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
本書聚焦於臺灣清代及戰後的戲曲發展,藉由特定主題的觀察論述,呈顯戲曲發展過程中涵納、吸收、碰撞、扞格、挪轉、交融等現象,這些現象甚至內化或異化而衍生新象,上述種種,可名之為「涵融與衍異」。討論內容包含:碑刻所呈現的戲曲現象、清代臺灣歲時節慶戲曲活動之發展、清代晚期臺灣文人仕紳之戲曲活動及文獻、臺北市大龍峒保安宮字姓戲的承續與轉化、臺灣戰後至1970年代報刊京劇演出述評之特色與再解讀、雅音小集前期(1979-1986)的實驗與嘗試、豫劇在臺灣的發展與轉化、新世紀臺灣劇場新象觀察。
分類
- 書籍分類 :台灣采風
- 出版品分類:電子出版品
- 主題分類:
教育文化
- 施政分類:
文化及觀光
其他詳細資訊
- 出版品網址(線上版或試閱版):連結
- 出版形式:其他:公開於網際網路發行之數位出版品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成人(休閒娛樂)
- 關鍵詞:臺灣,戲曲,碑刻,文獻,報刊,京劇,豫劇,崑劇,歌仔戲,發展,轉化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1
授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