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
呼應近年推行「重建台灣藝術史」本系為突顯「台灣美術史」課程特色,於校內外舉辦「台灣美術寫作攻略」論壇,邀請相關領域專家與本系師生作者群進行對談、寫作方法交流與增進效益。任課教師於課程教學中示範、指導修課同學寫作,研究昔日「臺府展」第一手史料,撰寫參展藝術家故事及作品詮釋文字,經投稿至社群網路平台如「名單之後:臺府展史料庫」,已陸續上線數十篇。亦曾邀請平台主持人、主編至課堂中介紹資料庫成立宗旨、編輯案例說明,提升修課同學之學習動機,成效顯著。
論壇成果暨已上線文章集結出版專書,一為突出南藝「台灣美術史」課程教學、實踐的特色,二為開拓台灣美術書寫的範疇,發掘被遺忘的作品圖像,開拓台美史的視覺論述方法。藉此拋磚引玉,盼能引起關心藝術同好迴響。
目次
目 次
序文一 新世代.新視野.新史學──為《臺灣美術2.0:寫作攻略》喝采---蕭瓊瑞(4)
序文二 於是,我和藝術說上話了------------------------------------------黃猷欽(6)
畫家故事-------------------------------------------------------------------------(8)
「地方色彩」作為一種異國情調:藤島武二眼中的台灣------------------孫淳美 (10)
「二科會」對台府展西洋畫的影響:有島生馬--------------------------- 孫淳美 (14)
裸女﹒火山﹒瓦牆 :梅原龍三郎的東方主義-----------------------------孫淳美 (18)
溫暖的南方風景: 張萬傳筆下的廈門--------------------------------------吳月華 (22)
推動西方時尚藝文的洋服販賣商及洋畫家: 古川義光----------------------黃宜婷 (26)
林克恭:一陣輕拂過台展的英倫歐風-------------------------------------馬睿慧 (30)
臺府展常勝軍,緊貼時代風格的院田繁-----------------------------------葉子菱 (34)
倪蔣懷筆下的日常寫生---------------------------------------------------陳昱靜 (38)
成為「棟材」之前: 和煦微光吳棟材----------------------------------------劉喬銘 (42)
菲律賓群島戰役中歸來的士兵:石原紫山---------------------------------王丹檥 (46)
台展的法蘭西印象風: 楊三郎----------------------------------------------朱睬蓁 (50)
作品詮釋-------------------------------------------------------------------------(54)
山下武夫〈風景〉---------------------------------------------------------方婉真(56)
高田良男〈風景〉---------------------------------------------------------方婉真(58)
李梅樹〈朝〉--------------------------------------------------------------王儀喬(60)
鄭安〈室內〉--------------------------------------------------------------余宥蓁(62)
荒木愛子〈南國の果物〉(南國的果物)〉--------------------------------余宥蓁(64)
山路曠〈法華寺の午後(法華寺的午後)〉-----------------------------------吳梓菱(66)
堀江一郎〈庭〉------------------------------------------------------------李依珊(68)
李石樵〈柘榴〉------------------------------------------------------------卓亭瑜(70)
葉火城〈庭〉--------------------------------------------------------------卓亭瑜(72)
佐伯久〈初秋〉------------------------------------------------------------周姿佑(74)
陳德旺〈水邊〉------------------------------------------------------------林怡伶(76)
室谷早子〈大海海岸〉-----------------------------------------------------林怡伶(78)
桑田喜好〈白窐〉----------------------------------------------------------洪苡華(80)
素木洋一〈紫陽花〉--------------------------------------------------------洪苡華(82)
南風原朝光〈靜物〉--------------------------------------------------------徐靖琪(84)
古川義光〈青魚圖〉---------------------------------------------------------曹 勛(86)
陳澄波〈夏の朝(夏之晨)〉---------------------------------------------------曹 勛(88)
橫山精一〈南國の海濱(南國的海濱)〉--------------------------------------梁雅玟(90)
後藤俊〈カンナを持てるルバルバ (拿美人蕉的魯巴魯巴)〉-----------------梁雅玟(92)
邱潤銀《母子像》----------------------------------------------------------許以澄(94)
齋藤岩太《廢屋》----------------------------------------------------------陳文瑾(96)
方昭然《樂器庫》----------------------------------------------------------陳文瑾(98)
根津靜子《更紗模樣》----------------------------------------------------陳佳欣(100)
田島正友《四人の子供(四個小孩)》---------------------------------------陳柏蓁(102)
御園生暢哉《チヌリクラン祭(飛魚祭)》-----------------------------------陳禹安(104)
吉見庄助《斷崖》---------------------------------------------------------陳藝方(106)
水落光博《赤い机(紅桌)》-------------------------------------------------陳藝方(108)
本橋彪〈午後の風景(午後的風景)〉----------------------------------------彭暐宸(110)
福井敬一〈龍舌蘭と人(龍舌蘭與人)〉----------------------------------楊絲羽(112)
吳天華〈春〉--------------------------------------------------------------劉庭慈(114)
飯田實雄〈沼〉------------------------------------------------------------蔡羽慈(116)
有馬周三〈集會〉----------------------------------------------------------蔡蕥竹(118)
矢澤一義〈無想(忘我)〉----------------------------------------------------鄭羽恩(120)
堀部一三男〈室內〉-------------------------------------------------------鍾葦蒽(122)
柿原弘信〈風景〉---------------------------------------------------------饒方昊(124)
6月21-22日[臺灣美術寫作攻略論壇]---------------------------------------------(126)
編/著/譯者簡介
作者 : 孫淳美、吳月華、黃宜婷、馬睿慧、葉子菱、陳昱靜、劉喬銘、王丹檥、朱睬蓁、方婉真、王儀喬、余宥蓁、吳梓菱、李依珊、卓亭瑜、周姿佑、林怡伶、洪苡華、徐靖琪、曹 勛、梁雅玟、許以澄、陳文瑾、陳佳欣、陳柏蓁、陳禹安、陳藝方、彭暐宸、楊絲羽、劉庭慈、蔡羽慈、蔡蕥竹、鄭羽恩、鍾葦蒽、饒方昊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藝術史系碩士, 學士)
主編 : 孫淳美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藝術史系助理教授)
序言/導讀
新世代.新視野.新史學
――為《臺灣美術2.0:寫作攻略》喝采
蕭瓊瑞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所名譽教授
台灣美術史學者
整體回顧台灣美術研究史學的發展,應可粗略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即自明清時期的志書、筆記中畫家的簡傳和題畫詩,經日治時期對文人書畫、民間工藝,及原住民族藝術調查,以迄戰後初期王白淵的〈台灣美術運動史〉等,可視為台灣美術研究的「起步」階段。
第二階段以1970年代《雄獅美術》、《藝術家》雜誌的創刊為起點,台灣社會因國內外情勢的困頓,激發對本土歷史、文化、藝術的關注,並在1990年代達於初步高峰,可以謝里法的《日據時代台灣美術運動史》、劉益昌等人合著的《台灣美術史綱》,以及《楊英風全集》、《陳澄波全集》等大型整理性出版等工程為代表。
等到2017年,由文化部提出「重建台灣藝術史」的政策方向,則進入一個新世代、新視野、新史學的第三階段,而由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孫淳美教授指導、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藝術基金會支持,透過課程的設計,激發年輕一代研究者的投入、參與,並將成果集結出版,名為《台灣美術2.0:寫作攻略》,正是此一階段令人亮眼、稱美的成果,值得喝采、肯定。
這些年輕或新進的研究者,包括:吳月華、黃宜婷、馬睿慧、葉子菱、陳昱靜、劉喬銘、王丹檥、朱睬蓁、方婉真、王儀喬、余宥蓁、吳梓菱、李依珊、卓亭瑜、周姿佑、林怡玲、洪苡華、徐靖琪、曹勛、梁雅玟、許以澄、陳文瑾、陳佳欣、陳柏蓁、陳禹安、陳藝方、彭暐宸、楊絲羽、劉庭慈、蔡羽慈、蔡蕥竹、鄭羽思、鍾葦蒽、饒方昊等,一支浩浩蕩蕩、龐大而精銳的隊伍;他們或是拿著長筒天文望遠鏡,或是持著高倍放大顯微鏡,在傳統美術研究的「名單之外」,找尋新的明星或亮點,給予重新的發掘、詮釋,與定位。
歷史學家說:「萬古如長夜,少數在夜暗天空中閃閃發亮的明星,都是藝術家的名字。」我們永遠不會遺忘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1475-1564),和拉斐爾(Raffaello Sanzio da Urbino, 1483-1520),但我們似乎很難叫得出當時教宗的名字;我們熟悉羅丹(Auguste Rodin, 1840-1917)和他的藝術,卻記不得當時的文化部長或總統的姓名。
這群來自南方藝術學院中的藝術史學研究新生代,猶如偉大的探星人,讓夜暗中較為隱晦、未明的星星,綻放更大的光芒,豐美了歷史的星空。請為他們鼓掌20秒。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英文題名:Rewriting on Taiwan Art History
- 適用對象:成人(業務參考),成人(學術性),成人(休閒娛樂)
- 關鍵詞:臺灣美術, 臺府展, 陳澄波, 名單之後, 寫作攻略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128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教務處
姓名:吳嘉雯
電話:06-6930100-1232
地址:台南市官田區大崎里6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