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
臺灣歷史發展過程中臺南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清朝時期的《臺灣府志》、《臺灣縣志》、《安平縣雜記》都是以臺南作為志書記錄書寫的範圍與對象。日治時期,更有許多臺南在地的文化人陸續投入研究工作。戰後這些研究工作者仍然秉持對文史研究的熱誠,形成一群被後人稱為「文獻前輩」、「文獻家」的民間學者,如石暘睢、莊松林、林勇、連景初、顏興、賴建銘、沈榮、江家錦、韓石爐、盧嘉興、許丙丁等多位前輩,在不同領域各有所長,雖不以學術論文書寫為主,卻是深闇歷史文獻,歷年書寫不輟、田野踏查不停。更成為臺南市文獻委員會、臺南縣文獻委員會與臺南市文史協會的催生者與核心成員。透過爬梳臺南文史前輩的研究積累及知識貢獻,使臺南研究的知識體系更加厚實,並將其卓越的成果與精神傳給日後的研究後進與每一世代的臺南人,並同時替臺南研究進行過去的回顧與未來的開展。關懷臺灣本土研究的戰後出生世代,了解前輩們走過在地研究的足跡,進一步體會在尚未進入數位化與資訊化的時代,前輩們如何利用挖掘史料、考據文獻、田野踏查與細膩推敲等方法深化研究的量能。莊松林(1910‐1974),其筆名「朱鋒」更為臺南文獻歷史界、臺灣民俗文化界所知詳,日治時期這位青年曾是一位激進熱血的社會運動者,而後從事民間文學採錄、書寫並轉向臺灣民俗研究與歷史文獻整理與考據工作,數十年如一日,其著作從日治時期延續至戰後,累積文史、民俗深厚之功力,在臺灣民俗議題與研究的田地上不僅是拓墾先鋒,而且成為一位臺灣民俗研究的深耕者。
目次
第一章 前言
一、臺灣民俗學史上不可或缺的存在
二、深耕臺南研究的民間學者
三、本書章節簡介
第二章 家世與生平
一、從軍渡海開臺祖
二、南勢街郊商買辦
三、樂善好施一保正
四、牛磨後無產青年
第三章 激進到溫和
一、左翼文青
二、來往的社運人士
三、戰後的黨員之路
第四章 社群與文友
一、官方與學界的認同
二、文史團體的集結與刊物的發行
三、學者專家的往來
第五章 碑匾中尋史
一、古碑調查研究
二、匾聯採錄
三、明墓與墓誌彙整
第六章 標竿與領航
一、民俗學大家的養成──日治時期的奠基
二、歷史民俗雙擅──戰後研究之延續與擴張
三、民俗學的標竿與領航
第七章 結語:臺灣民俗學的拓荒者
一、橫跨大臺南兩大地方學研究之先驅
二、深耕臺灣歷史與民俗的文化人
三、「有求必應」的史料達人
徵引文獻
附表一:莊松林生平年表
附表二:莊松林著作一覽(依出版日期先後排列)
編/著/譯者簡介
戴文鋒(國立臺南大學文化與自然資源學系教授兼任臺南學研究中心主任)
曾國棟(臺南市文化資產協會理事長)
楊家祈(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候選人)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
- 關鍵詞:臺南文史,文化資產,文史研究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360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姓名:林旻諠
電話:06-2991111-8167
地址:台南市安平區永華路2段6號13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