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
林之助生於臺中大雅,17歲考入東京帝國美術學校(今武藏野美術大學)攻讀日本畫科。他在校成績相當優異,在學期間即以作品〈黃昏〉參加第二屆「新興美術院展」,另以〈米店〉入選「日本畫院展」。畢業後進入兒玉希望畫塾學習,兒玉纖細筆觸與繽紛色彩對林之助藝術風格影響深遠。1940年林之助以〈朝涼〉榮獲入選日本最具權威的「新文展」(因適值日本開國二千六百年,日人為了祝賀天皇,故改名為「紀元二千六百年奉祝美術展覽會」)。返臺後,分別以〈母子〉、〈好日〉獲得「府展」特選第一名總督賞,奠定其在臺灣畫壇的地位;後長年任教於臺中師範學校,直到1979年退休,現今膠彩畫家曾得標、黃登堂、陳石柱、施華堂、柯武雄、謝峰生(非師範生)等人都是他在校培育的學生。
林之助早期承襲傳統的日本畫,以勾勒填彩的技法表現,善用互補色並帶有灰藍色調,造型簡潔,風格清新,畫作常以周遭人物或生活景物為描繪對象,如〈朝涼〉一作,林之助以未婚妻王彩珠為模特兒,使用藍灰色調表現入秋微涼、清晨時分的牽牛花,呈現淡雅如詩的畫境。返臺後,林之助鍾情於田園風光,亦喜描繪陋屋古厝,將勤奮而無爭的常民生活化為筆下和諧溫暖的田園牧歌;描繪風景時著重幾何構圖,常以色塊分割景物,使畫面富節奏感與律動感。林之助晚年著力於花鳥畫創作,用色雅緻,艷而不俗,透露出一股悠然雅致、閑情怡然之情。
他除了在繪畫方面的傲人成績外,其一生亦致力於膠彩畫的傳承與推廣。1954年林之助結合一群愛好美術的朋友,以提高中部美術創作水準,發掘新進畫家,實現生活藝術化理想為宗旨,成立「中部美術協會」。他在「正統國畫之爭」的時代裡,當膠彩畫發展處於低迷之際,提出以媒材特質為分類標準,為膠彩畫正名,獲得畫壇一致的肯定與認同。1981年林之助進一步結合國內膠彩畫家合組「臺灣省膠彩畫協會」,以及1985年到東海大學美術系開授膠彩畫課程(成為國內首開此門課程之先),由於他的積極作為對於膠彩畫的復興產生重大的影響。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英文題名:Video Documentary, Senior Artists in Taiwan
- 出版形式:其他:影音光碟
- 適用對象:成人(業務參考),成人(學術性),成人(休閒娛樂)
- 關鍵詞:藝術家,紀錄片,臺灣傳記
- 附件:磁片
- 頁/張/片數:1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國立臺灣美術館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研究發展組
姓名:陳雅琳
電話:04-23723552-344
地址:台中市五權西路一段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