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
本書是中研院院士、臺灣生化學家吳妍華,在高等教育界打破限制、推動學術創新與大學治理的傳記。書中描繪吳妍華在父親身教及言教影響下,取得台大生化所碩士、美國田納西大學博士,於生化研究領域嶄露頭角。因政府對於B型肝炎防制的重視,吳妍華加入「神農坡五人小組」,投入B肝病毒的基因培養與選殖,透過基因重組技術開發出B肝疫苗。其後,她與研究團隊更成為世界上最早發現C型肝炎病毒的核心蛋白,抑制B型肝炎病毒之現象和機制,論文引用次數將近四百次。
她打破臺灣學界早期的性別限制,榮獲中研院院士;並憑藉卓越的領導能力,陸續遴選為陽明大學及交通大學校長。她延聘海內外人才,帶領陽明大學拓展校地、建立附設醫院,走向頂尖大學之列;她亦替交通大學規畫下一個頂峰的五十年,結合生技與通訊領域,帶領交大從ICT邁向BioICT,並讓半導體發源地的交大博愛校區重回研發重鎮。
除了生科及高教領域,書中也描述了吳妍華對學生的無私培育、對家庭的深厚情感。本書以第三人稱視角,透過多位受訪者的真情敘述,勾勒出這位女性教育家的真摯形象,呈現一位在教育與科學領域中超越自我、成就卓越的典範人物。
目次
推薦序
前言 從A到A+的高教女力典範
第一章 糖廠工程師的女兒
第二章 平凡女子的不凡旅程
第三章 陽明十年 開疆闢土
第四章 邁向頂尖大學之路
第五章 竹北生醫 未竟之功
第六章 八年奮戰 爭取陽明附設醫院
第七章 臺聯大 攜手研究型大學
第八章 交通大學首位女校長的挑戰
第九章 太陽花學運失言風波
第十章 實驗室裡的春風化雨
第十一章 大學之道 同行致遠
後記 第三人稱視角寫吳妍華
附錄 年表
編/著/譯者簡介
口述
吳妍華
臺灣女性分子生物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曾任陽明大學、交通大學校長、臺灣聯合大學系統代理校長。現為陽明交通大學終身講座教授。
專研生物化學和分子病毒學,在臺灣政府大力推動B型肝炎疫苗時,加入B肝疫苗的基礎研究小組,負責選殖台灣B肝病毒的基因,對臺灣肝炎防治貢獻甚鉅。其研究團隊並為世界上最早發現C型肝炎病毒的核心蛋白,抑制B型肝炎病毒之現象和機制,論文引用次數多達近四百次。
獲獎有:慶齡醫學講座(兩度獲獎)、全國十大傑出女青年、陽明醫學院教學特優教師(三度獲獎)、教育部教學特優教師(兩度獲選)、國科會傑出獎(五度獲獎)、教育部學術獎……等。
作者
王彩鸝
資深媒體人,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曾任遠見雜誌執行編輯、聯合報系採訪中心生活組組長、紐約世界日報採訪中心副主任、明陽傳播特約製作人,現為自由撰稿人。長期關注教育議題,《偏鄉教育願景工程》系列報導獲第七屆星雲真善美傳播獎。
專書作品:《翻轉.師大》、《家在蘆竹湳》(第一作者)、《明日教育的曙光》、《名人親子教養的36堂課》、《名醫是這樣養生的》、《12位美女醫師養顏魔法書》(共同作者)。
序言/導讀
前言 從A到A+的高教女力典範
吳妍華在臺灣高等教育史上,寫下空前的新頁:中央研究院第七位女性院士、第一位國立大學女性校長(陽明大學)、交通大學校史上第一位女校長。以中研院院士出任大學校長,吳妍華雖非第一位,但接掌過兩所頂尖大學校長的院士,她是唯一的一位,此一紀錄已經跨越了性別角色。
吳妍華很不喜歡「第一位國立大學女校長」的名號,但在她於二〇〇〇年成為陽明大學校長時,實則已為臺灣寫下高等教育 「女力崛起」的新頁。英國《泰晤士報》(The Times)二〇二三年發布的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統計,全球排名前兩百位的大學中,已有四分之一的大學是由女性領導。
反觀臺灣雖經過了二十餘年,大學女校長的人數增加有限。根據教育部最新統計(一一二學年度),一百二十所公私立大學中,女性校長占十二.九%、共十六位,其中公立三位、私立十三位,顯示國立大學女校長依然是鳳毛麟角。
《求真無私:吳妍華的大學之道》一書,記錄吳妍華一生奉獻臺灣高等教育、作育英才的故事,本書試圖留下一個值得後繼者追尋、甚至超越的典範。
本書第一章訴說童年成長、在高雄完成基礎教育、臺灣大學六年受教於歸國學人後、赴美國攻讀博士、做博士後研究的歷程中,嚴父及嚴師對她的教誨及影響。第二章描述她學成歸國之後,從一開始謀教職碰到軟釘子,到投身肝炎病毒等研究、學術成就發光發熱,讓她當選中研院史上第七位女院士。
第三、四章記錄吳妍華在陽明大學「軟硬兼施」的十年,如何鍥而不捨取回校地所有權、進而開疆闢土,為陽明邁向頂尖大學、延攬人才提供所需的空間,以及帶領校務改革、研究量能起飛的作為。
第五章詳述「三校二院」(陽明大學、交通大學、清華大學、國家衛生研究院、臺北榮民總醫院)攜手擘畫竹北生醫園區的祕辛,雖然最後功虧一簣、成為吳妍華的憾事,但也因此有了赴宜蘭成立陽明大學附設醫院的契機。第六章是關於如何披荊斬棘、爭取陽明附醫的歷程,即使在政治角力之下,預算被砍到見骨,吳妍華仍苦思如何在有限預算之下,規畫最完善的大學醫院,她率領團隊風塵僕僕,七天之內穿越美國東西岸,考察一流大學的醫院,回到臺灣之後被醫生告知聽力退化二十歲,她仍無怨無悔。
第七章敘述吳妍華參與臺灣聯合大學系統(簡稱臺聯大)近十四年的經驗。「三校二院」爭取竹北生醫園區雖然功敗垂成,然而大學自發性的合作力量方興未艾,臺聯大是國內第一個大學系統,在臺灣高等教育面臨大學太多、資源太少的困境中,臺聯大推動實質的教學、研究、國際交流合作,邀請多位諾貝爾大師到大學校園開講,也率先推動學術倫理講座。近十四年的臺聯大經驗,讓吳妍華能以更寬廣的視野看待大學的發展。
第八、九章寫得是吳妍華在交通大學的經歷,她如何被「交大人愛母校」的精神感動,以交大首位女校長之姿,帶領交大從ICT (資通訊)邁向BioICT(生技+資通訊),再創第二高峰。期間,臺灣爆發大學生占領國會的「太陽花學運」,吳妍華因為「失言」,一度面臨學生罷免校長的危機,書中首次還原所謂失言風波現場,以及罷免危機一天就落幕的幕後故事。
第十章收錄吳妍華在實驗室裡春風化雨、培育人才的師生互動情誼,兼敘一位大學女校長的教養觀──不做直升機媽媽,培養兒子從小學習獨立、追尋興趣、發展跨領域能力。此外,成功女性背後必有一位默默支持她的伴侶,本章可看到李育德教授談到妻子吳妍華時的真情流露。
最終章總結吳妍華帶領兩所頂尖大學發展的「大學之道」,以及對臺灣高等教育發展的建言。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適用對象:成人(休閒娛樂)
- 關鍵詞:校長、傳記、高等教育、生科發展、生醫發展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288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
姓名:專責人員
電話:03-5712121-50155
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