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找的好書在這裡!
累計出版品總數量:113,061
:::
水平的藝術史: 藝術史編撰法在臺灣

水平的藝術史: 藝術史編撰法在臺灣

  • ISBN/ISSN:9789865329259
  • 出版單位:國立臺灣美術館
  • 開數:A5
  • 版次:初版
  • 價格:定價$450


書籍介紹

「水平的藝術史:藝術史編撰法在臺灣」國際學術研討會,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院承辦,於2022年9月3、4日兩天,在國立臺灣美術館,以兩場專題演講與六大主題,邀請總計14位國內外學者進行論文發表。主題涵蓋「藝術史編撰法的轉向」、「藝術與文化中的力動學」、「歷史終結後的地誌學」、「在人類世中書寫藝術史」、「批判性的美術館:展覽製作作為藝術史編撰法」,以及「藝術及其全球史」。本論文集匯集12篇以不同研究視角談論臺灣藝術史主題的研討會專文,以及2篇透過東南亞與南亞的個案所進行的藝術史編撰法反思研究,展現出藝術史與其他學科交織的可能性。作者們以對區域間藝術形塑動力的關懷作為出發點,在各自的研究中分別以人類學、地理學、影像學、策展學與後殖民等概念作為切入點,討論的時間橫跨日治時期至當代,突顯臺灣藝術史研究的複合面貌。每篇專文雖歸類於各自的主題中,但並非全然獨立,而是可以互相參照與討論,產生更多對話空間與思考途徑。

目次

館長序 陳貺怡 4
導論 郭昭蘭 6
專題演講
地域性和當代性
Regionality and Contemporaneity
鄭大衛 David Teh 12
從新西班牙到印度蒙兀兒帝國:以火雞重新思考早期現代動物研究
From New Spain to Mughal India: Rethinking Early Modern Animal Studies with a Turkey
蘇格塔.芮 Sugata Ray 66
主題一 藝術史編撰法的轉向
藝術史中的時間性,協商中的歷史 周郁齡 120
空鏡影史:一種邁向非人的變體系譜 孫松榮 142
主題二 藝術與文化中的力動學
日蝕龍山寺 陳譽仁 166
破敗身體性:臺灣解嚴前後的破壞藝文及其再現 游崴 198
主題三 歷史終結後的地誌學
歷史終結之後,如何書寫臺灣當代藝術? 郭亮廷 218
後殖民藝術史的書寫提案:現成物與遺產 李雨潔 240
主題四 在人類世中書寫藝術史
論人事者,自地理始 洪廣冀 270
生蕃の書画:非人類視野下的藝術及其不滿 梁廷毓 292
主題五 批判性的美術館:展覽製作作為藝術史編撰法
物質性與反物質性——後疫情時代中存在與「反存在」的思辨
Materiality and Anti-materiality
Considering presence and “anti-presence” in the Post-Covid world
安靜 Lee Ambrozy 344
展覽即重建:展覽製作作為藝術史編撰法 活性與惰性的互換 郭昭蘭 370
主題六 藝術及其全球史
變動中的攝影觀:布列松在臺灣 曾少千 386
「邱亞才現象」與臺灣美術史書寫的若干省思 陳貺怡 420

編/著/譯者簡介

主編
蔡昭儀
國立臺灣美術館研究發展組組長
目前擔任國立臺灣美術館研究發展組組長、國家攝影文化中心籌備小組召集人。為國美館「亞洲藝術雙年展」創展策展人,連續策劃兩屆雙年展(「觀點與『觀』點-2009亞洲藝術雙年展」、「食飽未?-2007亞洲藝術雙年展」),其策劃的多項臺灣藝術主題展,曾赴捷克的國立摩拉維亞美術館、韓國的首爾市立美術館及光州市立美術館、中國的廣東美術館展出。近期於國美館策展包括:「直覺‧記憶‧原始能量:吳炫三回顧展」(2018)、「八十能量:蕭勤回顧‧展望」(2015)、「臺灣美術家『刺客列傳』1951~1960-四年級生」(2014)等。專門著述《全球古根漢效應》(2005,典藏),策展專輯包括:《巨視‧微觀‧多重鏡反-解嚴後臺灣當代藝術的思辨與實踐》(2006)、《感官拓樸:臺灣當代藝術體感測》(2008)、《臺灣美術家「刺客列傳」1951~1960-四年級生》(2014)、《八十能量:蕭勤回顧‧展望》(2015)、《直覺‧記憶‧原始能量:吳炫三回顧展》(2018)等。
作者:
鄭大衛 (David Teh)
國立新加坡大學助理教授
是藝術史學者,也是2022伊斯坦堡雙年展策展人,現任國立新加坡大學助理教授,研究聚焦於東南亞當代藝術。其策展計畫包含第十二屆光州雙年展七個子題之一「返回」(Returns,2018)、「Misfits: Pages from a Loose-leaf Modernity」(世界文化宮,柏林,2017)、「傳遞」(Transmission,湯普生藝術中心,泰國,2014)、「第七號影像旋渦」(Video Vortex #7,日惹,2011)、「不真實亞洲」(Unreal Asia,第55屆奧伯豪森國際短片電影節,2009)。其寫作散見於國際藝術期刊,包含:《第三文本》、《Afterall》、《藝術論壇》、《理論文化與社會》、《藝術邊界》。2017年出版《泰國藝術:當代思潮》(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一書;與David Morris共同編輯出版Afterall 展覽史系列叢書《藝術家對藝術家:1992-98年清邁獨立藝術節》(2018)。
蘇格塔・芮 ( Sugata RAY)
柏克萊加利福尼亞大學藝術史與南亞及東亞研究學系副教授
蘇格塔・芮現為柏克萊加利福尼亞大學藝術史與南亞、東南亞研究學系、南亞與東南亞藝術與建築學系副教授,同時為該校南亞藝術計劃的共同創始人。芮的研究與寫作主要聚焦十五世紀以後的氣候變遷與藝術,過去曾出版書籍《氣候變化與奉獻的藝術:1550-1950年間克里希納土地上的地質美學》(2019年獲得美國宗教學會的宗教與藝術圖書獎,與大不列顛建築史學家協會的愛麗絲・戴維斯・希區考克獎),聯合主編《生態學、美學和藝術史》(即將出版)和《南亞的水歷史:液化的物質性》(2020)等書。過去他曾在《藝術史》(Art History)和《藝術公報》(The Art Bulletin)等期刊中發表關於收藏與檔案化、後殖民理論及全球藝術史方法學等文章。在擔任多麗斯杜克伊斯蘭藝術基金會於香格里拉的駐地學者期間,芮發表了關於美國收藏的伊斯蘭藝術的論文,獲得伊斯蘭藝術歷史學家協會Margaret B. Ševčenko 獎項。他目前正在撰寫一本關於早期現代期間人類世滅絕的著作。
周郁齡
伯貝克學院倫敦大學人文與文化研究博士 (現任職桃園市立美術館)
周郁齡是研究者、作者、策展人,伯貝克學院倫敦大學人文與文化研究博士,現任職於桃園市立美術館。她的研究範圍在視覺文化、動態影像策展、藝術史展覽研究(特別是1980年代後『美術館時代』來臨的藝術史展覽研究)以及策展學。她曾是曼徹斯特華人藝術中心駐館策展人也是「曼徹斯特亞洲三年展:天下無事」協力策展人。2015-2021年她擔任國立臺灣美術館助理研究員,策劃「硬蕊/悍圖」(2017)、「野根莖— 2018臺灣美術雙年展」(2018,與龔卓軍共同策劃)等展。此外她也是「高重黎:持放映機的人」(2015,倫敦,伯貝克學院,佩斯藝廊)、「每部影片都是一道謎語:黑盒子與白方塊的動態影像」(2015,臺南蕭壠文化園區)策展人,後者與另一種影像記事共同執行,她也是成員之一。在2019年曾擔任「哈恩內夫肯影像收藏基金會— 首爾市立美術館 韓國錄像藝術獎」評審,2021年獲得文化部選送文化相關人才出國駐村交流計畫於紐約ISCP駐村。
孫松榮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電影創作學系教授
法國巴黎第十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電影學博士。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電影創作學系教授(合聘)。現任《藝術評論》主編與《中外文學》編委。曾任財團法人國家電影中心董事、《藝術觀點ACT》雜誌主編與召集人、臺新藝術獎觀察人、「共時的星叢:『風車詩社』與跨界域藝術時代」(2019,與黃亞歷、巖谷國士共同策展,國立臺灣美術館)、「不只是歷史文件:港臺錄像對話1980-90s」(2018,台北當代藝術館)、「啓視錄:臺灣錄像藝術創世紀」(2015,關渡美術館)、第八屆臺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紀錄之蝕:影像跨界的交會」(2012)策展人等。主要研究領域為現當代華語電影美學研究、電影與當代藝術,及當代法國電影理論與美學等。著有《入鏡丨出境:蔡明亮的影像藝術與跨界實踐》(2014,五南),編有《蔡明亮的十三張臉:華語電影研究的當代面孔》(2021,與曾炫淳共同編輯,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等。
陳譽仁
獨立研究學者
2004年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主修臺灣近代美術史。研究擅長結合文獻研究與理論反思,藉此對藝術與其社會脈絡做出更為適切的解釋。2009年開始獨立藝評人的生涯時,文章均以「戒嚴沒有藝術自主性」為前提,大方地在文章中帶進各種不同於純形式分析的社會層面。重要研究對象為蒲添生的政治性塑像。2011年至2020年在「人本教育札記」撰寫與臺灣美術史相關的專欄文章,並曾在2013年獲金鼎獎「專欄寫作獎」。專欄文章探索藝術的社會意義、暗示或是其政治潛力,認同、社運與藝術機構也在此相互交纏,形構出藝術的創造力或者無能為力。此階段的重要研究對象為張恩滿的藝術創作與臺灣前輩畫家的重新回顧。目前在臺新藝術基金會的「ARTalks:藝論紛紛」擔任特約評論人,文章以當代藝術展覽為撰寫對象。
游崴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策展人
策展人、藝評工作者。倫敦大學柏貝克學院人文學暨文化研究博士。現任C-LAB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策展人及「CREATORS創作/研發支持計畫」統籌。2003年畢業於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研究所,主修藝術評論,之後歷任《今藝術》雜誌主編與特約撰述,關注臺灣戰後藝術與視覺文化,文章散見各期刊、專書與展覽圖錄。2014年曾任臺北市立美術館「觀‧點──李元佳回顧展」英國田野調查工作統籌、「造音翻土:戰後臺灣聲響文化的探索」策展協力。2015–16年間於倫敦大學佩爾茨藝廊策畫展演「射殺鋼琴師:臺北噪音場景1990-1995」。2017年與在地實驗共同策畫「破身影」入圍第16屆臺新藝術獎。2018年起於C-LAB策畫「姚瑞中:犬儒共和國」(2020)、「實驗通信 CREATORS 2020–21」(2021)與「極微輸入:演算音像集」(2022);協同策展計畫包括「時間另類指南」(2018)、「城市震盪:污痕」(2019)及「第七屆台 灣國際錄像藝術展:ANIMA」(2021)等。
洪廣冀
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
哈佛大學科學史博士,研究主題為環境史、生物地理學、演化生物學。之後在哈佛的阿諾德植物園(Arnold Arboretum)、DC的史密森尼恩研究院(Smithsonian Institution)與英國劍橋的李約瑟研究所(Needham Research Institute)進行博士後研究。目前為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系副教授。
郭亮廷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生
國立藝術學院(現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學士,巴黎第一大學美學系學士,雷恩第二大學劇場研究碩士。現為國立中正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藝評人及譯者。文章散見於《PAR表演藝術雜誌》、《今藝術》、《藝術觀點》、《劇場閱讀》等刊物。譯有《疊韻:讓邊界消失,一場哲學家與舞蹈家的思辨之旅》(2016,漫遊者文化)、《無用之用:醞釀之必要,徒然之必要,歡迎來到無用時代》(2015,漫遊者文化)、《與脆弱同行》(2017,漫遊者文化)等書。
李雨潔
香港嶺南大學數碼藝術與創意產業系助理教授
研究興趣包括後社會主義的藝術自律、行為藝術理論、後殖民論述、及女性主義藝術建構。曾在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紐約現代美術館及倫敦泰德美術館從事研究及教學工作。曾編纂英語學術專書《Xu Bing: Beyond the Book from the Sky》 ( 2020,Edited by Sarah E. Fraser、Yu-Chieh Li,Springer),《Visual Representations of the Cold War and Postcolonial Struggles : Art in East and Southeast Asia》( 2021,Edited By Midori Yamamura, Yu-Chieh Li,Routledge)。文章見於《Third Text》、《World Art》、《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Journal of Art》、《post》(post.at.moma.org)、《現代美術》等期刊。
梁廷毓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博士生
研究及創作聚焦於計畫型藝術、鬼魅論述的方法學、問題性形構和相關論題的研發與實踐,亦關注晚近歷史轉型正義、非人轉向趨勢中的泛靈論與原住民歷史書寫之問題。曾任財團法人鴻梅文化藝術基金會特約藝術評論人(2019-2021)。文論散見於《藝術家》、《PAR表演藝術》、《中外文學》、《文化研究》、《臺灣美術學刊》、《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臺灣文學研究學報》、《史物論壇:歷史博物館學報》、《歷史臺灣: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刊》、《原住民族文獻》等。近年致力於開發複合型的展示介面,以展覽、研討會、工作坊、調研隊、文論等社會展演方式進行相關計畫的實踐。
曾少千
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專任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系學士,美國愛荷華大學藝術史博士,現任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教授、《漫遊藝術史》網站主編、第21屆臺新藝術獎提名觀察人。曾擔任科技部人文司藝術學門副召集人、中研院歐美研究所訪問學人、中央大學藝文中心主任。曾榮獲中央大學研究傑出獎、教學優良獎、College Art Association-Getty Foundation及Nineteenth-Century Studies Association國際學者獎勵。研究專長包括:現代藝術史、當代藝術、攝影美學與論述。已發表多篇論文於海內外學術期刊、專書與展覽圖錄,如《The Art Bulletin》、《History of Photography》、《Perspectives on Degas》(2016,Kathryn Brown,Routledge)、《Romantic Legacies: The Transnational and Transdisciplinary Contexts》(2021,Edited By Shun-Liang Chao, John Michael Corrigan,Routledge),以及《現在進行式:臺灣藝術史的光影實錄》(2022,鄭政誠主編,威秀資訊)。近期主編《變╱遷╱留/轉:視域之徑》(2011,與許綺玲共同作者,書林)、《漫遊按讚/怪奇藝術史》(2022,漫遊藝術史作者群,原點),並著有《現代身體的再現:十九世紀藝術中的運動文化》(2022,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陳貺怡
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
陳貺怡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旅居法國十四年,獲得法國巴黎第十大學藝術史與考古學系學士、碩士、當代藝術史(十九、二十世紀)博士。返國後曾任國立歷史博物館研究人員,負責策展、圖錄編纂及對法交流事務;現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及碩士班專任教授,前系主任、所長。曾多次策畫國際與國內展覽,並曾擔任國立歷史博物館與臺北市立美術館等多項國際展策展顧問、廣達文教基金會顧問,各美術館審議委員、國藝會藝評臺及國內外多項美術比賽評審委員。其藝術史相關著作及藝評散見於各期刊與展覽專輯。
郭昭蘭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碩士班藝術史與視覺文化組副教授
郭昭蘭主要教授現代與當代藝術、藝術史與策展實踐。她的博士論文主要研究美國評論如何透過詮釋羅森柏格(Robert Rauschenberg)與1960年代美國新達達藝術,建構其反現代主義版本的後現代藝術理論。研究興趣圍繞移動、流通與史觀的力動,以及展覽如何製造歷史。近期與藝術家林明弘、安靜(Lee Ambrozy)合作策展「穿越人煙罕至的小徑」(2021,北師美術館),嘗試以跨歷史並置方式,探索展覽製作作為藝術史學方法擴張場域的可能性。「有譜」計畫(Score Project)(2020,關渡美術館)則是將跨際交流理性化、視覺化,並將「譜」重新調動時間與空間的潛能應用於包含區域藝術「生態—形式」的對象之中。郭昭蘭的翻譯著作有葛羅伊斯(Boris Groys)的《藝術力》(2015,與劉文坤合譯,藝術家),近期研究包括「攝影不是:彭瑞麟留給我們的習題」(2020,林宏璋策展,蔡昭儀主編,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 (1869-1949),國立臺灣美術館,頁154-161)、「藝術史在全球當代藝術環境:路徑與挑戰」(2021,https://curatography.org/zh/藝術史在全球當代藝術環境:路徑與挑戰/)。

序言/導讀

藝術史的研究與編撰除了蘊含書寫者的史學鍛鍊與美學涵養外,亦反映著時代的集體意識與文化認同在其中。1980年代以來,「藝術史」在臺灣作為一學科而逐漸受到重視。在作品考證、研究方法與史料詮釋等發展上,一方面隨著時間累積出一定的成果,另一方面亦隨著世代變遷而不斷重新審視與詮釋。 國立臺灣美術館長年來致力於臺灣藝術史的推展與建構,並持續地提升與凝聚臺灣美術研究的能量。2022年底所舉辦的「水平的藝術史:藝術史編撰法在臺灣」研討會,旨在探討面對既有的西方現代藝術史書寫模式時,臺灣的藝術史研究如何突破與折衝,形塑出具備在地實踐性格的理論體系,並審視當前學界的文化思維與創新議題,如何促進藝術史研究的多元開展。 本書匯集12篇以不同研究視角談論臺灣藝術史主題的研討會專文,以及2篇透過東南亞與南亞的個案所進行的藝術史編撰法反思研究,展現出藝術史與其他學科交織的可能性。作者們以對區域間藝術形塑動力的關懷作為出發點,在各自的研究中分別以人類學、地理學、影像學、策展學與後殖民等概念作為切入點,討論的時間橫跨日治時期至當代,突顯臺灣藝術史研究的複合面貌。每篇專文雖歸類於各自的主題中,但並非全然獨立,而是可以互相參照與討論,產生更多對話空間與思考途徑。 在藝術史的編纂過程中,除了注重縱向的歷史序列外,橫向網絡的建構,更是藝術史研究脈絡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水平的藝術史:藝術史編撰法在臺灣》一書強調此研究面向,並聚焦於區域間不同於西方的歷史文化、社會價值、時代差異等交錯關係如何影響一地的藝術發展。本書反映了藝術史學科的開放性,亦揭示其所面臨的挑戰。其中包含著區域歷史的史觀建構、國族認同的框架與意識形態的預設立場等,皆有待研究者們持續地發掘深刻的觀點與論辯,使藝術史理論體系更加健全完備。期待透過本書的出版,除了能讓讀者瞭解臺灣藝術史的豐富脈絡外,亦能對現今的藝術史研究方法帶來多維度的驗證視角與思辨的機會。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英文題名:Horizontal art history: perspectives from Taiwan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
  • 關鍵詞:藝術史,水平的藝術史,藝術史編撰法,臺灣藝術史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440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國立臺灣美術館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研究發展組 姓名:高穗坪 電話:04-23723552-342 地址: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1段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