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
本書屬國立中央大學112學年度教學傑出暨優良獎獲獎教師專書,透過針對20位獲獎教師的採訪,以教學模式為主軸將各教師的教學模式進行特寫,以呈現出本屆獲獎教師之教學理念與教學特色,藉此教學模式與方法於各教學領域的運用,以作為本校相關領域教師與教學後進交流分享的借鏡。
目次
序言一/周景揚
序言二/王文俊
教學沉思錄/成器更要成人:AI時代的教育理念/單維彰
目錄
帶入課堂的極地之光――專訪地球科學學系張文和老師
文學創作的魔術師――專訪中國文學系李欣倫老師
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專訪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許伯駿老師
算術更算心,暖獲人生最佳解――專訪數學系許正雄老師
以人為本,以和為貴――專訪土木系林遠見老師
為學生開拓未來的教學者――專訪光電科學與工程學系王培勳老師
以物理之愛點亮中大之光――專訪物理學學系郭家銘老師
用化材帶學生踏上奇妙旅程――專訪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學系張博凱老師
以生命影響生命的畢生志業――專訪統計研究所所樊采虹老師
教育是夢想的行業――專訪財務金融學系葉錦徽老師
不為人生設限――專訪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王群孝老師
學問之路無君王之路――專訪機械工程學系鍾雲吉老師
用心且動情的教研之道――專訪化學學系陳銘洲老師
科技締造產學適性授課――專訪網路學習科技研究所洪暉鈞老師
踏實前行,開拓引領科技新境界――專訪通訊工程學系古孟霖老師
語言教育的翻轉者――專訪語言中心秦毓權老師
從地質教育放眼人文願景――專訪應用地質研究所王士榮老師
點、線、面的基礎與延伸――專訪電機工程學系歐陽良昱老師
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多元教學――專企業管理學系黃承祖老師
編後記/李瑞騰
編/著/譯者簡介
主編簡介
李瑞騰
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人文研究中心主任、出版中心總編輯。研究領域為中國古典詩、晚清文學、臺灣現代文學、東南亞華文文學、出版學。長期通過媒體和社團推動文藝公共事務,著有文學論著、散文集、詩集多種。
康 珮
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專案助理教授。中央大學校級教學傑出獎、校級教學優良獎、院級教學優良獎。通過108-112年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研究領域為中國古典小說、中國義理、寫作教學。
序言/導讀
校長序 ∕周景揚
每個人都是從學生時代,一路上歷經各階段的教育,這些歷程有順遂也有挫折,每個人所遇到的老師或同學帶給我們的成長和影響也都不同。有些人因為老師們的啟發和對教育的熱忱,而持續深造後再投入教職。投入教職後,我們在這教學中的角色又是如何的?
高中時數學老師堅持以紮實的教學方法實施教學,而不隨波逐流以因應大學聯考的解題技巧為主要教學方針,我們同學不但打下邏輯推理的堅實基礎,對後續在各行各業的發展都有深遠的影響,其實當年聯考也表現不凡。
從單維彰教授指出的三種教育類型,我們可以看出目前教育階段和教師在各教學場域的影響。每個學生都會經歷所謂的「義務教育」與「專業教育」,這些教育奠基了學生發展的所有先備能力,而融通這些教育的能力是「通識教育」。通識教育與前述的教育相等重要,因為它帶給學生和影響其未來歷程的廣袤與深度價值的教育。在今年的教學獎二十位獲獎教師歷程,我們看到在專業教育的教學裡,教師們能潛移默化地運用與融入通識教育於專業學門中,這也是體現了「教學中的人」的意義與價值。
借用臺灣當代本土文學作家說的:「每個人都是一本小說。」今年教務處教學獎專書以嶄新的編排風格,展現教學現場中每一位教師熱衷教育的敬業精神,也讓學生們了解每一位教師的挑戰歷程故事,成為學生求學與生涯規劃時學習的借鏡。同時也透過教學獎的專書,肯定我們各領域的卓越教師,每一位都是中大成果的代表,也再次感謝每位教師的努力。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適用對象:成人(休閒娛樂)
- 關鍵詞:1.CST: 高等教育 2.CST: 教學法 3.CST: 文集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134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國立中央大學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中央大學出版中心
姓名:中大出版中心
電話:03-4227151-57103
地址:桃園市中壢區五權里中大路3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