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
儒學在中國的歷史發展中,曾先後以先秦儒學、漢學、理學、心學與樸學等理論形態出現,他們都透過為實踐行動建立終極意義基礎的方式,各自回應了他們的時代。現在,面對西方現代性的挑戰,儒學在二十一世紀應該以什麼面貌出現?則有待我們一起來回答。儒學為人類高舉仁民愛物、天下為公的大同理念,但百年以來海峽兩岸的新儒學發展,卻僅將內聖外王之道片面地發展成—介於退出政治公共領域的心性儒學與正當化威權宰制的政治儒學之間的兩極對立。一種將個人的社會自由建立在共同體和諧團結之上,從而得以平衡西方民主法治國流於個人中心主義之失的儒家禮治國理念,尚未被話語清晰地闡述出來。本書將借助批判理論與儒學的當代對話,為走向禮治國之實現的二十一世紀儒學,提供一個可以思考的起點。
目次
序論
【上卷:往返於康德與黑格爾之間的批判理論】
第一章 哈伯瑪斯的溝通行動理論與現代性的弔詭
一、溝通行動理論的思考背景與理論基礎
二、在《溝通行動理論》中的「溝通行動理論」
三、做為批判的社會理論的溝通行動理論觀點
第二章 霍耐特的承認理論與做為社會病理學診斷的批判理論
一、批判理論的否定性與其社會病理學的診斷
二、批判理論的規範性與承認形式的類型學建構
三、批判理論的解放性與承認理論的社會存有論轉向
第三章 道德性與倫理性:論介於康德與黑格爾之間的規範性批判理論
一、往返於康德與黑格爾之間的批判理論
二、回應黑格爾倫理性批判的康德式審議民主理論建構
三、回應康德道德性批判的黑格爾式民主倫理性奠基
第四章 從存有的保全到對話的團結:論全球倫理的共同責任倫理學奠基
一、「全球倫理」之理論定位的釐清
二、約納斯論保全存有的未來責任倫理學
三、阿佩爾與哈伯瑪斯論對話團結的共同責任倫理學
【下卷:從內聖走向外王的儒家政治哲學】
第五章 西方現代性危機與儒家倫理在21世紀的新意義
一、西方現代性危機的理性病理學診斷
二、黑格爾法哲學的現代性批判
三、儒家倫理在21世紀的重構
第六章 後疫情時代民主自由與社會團結的疑難:基於儒家禮治國理念的初步回應
一、後疫情時代的民主法治國疑難
二、新冠肺炎與民主法治國理念的轉變與深化
三、團結付出之法律可強制性的正當性奠基
四、儒家禮治國理念之後習俗倫理性重構芻議
第七章 論黑格爾式的儒家自由主義
一、《儒家自由主義》的研究主旨與論證策略
二、《儒家自由主義》的章節內容與研究貢獻
三、《儒家自由主義》的觀點限制與研究展望
第八章 禮治的倫理生活建構:從黑格爾法哲學論
儒家政治哲學的自由理念
一、黑格爾法哲學的研究進路
二、社會自由:黑格爾倫理性學說的承認理論重構
三、儒家禮治國與民主的倫理性
第九章 儒家政治文化與華人民主政體的未來展望
一、「儒學與民主」關係的四種論述模式分析
二、中國模式─從賢能政治到新威權主義的歧途
三、臺灣民主轉型的成就與隱憂
第十章 做天下第一等事:論儒學如何能為生民立命
一、儒家天道性命相貫通的宗教意識
二、道德在什麼意義下需要宗教?四種型態的討論
三、原始儒家之宗教意識的理性內涵
【附錄】
《大乘起信論》的當代新格義:從德國觀念論轉向批判理論的試探
一、德國觀念論與佛教思維的世界觀差異
二、大乘起信論與批判理論之格義互釋
徵引書目
原刊出處
編/著/譯者簡介
1965年出生於台灣宜蘭。德國柏林自由大學哲學博士。曾任教於南華大學哲學系、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現任政治大學哲學系特聘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批判理論、德國古典語言哲學、倫理學與儒家哲學。著有《責任倫理學如何可能?論科技時代之對話倫理學的先驗語用學奠基》(德文)、《關懷倫理與對話療癒—醫護人文學的哲學研究》、《儒家後習俗責任倫理學的理念》、《從赫德到米德—邁向溝通共同體的德國古典語言哲學思路》等專著與論文。曾獲107年度科技部傑出研究獎、科技部2020最具影響力專書獎、中研院第七屆及第九屆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專書獎,109年度中山學術著作獎。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成人(休閒娛樂)
- 關鍵詞:批判理論、儒家政治哲學、禮治、團結、倫理性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362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國立政治大學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政大出版社
姓名:林淑禎
電話:02-82375669
地址:台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六四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