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人物
以設計力打造「尋常‧台北」不尋常的繽紛樣貌——專訪「小美事設計侍物」設計總監林曉郁
全白的書盒上有燙珍珠膜的書名,打開書盒後直映眼簾的則是有如色票般多彩的書背──這是北市產業局出版的「尋常‧台北」,整整16冊以簡約又大膽的設計,呈現台北產業面貌的繽紛多樣。
這一套書共有16冊,涵蓋15個主題,包括台北的茶行、菜市場、夜市、溫泉、手工旗袍,甚至也介紹了台北的新創產業,試圖從各種不同的生活面向切入,講產業、聊城市,說一個台北的故事。產業局企畫的宗旨是「如實記錄當代台北人的迷人丰采,如此尋常卻又非比尋常」。要突顯這樣的精神並不容易,不過民間的創意無窮,產業局與「小美事設計侍物」團隊合作,成功打造出這套令人耳目一新的政府出版品。
「以人為本」的台北產業速寫
既要突顯每一本書的特色,又要讓整體具有視覺風格的一致性,體現套書的共通元素,「同而不同」始終是一項艱鉅的任務。設計團隊的總監林曉郁回顧這個案子的構思歷程,她帶領我們回到一切的源頭:「我想可以從命名開始談起,為什麼這套書叫做『尋常‧台北』?」
套書的主軸在於呈現台北市多種產業的發展概況,敘述的核心一直是「以人為本」,當初是先有了內容,才有了「尋常‧台北」這樣的命名。所謂「尋常」,就是要回歸城市的本質,擷取在尋常生活裡面那種實踐的力量。「在這座城市裡,可能有很多東西,你因為太習慣、太熟悉,所以視而不見。我希望做到的就是讓讀者看見那些尋常生活中被忽略的美好。」林曉郁說。
產業會隨著時代轉變,盛行的產業可能慢慢衰退,都市重鎮也可能隨產業變遷而沒落。「尋常‧台北」想要記錄保留的,正是產業在城市中的過去、現在與未來。舉例來說,北市產業局正努力以「產業」為出發點,再造大稻埕、艋舺等地的風華,《職人群像:用一輩子,做好一件事》便是為此而生。《職人群像》以上、下兩冊的篇幅,記錄了打鐵、訂製旗袍、撣棉被、磨剪刀這些逐漸衰退的產業故事,保留這些人事物的丰采。儘管目前這些產業的需求已不比往日,但親眼見到這些早期的技藝依然觸動人心。這些從業者「一輩子就做好這一件事情」的職人精神,可能是我們在步調快速的生活中不容易注意到的日常,而「尋常‧台北」的意義正是讓讀者重新發現城市中這種令人感動的力量。
△《職人群像:用一輩子,做好一件事》上下二輯
日光七彩融於一白的美學創意
認知到「尋常‧台北」的本質之後,該如何透過美學設計具象化?要運用設計手法讓東西看起來很厲害、很漂亮,其實不難,但設計能否整合出一致的視覺風格、呼應內容──也就是「以人為本,擷取尋常生活中的力量」──還要同時呈現每本書各自的主題,才是林曉郁及其團隊思考的關鍵。「我們要問的是:你希望讓讀者記憶的是什麼?」
經過多次討論,他們從裡到外為套書設計了一套精細的版型,像是封面的圖片,都採用人與環境比例約1:3的直式相片,讓每一本書都在一致的視覺風格下訴說不同的故事。而所有設計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色票一樣繽紛多色的書背。每一本書,都有一種代表色,而每一種顏色,都是這座城市的切面,同樣的色系又代表同屬更大的主題。這樣的創意源自團隊之間「快問快答」、凝聚共識的過程。
「我覺得什麼主題要用什麼顏色,這是一件需要大家有共識的事,也就是說我們一看到這個顏色,就能立刻聯想到某種主題,等於是眾人對某一件事的共同理解。」林曉郁解釋道。由於對顏色的感受相當直觀,所以眾人參考色票,以「快問快答」的反射式聯想去設定每本書的主色。「比方說農業──綠色,那綠色又是哪一種綠呢?這之間就有很多的討論空間。」林曉郁對應著色票解釋,「又或者《溫泉泡湯:悠遊北投享溫泉》的主色,原先是以水氣氤氳的形象設定為灰色,不過局長在討論時提到,溫泉水本身的顏色似乎也更加切合,於是成果就是現在看到的藍綠色。還會遇到比較抽象的主題,比方《新創場域:不只是公園!圓山新創產業聚落》,那時我們從『場域』切入思考,場域可以聯想到『結構』,結構之後則是『空間』──於是鋼筋水泥般冷灰色的形象就產生了。」
△透過快問快答,設計團隊看著色票腦力激盪,選出與每一本書籍主題相應的色彩
△「尋常‧台北」16本書,選色各具意義
如此多彩的套書,為何選用純白色的書盒來包覆?「因為這套書已經有各種顏色,當時我們便想還有什麼顏色可以包納這一切?後來想到了──那就是白色。」林曉郁說。台北作為首都,各行各業熱鬧喧騰,然而背後都不脫市民兢兢業業、認真過生活的素樸初心,就好比日光七彩,融於一白。書盒上選用珍珠膜燙印出的書名,直視的時候並不明顯,卻意外的契合套書「常民」、「尋常」生活光景的主軸。
△最終定案版的純白書盒和低調燙膜的書名
莫忘初衷:設計的意義在於體現事物的本質
「當初我也沒想到這個書盒和燙珍珠膜的提案可以通過產業局的審核。畢竟通常大家都希望『被看見』,那當然是越明顯越好。但我心中有一個小小的聲音說,就試試看嘛,說不定局長覺得OK?因為這樣的設計是有它的涵義的。果然,局長能感受到,也同意了這樣的設計,我們很開心!」林曉郁笑道。當初的討論過程,彷彿昨天才發生的事一樣歷歷在目。
不過林曉郁也強調,產業局絕不是「因為設計師想這麼做就讓設計師這麼做」,而是彼此對於套書的核心理念及設計要傳達的概念有共識,因此公部門和民間合作單位可以順暢溝通、彼此激盪。畢竟,「設計師不是藝術家,設計也不能任性的『我就是想這麼做』,而必須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解決某個問題、體現某種精神,這才是有意義的設計。」
於是,一套低調內斂卻高質感的「尋常‧台北」誕生了。
從內在精神到外顯美學,既尋常又不尋常,這一套16冊的書正靜靜地向讀者說著一個又一個屬於當代台北的故事。
相關書籍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