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
謝鴻均(1961~),生於苗栗,五歲遷居臺北,早年受李澤藩老師、蔡長盛老師、吳貴鳳老師等指導,啟發謝鴻均對藝術創作的興趣。一九七九年進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西畫組,一九八四年赴紐約留學,研究與創作並行,一九八九年獲普拉特藝術學院藝術創作碩士,一九九五年獲紐約大學教育學院藝術博士。學成歸國後,任教於國立新竹師院、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國立清華大學至今,以人文與藝術創作、繪畫:圖像與構成、當代藝術研究、女性藝術研究、創作研究方法與學術寫作等為教學核心,培育許多創作與理論領域的後起之秀 。
謝鴻均的創作以自身經驗環扣思考辯證,並探索 生命課題,為臺灣中生代重要的女性藝術家。在技法媒材層面,她不斷自我突破,嘗試繪畫性與 素描性的各種可能,並從平面畫作延伸至立體與 空間裝置;在題材內容層面,她穿梭女兒、妻 子、母親、學者等多重角色,深入探索陰性空 間、希臘神話、內囿性、記憶等,關注女性身體 經驗及性別議題。
編/著/譯者簡介
謝鴻均(1961~),生於苗栗,五歲遷居臺北,早年受李澤藩老師、蔡長盛老師、吳貴鳳老師等指導,啟發謝鴻均對藝術創作的興趣。一九七九年進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西畫組,一九八四年赴紐約留學,研究與創作並行,一九八九年獲普拉特藝術學院藝術創作碩士,一九九五年獲紐約大學教育學院藝術博士。學成歸國後,任教於國立新竹師院、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國立清華大學至今,以人文與藝術創作、繪畫:圖像與構成、當代藝術研究、女性藝術研究、創作研究方法與學術寫作等為教學核心,培育許多創作與理論領域的後起之秀 。
謝鴻均的創作以自身經驗環扣思考辯證,並探索 生命課題,為臺灣中生代重要的女性藝術家。在技法媒材層面,她不斷自我突破,嘗試繪畫性與 素描性的各種可能,並從平面畫作延伸至立體與 空間裝置;在題材內容層面,她穿梭女兒、妻 子、母親、學者等多重角色,深入探索陰性空 間、希臘神話、內囿性、記憶等,關注女性身體 經驗及性別議題。
序言/導讀
謝鴻均(1961~),生於苗栗,五歲遷居臺北,早年受李澤藩老師、蔡長盛老師、吳貴鳳老師等指導,啟發謝鴻均對藝術創作的興趣。一九七九年進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西畫組,一九八四年赴紐約留學,研究與創作並行,一九八九年獲普拉特藝術學院藝術創作碩士,一九九五年獲紐約大學教育學院藝術博士。學成歸國後,任教於國立新竹師院、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國立清華大學至今,以人文與藝術創作、繪畫:圖像與構成、當代藝術研究、女性藝術研究、創作研究方法與學術寫作等為教學核心,培育許多創作與理論領域的後起之秀 。
謝鴻均的創作以自身經驗環扣思考辯證,並探索 生命課題,為臺灣中生代重要的女性藝術家。在技法媒材層面,她不斷自我突破,嘗試繪畫性與 素描性的各種可能,並從平面畫作延伸至立體與 空間裝置;在題材內容層面,她穿梭女兒、妻 子、母親、學者等多重角色,深入探索陰性空 間、希臘神話、內囿性、記憶等,關注女性身體 經驗及性別議題。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適用對象:成人(業務參考)
- 關鍵詞:新竹美術史,新竹現代美術,新竹當代藝術,女性藝術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172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新竹市文化局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新竹市文化局
姓名:陳淑惠
電話:03-5319756-241
地址:新竹市東大路2段15巷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