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找的好書在這裡!
累計出版品總數量:114,446
:::
月夜情愁

月夜情愁

  • 統一編號GPN:1011201587
  • 出版日期:2024/05
  • 作/編/譯者:邱坤良
  • 語言:中文
  • 頁數:184
  • 裝訂:精裝
書籍介紹

《月夜情愁》這齣戲設定是大眾劇場的通俗劇,也是一齣擁有戲中戲及大段唱段的台語舞台劇,情
節不脫愛情、親情與友情的範疇,沒有什麼高深的哲理與深奧的意涵,講的是有真切愛心的人,如何面對遊戲般的仇怨,化解世間的虛無與愁苦?戲劇的場景在1930 年代的台灣東北部,雙和庄山腳與後庄兩個村落隔溪相望,山腳為福路派、信奉西秦王爺,後庄為西皮派、信奉田都元帥,兩派嫌隙很深。這一年雙和大廟舉行祭祀演劇,兩個村莊的頭人同時邀請連鎖劇劇團「双雲陞」至廟前鬥戲,戲劇衝突潛伏在其間。------劇作家邱坤良

目次

劇照
《月夜情愁》劇本與劇場呈現/邱坤良
《月夜情愁》劇本全文
演出紀錄
製作群
劇中人物與演員名單
劇評
 歷史重現‧文化記憶‧愛情故事《月夜情愁》/吳岳霖
 再現經典劇本與臺灣早期劇場史《月夜情愁》/林立雄
 今月曾經照古人:歷史的疊映與回看/謝筱玫
 劇中劇《月夜情愁》觀後感/林孟佳
 掌中的彩虹/胡疊

編/著/譯者簡介

邱坤良
臺灣宜蘭縣南方澳人,作家、舞臺劇編導、戲劇學、戲劇史學者。曾任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長、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校長、國立中正文化中心(兩廳院)董事長、文建會主委,現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名譽教授。
近年著作有《踏過煙花,靈光乍現:1970年代大學生靈安社行動》(2020)、《驚起卻回頭:邱坤良散文自選集》(2014)、《茫霧島嶼:臺灣戲劇三種》(2014)、《劇場與道場.觀眾與信眾:臺灣戲劇與儀式論集》(2014)、《人民難道沒錯嗎?:《怒吼吧,中國!》.特列季亞科夫與梅耶荷德》(2013)等。
編導作品有《月夜情愁》(2019)、臺中國家歌劇院開幕儀式《淨.水》(2016)、《霧裏的女人》(2011)、《一官風波》(2001、2002)、《紅旗.白旗.阿罩霧》(1996)、《關渡元年1991》(1991)等。

序言/導讀

《月夜情愁》劇中運用幾個戲劇史相關素材,有的源自台灣本土,有的來自日本。其中,連鎖劇是默片時代自然產生的舞台趣味,出身劇場的電影演員多,在默片時代失去最主要的武器─話語,只能運用表情和動作來表演,加上當時主要運用遠景拍攝,影像非常模糊,劇場演員第一次在銀幕上看到自己的驚嚇,可想而知,所以就有了在銀幕與舞台結合的可能性實驗,日本的連鎖劇在一九二〇、三〇年代盛極一時,並流傳至中國、韓國、台灣。連鎖劇適用於銜接情節,舞台上無法充分達到效果的追趕、打鬥、跳入大海、江河等場面,提前拍攝影片,演出時在舞台的正背面裝置銀幕,當戲劇轉到影片時,舞臺燈暗,立刻撤去正面佈景,現出電影銀幕;回到戲劇演出時,演員走回剛才的位置,舞台燈亮,瞬間切換成舞台上的真實演員。 《月夜情愁》另一個戲劇素材的運用是子弟團與西皮福路分類對抗,台灣史上許多城鎮、聚落都曾出現一個以上的子弟團(或稱曲館),地方「頭人」聘請「子弟先生」來「開館」,訓練民眾前場(演員)與後場(樂師),在迎神賽會等場合風光亮相。「子弟」講究面子,輸人不輸陣,各自出錢出力為派系壯聲勢,不同聚落、角頭或表演系統很難避免對立,尤其東北部的北管子弟分類對抗最為激烈,子弟及支持群眾非福即西,涇渭分明,對抗程度有如台灣移民史上的閩粵(福客)、漳泉、頂郊三邑人(晉江、南安、惠安)與下郊同安人的械鬥,是世界戲劇史少有的戲劇、音樂「戰爭」。《月夜情愁》劇本中並不突顯官府的角色─鎮壓、取締或放任,畢竟戲劇分類對抗基本上來自「戇子弟」狹窄的我群意識,最後的化解,還是隨著社會環境變遷與人性的自我醒悟。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適用對象:成人(業務參考),成人(休閒娛樂)
  • 關鍵詞:歌仔戲,臺灣,西皮,福路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184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教務處出版中心 電話:02-28961000-1233 地址:台北市北投區學園路一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