雅的文化內涵。 安平迎媽祖上香山始於清代,日治時期曾經中斷,復於戰後重新發起、擴大,是地方儀典文化復振的一則範例。「迎媽祖」是臺灣媽祖信仰文化中最盛大、最受矚目的祭典活動,吳明勳透過在地口訪與文獻史料的蒐羅整理,完整呈現安平迎媽祖有別於其他區域的地方信仰特色。 「大臺南文化資產叢書」系列迄今邁入第十年,文資處感謝歷年來參與研究、撰寫的每位作者,與我們一起耕耘這片文化基礎園地。第十輯叢書付梓,是所有關心臺南文化資產的朋友共同努力的成果,也是文資處持續文化傳承工作的助力,讓在地文化資產的珍貴價值為更多讀者朋友所看見。 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長 林喬彬 作者序 紀錄與宣揚 西元1661年鄭成功將湄洲媽祖帶來了安平,媽祖信仰開始於安平落地生根,浸入每一代人的骨髓,成為世世代代安平人心中最崇敬的信仰。歷經360餘年的歲月,安平開臺天后宮已不僅僅是安平的公廟,更是聞名遐邇的媽祖信仰中心。 每個地方的民俗都是其獨特而不可取代標誌,做為安平最熱鬧、規模最大的民俗活動,安平迎媽祖當然也是如此,遠在清領時期,濱海彈丸之地的安平,當時迎媽祖的民俗,就有成千上萬人前來觀看的盛況。日治時期由於安平媽祖廟遭受兵禍之災,廟堂被佔用,神尊被迫寄於安平角頭廟中,迎媽祖的習俗也被迫停止,直至戰後才又陸續恢復舉行,在所有安平人的努力下,不但重建了天后宮,使媽祖不在寄人籬下,迎媽祖規模逐漸越來越盛大,並在2015年獲得臺南市文資管理處,以「安平迎媽祖上香山」之名,登錄為臺南市無形文化資產,成為臺南市的市定民俗。 民俗是人類最樸實的生活文化,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安平迎媽祖上香山」這個民俗也有所變化,不變的是安平媽返鄉省親謁祖,所體現的孝道精神。在面對不可擋的改變中,以文字、影像記錄這過去、現在所知的情況,一直是我努力的方向,在2014年時,便以〈上香山-安平迎媽祖〉為題,於《臺南文獻》第5期中,發表一篇介紹安平迎媽祖文章,讓更多人知道並且能夠來認識安平迎媽祖。此次非常感謝臺南市文資處與黃文博校長邀約撰寫《安平迎媽祖上香山》一書,也要感謝安平開臺天后宮主委盧友禮、總幹事林國明、常務監察委員黃鏡月,還有已故前安平觀音亭主委吳高明月,於我田調期間的幫忙協助,謹在此向大家致上最誠摯的謝意。 本書主稿完成於2019年10月,當時文稿主要是紀錄到2018年的安平迎媽祖,待文資處通知本書即將印刷出版時,安平天后宮又已於2022年4月,舉行了一次迎媽祖活動,故2022年6月時,筆者又針對本書做了一次文稿增修,呈現祭典最新近況,期望更多人了解安平媽祖的信仰文化,並達到宣揚推廣《安平迎媽祖上香山》這項文化資產之目的。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適用對象:成人(業務參考),成人(學術性),成人(休閒娛樂)
  • 關鍵詞:臺南市、安平、民俗、媽祖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163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姓名:林旻諠 電話:06-2991111-8167 地址:台南市安平區永華路2段6號13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