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
為了應對和適應環境發生的週期性變換,古人總結對氣候、物候的觀察和日常生活的經驗,發展出在特定時間進行特定活動,也歸結用一歲、四時、八節、十二月令、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紀時的時間觀,從而以曆法、季節為依據,展開各種相對應行事和節日文化。
清朝是草原民族建立的政權,在入關前就接觸明朝典章制度,入關後對漢族傳統時令和節慶,大都遵照辦理,也遵行一套依據天象運行、季節變換來決定作息和安排農事的時間觀。另一方面,在季節活動和節令文化上,處處可見滿、蒙原有風俗習尚,表現多元民族文化共存的特色。
讓我們隨傳統時間周期的運作,藉精選的院藏歲時文物,從「年歲時序」、「三節同樂」、「四時接應」三個單元,透過不同的節令行事,一起窺探清廷的春夏秋冬忙些什麼。
目次
目次
院長序
導言
一、年歲時序
二、三節同樂
(一)冬至
(二)元旦
(三)萬壽
三、四時接應
(一)春:發生
(二)夏:長贏
(三)秋:收穫
(四)冬:安寧
編/著/譯者簡介
王廷君、蘇雅芬、劉國威、賴玉玲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適用對象:成人(業務參考),成人(學術性),成人(休閒娛樂)
- 關鍵詞:季節、節氣、冬至、元旦、萬壽、故宮博物院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192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國立故宮博物院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書畫文獻處
姓名:賴玉玲
電話:02-28812021-2708
地址:台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