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
「商港海氣象資訊系統」示警燈號分為「綠燈、黃燈、橙燈、紅燈」等4級警示,以視覺、直覺方式快速示警港區目前商港海氣象狀態,並展示實際觀測數據供綜合研判。各級燈號可依各商港特性與需求之不同,設定各港不同之燈號示警門檻值,以強化港口決策支援應用。當超過橙燈、紅燈門檻值時亦會透過通訊軟體Line之聊天機器人(LINE Bot)推播示警資訊,讓相關人員能夠迅速掌握海氣象資訊,提升港埠營運效率與船舶航行安全。
本研究主要研究目的為精進「商港海氣象資訊系統」之能見度示警功能,提出各港能見度告警燈號門檻值之建議。因此,本研究首先蒐集國內機場、國道與省道公路對低能見度之管理現況,綜整商港船舶進出港之能見度管制作業管理要點;並針對各港的航管中心(或信號臺)及引水人,瞭解其對能見度示警燈號門檻值設定之需求與建議。
本研究紅色燈號門檻值(行動值)之依據建議應為相關實務管理作業要點規定進行強制或封閉管制之基準,並考量各港差異因地制宜。橙色燈號門檻值(警戒值)次之,黃色燈號門檻值(注意值)再次之。
成果效益及應用情形:
1.商港能見度告警機制可供港務公司、海事人員等各界應用,讓相關人員能夠迅速掌握商港能見度監測資訊之變化與告警,做為決策支援輔助,提升港埠營運效率與船舶航行安全。
2.針對能見度告警建議進行影響評估,提供港務公司確認訂定告警燈號之參據。
目次
目 錄
中文摘要Ⅰ
英文摘要Ⅱ
目錄Ⅲ
圖目錄V
表目錄Ⅶ
第一章 前言1-1
1.1 研究緣起1-1
1.2 研究目的1-3
1.3 研究內容與方法1-3
1.4 研究流程1-5
第二章 文獻回顧2-1
2.1 霧的成因與特性2-1
2.2 能見度量測方法2-7
2.3 能見度預測2-12
2.4 機場之能見度管制現況2-16
2.5 國道與省道之濃霧管理現況2-20
2.6 商港船舶進出港之能見度管制規定2-22
2.7 商港海氣象資訊系統簡介2-34
第三章 各港封港事件與能見度分析3-1
3.1 各港能見度儀測站設置現況3-1
3.2 各港能見度統計資料與特性分析3-8
3.3 各港因能見度封港之事件探討3-21
第四章 商港能見度告警機制建議與評估4-1
4.1 各港對能見度管制之建議4-1
4.2 商港能見度示警門檻值之探討與建議4-3
4.3 各港能見度示警門檻值之影響評估4-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5-1
5.1 結論5-1
5.2 建議5-2
5.3 成果效益及應用情形5-2
參考文獻參-1
附錄一 專家學者座談會會議紀錄附錄1-1
附錄二 第1次工作會議紀錄附錄2-1
附錄三 第2次次工作會議紀錄附錄3-1
附錄四 第3次次工作會議紀錄附錄4-1
附錄五 期末報告審查委員意見處理情形表(待補)附錄5-1
附錄六 期末報告簡報資料(待補)附錄6-1
圖 目 錄
圖1.1 研究流程圖1-5
圖2.1 不同大氣能見度下的天氣現象2-3
圖2.2 平流霧形成過程2-4
圖2.3 輻射霧形成過程2-5
圖2.4 能見度目標圖2-9
圖2.5 能見度散射儀2-11
圖2.6 能見度AI模組建置流程2-15
圖2.7 天氣與氣候監測網(WATCH)能見度監測與推估2-16
圖2.8 商港海氣象資訊系統文字版綜合表2-35
圖2.9 商港海氣象資訊系統臺中港地圖版展示頁面2-35
圖2.10 商港海氣象資訊系統Line推播畫面2-36
圖2.11 商港海氣象資訊系統燈號門檻值設定畫面2-37
圖3.1 基隆港能見度測站位置圖3-3
圖3.2 臺北港能見度測站位置圖3-3
圖3.3 蘇澳港能見度測站位置圖3-4
圖3.4 臺中港能見度測站位置圖3-4
圖3.5 高雄第一港口能見度測站位置圖3-5
圖3.6 高雄第二港口能見度測站位置圖3-5
圖3.7 花蓮港能見度測站位置圖3-6
圖3.8 布袋港能見度測站位置圖3-6
圖3.9 安平港能見度測站位置圖3-7
圖3.10 澎湖港能見度測站位置圖3-7
表 目 錄
表2-1 臺灣各機場適航能見度規定2-19
表2-2 各港因能見度之船舶進出港管制標準2-33
表3-1 各商港能見度測站列表3-2
表3-2a 基隆港2022年12月至2024年11月各月份能見度級距佔比3-10
表3-2b 臺北港2022年12月至2024年11月各月份能見度級距佔比3-11
表3-2c 蘇澳港2022年12月至2024年11月各月份能見度級距佔比3-12
表3-2d 臺中港2022年12月至2024年11月各月份能見度級距佔比3-13
表3-2e 高雄第一港口2022年12月至2024年11月各月份能見度級距佔比3-14
表3-2f 高雄第二港口2023年10月至2024年11月各月份能見度級距佔比3-15
表3-2g 花蓮港2022年12月至2024年11月各月份能見度級距佔比3-16
表3-2h 布袋港2022年12月至2024年11月各月份能見度級距佔比3-17
表3-2i 安平港2022年12月至2024年11月各月份能見度級距佔比3-18
表3-2j 澎湖港馬公2022年12月至2024年11月各月份能見度級距佔比3-19
表3-2k 澎湖港龍門2022年12月至2024年11月各月份能見度級距佔比3-20
表3-3 基隆港因能見度封港事件統計表3-22
表3-4 臺北港因能見度封港事件統計表3-24
表3-5 蘇澳港因能見度封港事件統計表3-25
表3-6 臺中港因能見度封港事件統計表3-27
表3-7a 高雄港第一港口因能見度封港事件統計表3-28
表3-7b 高雄港第二港口因能見度封港事件統計表3-29
表3-8 花蓮港因能見度封港事件統計表3-30
表4-1 本研究各燈號情境內容4-2
表4-2 各港對能見度管制之建議列表4-2
表4-3 本研究對各港能見度管制建議4-3
表4-4 基隆港能見度示警門檻值之影響評估4-6
表4-5 臺北港能見度示警門檻值之影響評估4-6
表4-6 蘇澳港能見度示警門檻值之影響評估4-7
表4-7 臺中港能見度示警門檻值之影響評估4-7
表4-8 高雄第一港口能見度示警門檻值之影響評估4-8
表4-9 高雄第二港口能見度示警門檻值之影響評估4-8
表4-10 花蓮港能見度示警門檻值之影響評估4-9
表4-11 布袋港能見度示警門檻值之影響評估4-9
表4-12 澎湖港馬公能見度示警門檻值之影響評估4-10
表4-13 澎湖港龍門能見度示警門檻值之影響評估4-10
編/著/譯者簡介
本所主辦單位:運輸技術研究中心
主管:蔡立宏
計畫主持人:蔣敏玲
研究人員:蔣敏玲、林雅雯
聯絡電話:(04)2658-7200
傳真號碼:(04)2657-1329
序言/導讀
「商港海氣象資訊系統」示警燈號分為「綠燈、黃燈、橙燈、紅燈」等4級警示,以視覺、直覺方式快速示警港區目前商港海氣象狀態,並展示實際觀測數據供綜合研判。各級燈號可依各商港特性與需求之不同,設定各港不同之燈號示警門檻值,以強化港口決策支援應用。當超過橙燈、紅燈門檻值時亦會透過通訊軟體Line之聊天機器人(LINE Bot)推播示警資訊,讓相關人員能夠迅速掌握海氣象資訊,提升港埠營運效率與船舶航行安全。
本研究主要研究目的為精進「商港海氣象資訊系統」之能見度示警功能,提出各港能見度告警燈號門檻值之建議。因此,本研究首先蒐集國內機場、國道與省道公路對低能見度之管理現況,綜整商港船舶進出港之能見度管制作業管理要點;並針對各港的航管中心(或信號臺)及引水人,瞭解其對能見度示警燈號門檻值設定之需求與建議。
本研究紅色燈號門檻值(行動值)之依據建議應為相關實務管理作業要點規定進行強制或封閉管制之基準,並考量各港差異因地制宜。橙色燈號門檻值(警戒值)次之,黃色燈號門檻值(注意值)再次之。
成果效益及應用情形:
1. 商港能見度告警機制可供港務公司、海事人員等各界應用,讓相關人員能夠迅速掌握商港能見度監測資訊之變化與告警,做為決策支援輔助,提升港埠營運效率與船舶航行安全。
2. 針對能見度告警建議進行影響評估,提供港務公司確認訂定告警燈號之參據。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
- 關鍵詞:燈號示警,商港能見度管制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166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交通部運輸研究所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交通部運輸研究所運輸技術研究中心
姓名:王胤容
電話:04-26587142
地址:台中市梧棲區中橫十路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