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找的好書在這裡!
累計出版品總數量:114,737
:::
傳播潮什麼:臺灣傳播行為變遷與理論對話

傳播潮什麼:臺灣傳播行為變遷與理論對話

  • 統一編號GPN:1011400014
  • 出版日期:2025/02
  • 作/編/譯者:張卿卿陶振超 主編
  • 語言:中文
  • 頁數:468
  • 裝訂:平裝
  • ISBN/ISSN:9786267612033
  • 出版單位: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 開數:21×14.8公分
  • 版次:初版一刷
  • 價格:未定價


書籍介紹

從2012年開始,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蒐集全臺民眾傳播行為資料,每年以不同主題切入,以描繪當下臺灣社會傳播現象的最新與多元樣貌,至今已經收集與釋出十年的資料。鑒於傳播領域長久以來無一本實證與理論結合的教科書,為讓臺灣傳播相關科系學生能透過一本在地有感的教科書,瞭解台灣在地資料蘊含的豐富洞察與十年的變遷,特出版此專書(共兩冊,分為一般民眾篇、青少年篇),以此調查資料為本,由15位國內傳播領域學者以圖文並茂的方式描繪臺灣傳播行為,並導入新興傳播理論,帶領學子看到傳播理論在臺灣脈絡下發展的意義。

目次

目錄

序言I 張卿卿
序言II 陶振超
第一部 一般民眾篇
第1 章
社會網絡與社會資本:臺灣民眾社群媒體使用行為 許詩嫺
第2 章
終日形影不離:臺灣民眾手機行為的變遷與意涵 陳怡璇
第3 章
從奢侈品到日用品:臺灣民眾的網路使用行為 陶振超
第4 章
戲劇就是生活:臺灣民眾的戲劇生活與成癮 張卿卿
第5 章
不只幽默,還有認同:串流影音使用的娛樂動機與需求滿足之探討 陳延昇
第6 章
數位遊戲遊玩動機與情緒:臺灣民眾數位遊戲使用 林日璇
第7 章
臺灣社會人際溝通模式之變遷與其意涵 吳齊殷
第8 章
萬人響應,一人到場?鍵盤參與的脆弱與強大 林怡瑩
第二部 青少年篇
第9 章
What's on your and others' minds?臺灣青少年社群媒體使用與幸福感 俞 蘋
第10 章
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手機:青少年手機使用與多工 張郁敏
第11 章
成癮或斜槓?青少年網路使用行為探討 韓義興
第12 章
陪伴我們的青春時光:青少年的戲劇觀看 林淑芳
第13 章
Z 世代的流量密碼:青少年的網路影音使用及參與行為 林芝璇
第14 章
What's your game?青少年遊戲動機與行為 吳岱芸
第15 章
網路上的隱形殺手:青少年與網路霸凌 施琮仁

編/著/譯者簡介

主編:
張卿卿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中心特聘研究員兼主任,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計畫主持人。研究興趣涵蓋社會認知、資訊處理、說服與態度,對媒體環境的變化充滿興趣,喜歡探索新的事物,並將相關理論應用於娛樂傳播、政治傳播、健康傳播及科學傳播等領域的研究。同時熱中於整合各類研究方法,希望以新的研究視角來探討學術議題。曾三度獲得國科會/科技部傑出研究獎,並獲得科技部特約研究員與第六十屆教育部學術獎等殊榮。過去擔任過政治大學傳播學院講座教授、國科會社會學門召集人及社會學門共同召集人。
陶振超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教授,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計畫共同主持人。研究興趣在透過認知科學與量化研究方法,了解人類如何消化、吸收經由媒體傳遞的資訊。陶振超建立傳播與認知實驗室,是臺灣少數運用眼球追蹤、生理訊號(如心跳、膚電、肌電等)探索媒體內容、結構與人類心智之間的互動及影響,並完成大型產學合作。亦參與臺灣傳播資料庫計畫,推動臺灣基礎傳播研究。加入陽明交通大學之前,有豐富的實務經驗,曾參與天下雜誌新媒體部門的成立、進行臺灣首次網際網路使用者調查,並在2000年創業成立一家網路公司。過去曾擔任國科會社會學門共同召集人。

序言/導讀

序言I 「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於2012 年在科技部經費的支持下建置,每年執行全臺面訪調查,藉以蒐集臺灣民眾的傳播與媒體使用行為,此外,每年也會鎖定特定傳播主題進行調查,望藉此深入描述閱聽眾媒體使用的輪廓,以建立完整的長期資料庫,協助學者針對臺灣傳播現況與當下發展,進行系統性的全盤分析或創新的理論建構,並以此作為政府擬定政策的重要參考基礎。在傳播領域老師的齊心努力下,至今已經完成十年的資料蒐集。這十年當中,除了每年一次的一般民眾調查外,也有針對特殊族群的資料蒐集,包括每三年(包括2014、2017 與2020 年)鎖定青少年(11 至17 歲國小及國高中職學生)進行調查,以及2020 年加抽年輕人(18 到35 歲)與2021 年加抽熟齡族群(55 歲以上)的安排。同時在2017、2019 與2021 年也進行了一般民眾的定群追蹤調查。 經由文獻爬梳與傳播現象觀察,第一期五年的調查主軸如下:主題素養與傳播(2012 年/第一期第一次);網路行為(2013 年/第一期第二次);媒體的娛樂與社交功能(2014 年/第一期第三次);政治傳播與公民傳播(2015 年/第一期第四次);風險與災害傳播(2016 年/第一期第五次)。第二期五年的調查主軸如下:媒體使用的個人功效與影響I(2017 年/第二期第一次);媒體使用與社會互動(2018 年/第二期第二次);媒體使用的個人功效與影響II(2019 年/第二期第三次);新傳播科技與生活延伸(2020 年/第二期第四次);新傳播科技與人際延伸(2021 年/第二期第五次)。 2012 至2021 年,新興傳播科技的引進顛覆了人們媒介使用與人際互動方式,這些反映臺灣民眾行為變化資料背後,蘊藏著許多當下臺灣社會的意涵,值得玩味。另一方面,臺灣高等教育的學子,雖然天資聰穎,但在學習傳播行為或理論時,欠缺有本土洞察的教材,以致於在學習國外現象之時,心中難有共鳴。基於這些原因,本書希望以臺灣民眾閱聽行為為基底,有系統地介紹這十年來臺灣民眾各類媒體使用行為的變遷,並彙整傳播調查資料庫裡的相關題目,讀者可以掃描各章所附QR Code 瀏覽使用;同時考慮臺灣學子在學習傳播理論時欠缺明確在地情境來參照理論之意義,因此在每章中都會導入兩個經常應用來解釋相關媒體使用或傳播行為之理論,藉由理論對話讓學子更有機會融會貫通。因此,與其說本書在描繪臺灣傳播行為,不如說本書是以臺灣傳播行為闡釋新興傳播理論。讀完本書,學子應可以在有脈絡的情境下,打通傳播理論的任督二脈。 本書的完成要感謝長期協助或使用傳播調查資料的優秀學者們,這些學者熟悉臺灣傳播行為的變遷,也對教學有很大的熱誠,可以從教學現場思考學生需要怎樣的傳播行為與理論專書。這本書的章節安排與理論規劃,是在老師們共同開會討論後決定,希望先從現象出發,再循序漸進地導出理論,然後以一個實際的臺灣在地研究作為章節的聚光點, 最後作者們也提出一些重要的研究問題,提供學子後續延伸思考。也希望在老師的費心安排與用心書寫下,讓學子看到傳播理論在臺灣脈絡下的意義。 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計畫主持人 張卿卿 於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2022/10/30 序言II 傳播研究在進入二十一世紀後,至少面對三項挑戰。首先,新興傳播科技澈底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無論學術界、產業界或政府單位皆迫切地想要瞭解其發展與影響,但相關研究不是「緩不濟急」⸺新興傳播科技變遷太快,舊的議題尚未研究,新的議題已經出現;就是「措手不及」⸺面對社會、政治、經濟,甚至大自然的突發事件,事前完全沒有徵兆,過去沒有類似案例,新興傳播科技卻在事件演進的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學者們常常只能徒呼負負,僅能在事後規劃與蒐集資料,嘗試釐清新興傳播科技可能的影響。「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每年一次定期問卷調查固定的媒體使用行為與基於理論發展而來的題組,將短期現象放在知識層面檢視,使得無論新興傳播科技所引發、不斷推陳出新的議題,或突發事件激起新興傳播科技不同的使用,都有機會適時被記錄下來,將傳播研究推向與重要事件同步。 其次,新興傳播科技研究吸引了各式各樣的研究方法與統計模型大展身手。如何建立新興傳播科技與其效果間的因果關係,就是其中相當重要的一個主題。單一時間點的橫斷面資料在建立因果關係上較有限制,針對相同樣本在多個時間點重複測量的固定樣本研究,較能釐清變項與變項間互相影響的狀況。傳播調查資料庫在2017 年的第二期第一次與2019 年的第二期第三次進行了二波固定樣本研究,適時彌補了臺灣傳播研究在這方面的不足,也為學生學習貫時性資料分析提供了高品質的素材。而傳播調查資料庫每年定期調查的特性,屬於針對不同樣本在多個時間點測量的重複橫斷面資料,正是進行「年齡-時間-世代分析」絕佳資料,探索個人的生命週期、社會政治經濟上發生在特定時間點的獨特事件,以及人們的出生世代三項因素是否左右了新興傳播科技的採用與影響,也為學者提供了開創嶄新傳播研究主題的可能。 最後,傳播研究作為與政策、產業密切相關的學術領域,但與政府單位、產業界的互動始終相當有限。如何擴大、推動傳播調查資料庫的社會影響,一直是我們念茲在茲的重要工作。尤其臺灣媒體與網路產業在市場資訊與研發方面的投入有限,具全國代表性樣本的資料與分析更是稀缺,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可以填補這方面的空白。截至2022 年9 月,總共十年的調查資料集,平均每個資料集被下載781 次,使用情況不算差;我們也定期發行電子報,闡述重要但被忽略的臺灣傳播現象與洞見。 這本書希望也能成為政府單位與產業界使用「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的手冊,瞭解與掌握臺灣媒體與網路發展的過去、現在與未來。若政府單位與產業界想進一步瞭解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非常歡迎與我們聯絡。 感謝張卿卿教授在十年前的邀請,讓我有機會加入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的研究團隊,與臺灣的優秀學者一起合作與努力。傳播領域近年在國際上已有長遠發展,但新興理論在國內的介紹相當有限。本書將新興理論與臺灣在地研究資料結合,不僅有助於瞭解臺灣傳播現象,也能更進一步與國際比較,絕對可以大大打開讀者的眼界。 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計畫共同主持人 陶振超 於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 2022/10/10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適用對象:成人(休閒娛樂)
  • 關鍵詞:媒體傳播、傳播學、傳播理論、新媒體、傳播文化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468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 姓名:專責人員 電話:03-5712121-52684 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