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
這次《劇透》收錄的四個年輕劇本,可能是因為初出茅廬,劇作家的情感、想法,或是所要反映的現實,都不是劇作中最顯眼的部分。相對地,它們像是四個介系詞:本身看似不起眼,卻有一種從零出發的姿態,努力在與這個世界建立關係,讓自己與世界能有所定位。寫作,是一種建立關係的方式。
目次
劇本事-介系詞 / 何一梵
Tear Guest / 劉紹基
鄉愁不(只)在他方 / 陳鳳林
焚如 / 蘇慧敏
Between Edward and Edward / 周品嘉
編/著/譯者簡介
★蘇慧敏
北藝大劇場藝術創作研究所107 級
//創作理念//
埔里武德殿,原為日治時期警察練武使用,1930 年霧社爆發事件後,成為日人剿番司令部。霧社事件結束,失蹤三年的莫那魯道被發現,遺體被展示在埔里武德殿。1947 年,二二八事件於全台各地爆發,謝雪紅等人組成二七部隊,從台中退守至埔里,最後進駐埔里武德殿。這處見證台灣百年歷史的名所,最終在1960 年代被改建為埔里鎭公所與警察局。
發生在埔里武德殿的歷史彷彿隨著時間被埋沒,直到閃靈一首《暮沉武德殿》,才讓這段被遺忘的歷史再次被提及。歷史記憶的延續未必只能依賴古蹟的存續,但若埔里武德殿今日仍存,這段歷史會不會更為人所知?然而古蹟保存在台灣窒礙難行,如果埔里武德殿未被改建,也未必能被妥善保存。一個個自燃的古蹟,或許也映照著台灣社會是如何看待過去發生的苦難的。
「焚如」一詞源於《易經.離卦》:「突如其來如,焚如,死如,棄如。」取其戰火及火災之意,作為貫串全劇的意象。大火過後的此刻,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劉紹基
北藝大劇場藝術創作研究所107 級
//創作理念//
《 Tear Guest 》是我的一場實驗,以往我多數以寫實的敍事引導出某種荒謬卻眞實的矛盾情感,從而達到終極衝突的結局去建構我的作品框架。然而,在創作本劇的當下,我正在面對就我而言是切膚之痛的題材,我好像無法用很寫實目光去描述這件事。因此我選擇以另一種方式去面對這個現在進行式的創傷。
我嘗試以不同形式的對白,如對話、獨白、打破第四面牆直面觀眾的對話與獨白以及無語言的對話等去建構這個劇本。一方面是
要實驗文本的可演性,同時藉語體的多樣性配以不同的切入點描述發生在香港的社會事件,試圖從文本的荒誕側寫現實的荒誕無
奈,並最終導入無力感的氛圍。
基本上,我希望每一場都有戲的形式也不一樣,例如序幕以後設的手法去驅動劇場性,讓觀眾知道每個人都是演員,我們正在演
戲的方法開場;第一場卻用類近通俗劇(Melodrama)的方式在角色的對話中傾注大量情感;第二場又轉去一段長獨白;第三場又換到類近相聲的表現手法……如此類推。當場與場之間敍事的手法不斷轉變時,卻同時都被極具存在感的主題緊扣,到底這樣的劇本是否成立?演出又會否有效?這是我所想要在這個創作中實驗(和實踐)的。
★陳鳳林
北藝大戲劇學系104學士班
//創作理念//
某天在古亭的十字路口等朋友,突然覺得周圍的事物都很遙遠。也許是在異地城市的求學生活把那種格格不入感覺被放大了許
多。思緒雜亂,引起鄉愁的同時也在質疑出生農村的自己在城市裡生活的資格和價値。
鄉愁⸺為何、因何思念?愁的是甚麼?
對於也周旋在城鄉之間的人們,鄉愁會是甚麼?可以是甚麼?
於是我把鄉愁變了形⸺它是被牽制的生命軌跡,因自己的出生和成長環境而無法跳脫出其慣有的思考和行動邏輯的困局。鄉愁
在這裡不只是一種情緒狀態,它也是一種基因、一種生活,它以不同的樣式存在和植根於游子中難以擺脫,綑綁著很多人。在這
劇本中著眼闡述往返於城鄉的人對於「鄉愁」的思緒和情緒及在那困局下的整個狀態。
以鄉愁來敍事,「我」用書寫試圖釐淸或完整這份「鄉愁」⸺這份思緒和情緒、這份身份認同和生命樣式。就這樣故事與現實
重疊,故此這份「鄉愁」在書寫之人與被書寫的筆下被呈現出來。
★周品嘉
北藝大劇場藝術創作研究所105 級
//創作理念//
故事中訴說的時光,是從歷史書籍上刮下來的細小碎片,壓縮成一塊塊的積木,逐漸堆疊成高塔。在劇終,高塔頃刻間倒下⸺四散的積木撞擊到我們,有點沉,而這是時間的重量。
這是我第一次看完《雷曼兄弟三部曲》的感受。這齣劇也是這個劇本的起點。
《 Between Edward and Edward 》是我的研究所畢業製作,我與主修老師一同決定了這個主題⸺使用與《雷曼兄弟三部曲》大致相同的形式,去書寫了另一段歷史。
但這段歷史又該是什麼?《雷曼兄弟三部曲》是以「家族」來貫串整個故事;我則以「相同姓名」來做命題,名為愛德華(Edward)的國王,也剛好是現存的莎士比亞歷史劇中較少描寫的部分,於是內容就這麼定了下來。
劇中使用了現代的詞彙、對現況的隱喻,以及舞台道具的全面簡潔和象徵化,試圖在避免本土化的情況下,作為鉤子,勾起遙遠
歷史與自身相關的聯想。
創作當時,正値疫情仍嚴重的時期;到了現在,那段時間密實地成為了一塊積木,巍然而又靜默地落在那裏。這個劇本或許也期
望留住當下的一些碎片,在只能往前的時間洪流中,提供回望的焦點。
序言/導讀
介系詞 / 主編何一梵
英文中的介系詞( in,at,on,to 等 )本身多半輕薄短小,字母不多,功能是與對象建立關係的。它們不屬於主詞,也不屬於受詞, 但根據文法規定,它們聯繫著主詞與受詞,主體與客體,是讓人與事物得以連結的方式。
對比之下,中文的介系詞非常籠統含糊,這可能是母語是中文的人在學英文時很容易對介系詞頭痛的原因。
文法是一門語言與生存環境長時間打交道後的結晶,自有其智慧與習慣。不同的語言反映著對世界不同的側重點,當然,也有不同的作為。這可能也反映在創作的態度上。對思考時所用的語言不強調介系詞的創作者來說,或者,主詞「我」就變得異常放大,創作的情感與思想,才華與巧思,都成了關注的焦點;或者受詞「現實」在此備受尊崇,再現或反映現實就更理所當然。那,「與對象建立關係」本身呢?
這次《 劇透 》收錄的四個年輕劇本,可能是因為初出茅廬,劇作家的情感、想法,或是所要反映的現實,都不是劇作中最顯眼的部分。相對地,它們像是四個介系詞:本身看似不起眼,卻有一種從零出發的姿態,努力在與這個世界建立關係,讓自己與世界能有所定位。寫作,是一種建立關係的方式。
《 Tear Guest 》要發生關係的對象是當代的生活,是我們每日身居其中的世界。如同潘詩韻老師所言,是以非線性的結構串連起六個看似日常的生活故事。人物與事件都很輕,沒有淹沒一切的主見, 沒有摧毀一切的現實。但是它們像馬賽克圖畫一樣,以獨立的碎片鑲嵌在一幅都會生活的整體面貌中。
《 鄉愁不( 只)在回家的路上 》要發生關係的對象是曾經( 應該 ) 屬於的過去。一樣是碎片化的世界與格格不入的人,透過大量的獨白、對話、場次,漂浮在內在的渴慕與反省與外在的探索與質問中。鄉愁本身是一種疏離的存在,但這個劇本在字裡行間又透著消除疏離的渴望。
《 Between Edward and Edward 》要發生關係的對象,是遙遠英國的一段中世紀王室史,在一個生存環境已經因為全球化而無限膨脹的年代,這個劇本不只透露了一種「有何不可?」( why not ? )的無畏,遊戲口吻中也同樣有一種失根的疏離感,只是飄蕩的方向不是回不去的鄉愁,而是無法涉足的遠方。
《 焚如 》要發生關係的對象是來自歷史與體制的暴力,這是一個在眞正推崇自由的社會與世代中,才會特別敏感、又悲哀地發現仍然無處不在的現象。它的成因很複雜,效果很赤裸,結論很無助, 但也只能繼續直視,拋下藝術上的偽裝。
的確,在很年輕,心智還沒有因為世故老成而喪失新鮮的時候,這個世界常常讓人失望,很容易讓人覺得孤獨 ── 但這四個劇本的作者沒有停留在那裡,執著地維持一種孤絕的個人姿態。可能有受到一些新風潮的影響,也或許這一代的思維早就被英文滲透了,這次四個劇本雖然是以中文書寫,介系詞的性格卻很強烈:自己無足輕重,但與生存環境的方方面面,與歷史的祖祖輩輩,遠的近的,直接迂迴,只為了尋求建立某種關係 ― 不知怎的,這對我都帶來了一種提醒,甚至是啓示。
《 劇透 》本來就是收錄年輕劇作家劇本的刊物,這些像是介系詞一樣的劇本,很適合來到這裡。也希望《 劇透 》可以是它們的介系詞,讓他們與世界的關係更為深遠。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適用對象:成人(業務參考),成人(休閒娛樂)
- 關鍵詞:劇本創作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288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教務處出版中心
電話:02-28961000-1233
地址:台北市北投區學園路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