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學習

【書籍試閱】《流轉的街道:府城米糧研究》

【書籍試閱】《流轉的街道:府城米糧研究》

看見米街,其實就是看見我們自己的生活。在這個意義下,米糧文化並不是外於我們生活的事情,她更可以在各個可能的場合,在城市的各個角落,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曾經有一個年代,府城大街小巷充滿碾米機清脆的運轉聲,牛車在火車站與市區運載穀糧往來不息,那時臺南的米糧行比7-11還要興盛,米食不僅作為果腹的糧食,更印刻常民勞動與信仰的生活圖景。

本書帶領你穿越時光長廊,探索屬於府城米糧的黃金歲月。隨著朝代更迭、統治者易位,臺南市與米糧相關的地景也隨之變遷。從清領時期隨城垣興建而形成的商販交易空間,到日治時期實施都市計畫,舊有米街漸為現代化道路取代。空間的演變牽動米糧產業發展,而關於米的日常經驗則澱積於歷史長流,成為府城人記憶中閃耀的金沙。

跟隨作者穿梭於巷弄,你將看見供奉著米糧守護神的諸多廟宇、米行與米食小吃業者傳承舊時的技藝。「米」不僅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吃食,更引領我們回頭認識當代社會文化如何一路走來。如同鄭安佑所說:「如果有一種『臺南的米糧文化』,她可能是什麼,可以是什麼。她的『臺南點』應當出現在臺南人的日常生活中,應當由對此地生活有感的人去找到。」

作者簡介

邱睦容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學士。關注米糧歷史、常民文化、空間研究與藝術生產,欲以當代意識重新理解過去,並為之轉譯。

著有《府城米糧學習帳》,曾參與古都基金會〈臺南市舊城區常民生活米糧文化資產調查計畫〉、內容力有限公司〈日治至戰後水利與糧政影響下的臺南市米糧文化歷史調查〉、臺南市文化局「城市潛綠體-水交社地景光合計畫」創作計畫等,現為大臺南文化資產研究員。

鄭安佑

學歷:
2018,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博士
2016-2017,英國倫敦大學(The Bartlett, UCL)建築史學程研究(科技部補助博士生赴海外研究計畫)
2008,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
2005,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學士

研究領域:
1. 建築史研究方法
2. 臺灣建築史、都市史、聚落研究
3. 後殖民研究與多元現代性理論
4. 地理資訊系統

經歷:
2020-,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博士後助理研究員
2020-,財團法人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
2019-,新營社區大學講師
2018-2020,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博士後研究員

目錄

局長序 讓文化接地氣

作者序 「看見」的街景

作者序 視而後現/ Visible but Unseen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清領及其之前的米所在

第一節 荷蘭時期在赤嵌地方周邊

第二節 清領時期的城牆、街道、港口

第三章 日治時期的都市空間和米

第一節 殖民現代化下的空間計畫

第二節 新政經軸線的成型

第三節 米街安在哉

第四節 米店在哪裡

第四章 米歷史.米粒事

1.守護神

2.做米的人不吃牛

3.無聲的力量

4.米是替代貨幣

5.買米演化史

6.米袋小考

第五章 做米的人

第一節 中西區

三順米行/ 泉記米行/ 成記米行/ 正豐碾米所/ 大明碾

米所/ 永正誠米鋪/ 長樂米行/ 忠益米廠/ 瑞元米行/

三新碾米所/ 新瑞隆糧行/ 新德成糧行/ 榮記糕粉廠/

第二節 東區

永吉米行/ 全發米行/ 德成糧行(富穀樂糧行)

第三節 北區

德盛米行/ 協豐米行/ 新泰行

第四節 安平區

正合米行/ 水木碾米廠

第五節 番外篇:與米行緊密連結的小吃們

郭家粽/ 禧樂米糕/ 普濟殿前黃家米糕栫/ 振香居餅舖

結論

謝誌

參考書目

附錄

作者簡介

書籍試閱

作者序

「看見」的街景


  接觸米糧議題,大概是從2015 年開始,因執行「臺南市舊城區常民生活米糧相關文化資產調查計畫」,與十多位志工開始沿街逐巷地尋找米糧行,以古地圖套疊Google Map,展開了在日常生活範圍的尋寶之旅。參與者包含我在內,大多是未滿30 歲的青年世代,也是鮮少有米行記憶的一代,沒有童年聽著碾米機嘎嘎聲運轉的經驗,也不曾走進一間米行秤斤論兩地買米,儘管街角還是有些米糧行忙進忙出,卻很難成為被「看見」的街景。

  「米業的興盛時期,臺南約有五百間米店。那是還沒有大賣場的時候,『家庭代工廠』盛行,人人都在家裡從事加工業,工作、吃飯都在家裡,因此吃米的量很大。週一到週五,整條路上都像空城一樣,路上只有送米和送瓦斯的人,沒有其他人車。」

  從許多老闆的口中,未曾參與的、城市與米糧的過去開始一一浮現:米是如何坐著火車來到臺南市區,牛曾是載米的重要夥伴,臺南的米原來不可以越區到高雄賣,米糧業又是如何興起與沒落⋯⋯。除了透過口訪回溯課本上沒教、長輩也不會主動去說的城市記憶,也運用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GIS)還原清末臺灣府城內與米有關的空間,曾經有過一條麻糬巷、茯苓膏街、米街、米粉埔,聽起來可口的地名;又,原來到了1995 年,府城周圍內的米糧行數量,比今天同一範圍內的7-11 還要多!這些「發現」逐漸建構起概念中模糊的府城米糧輪廓。在這本書裡,除了市區米糧行,也加上了來自產地碾米廠、大賣(tuā-bē,大盤商)、米食小吃從業者的說法,於是可以看見農業機具的演進、社會環境結構的變化、國際政治情勢的影響,是如何具體而微地推移了生活的街景。

  過往對於米的關注,較側重糧食與農業的大面向討論,近年來則以「飲食品味」之姿逐漸受人注目,但把米放回空間,每個地方的米糧行、碾米廠,介於生產與消費兩端,乘載著屬於各地的米糧記憶。家在屏東開設碾米廠的第二代告訴我,家鄉碾米廠的消失,來自於當地逐漸不種稻,因此無米可收;在後壁專門為庄頭服務的碾米廠,與在臺南市區進糙米來碾製與販售的米糧行,其消失與遷移也都有著不一樣的原因。以空間為引,由米糧行出發,看見米糧與當地百年來的變與不變。臺灣是米的國度,從鄉鎮到市區,都曾有米糧行、碾米廠的存在,或許這正是一種回頭認識地方的方法。

  衷心期待這本書與姊妹作《延綿的餐桌:府城米食文化》能夠為米糧的歷史架起一個初步的布景,往後透過米,我們能與上一輩、下一代說起更多的故事。找一間米行上門買米吧!與老經驗的頭家們討教幾招煮飯的方法、嘗試幾種不同地方與品種的米,讓米糧行重新回到我們的生活裡。
 

文/邱睦容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