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找好活動
微美幻境–海洋微化石特展
活動時間:2020/12/30 ~ 2021/08/01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於12月30日推出《微美幻境–海洋微化石》特展,延續藝術與科學跨領域的結合,展出科博館30多年來蒐集臺灣各地的代表性館藏,以及來自國內微體古生物學界共同襄助的壓箱寶,是繼國立臺灣博物館與台北市立大學合辦,於107年展出「微美幻境」特展之後,再與科博館合作規劃的新展。國立臺灣博物館洪世佑館長表示,臺博館與科博館經常有合作展覽,同一主題的特展經過兩館專業團隊的策畫與發展,往往會激盪出更具吸引力的火花。
微美幻境–海洋微化石》特展分為「微化石美術館」、「微化石的藝術與科學」、「臺灣的微化石」,以及「見微知著探未來」4個單元。「微化石美術館」展區介紹有孔蟲、放射蟲、矽藻、鈣板藻等4大類海洋微化石,策展團隊細心以淺藍色代表有孔蟲、黃色代表放射蟲、紫色代表矽藻、紅色代表鈣板藻,民眾參觀時可以欣賞其獨特的幾何造型,以及形態的多樣性。展區在國家交響樂團豎琴首席解瑄老師的「紅色薩拉邦」琴音中,充分展示地球內太空世界—海洋的神祕與浩瀚,本身是天文學家的科博館孫維新館長大讚「微化石美術館」展區彷如外太空的滿天星斗,深刻展現了「在自然中看見科學,用科學理解自然」的宗旨。展區還有中山大學慨借的180餘件有孔蟲放大模型,依其棲息於海洋的不同深度陳列於櫥窗中,並介紹在20世紀初歐洲新藝術運動,師法放射蟲結構的建築手法,以及鈣板藻沉積成岩成為地質學白堊紀命名的由來等。
走入「微化石的藝術與科學」展區,彷彿置身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的城堡大廳,在壁爐的溫暖烘照中,欣賞10餘幅18世紀以來的海洋微化石相關的精美版畫作品,透過博物學家、畫家、鐫版師攜手合作,從微體古生物學的濫觴,到19世紀維多利亞女王在位期間所風行的微觀自然美學時尚。年代超過一個世紀的維多利亞時期顯微玻片更是不能錯過的重點,蒐藏者,同時也是《微美幻境》特展主要策展人之一的台北市立大學李孟陽教授風趣表示,這次特展最大的缺點,就是讓太太知道了這些他原本偷偷藏在書房抽屜中的維多利亞時期顯微玻片蒐藏。展區還有最早以中文出版的地質學專門著作《地學淺釋》,於19世紀下半葉由江南製造局翻譯館刊行。
活動日期:2020年12月30日(三)至8月1日(日)
活動時間:週二至週日09:00-17:00,疫情期間至7月12日起暫時閉館。
活動地點: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第二特展室(臺中市北區館前路1號)
圖文轉載自「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相關出版品:
>>臺灣產頭足類動物圖鑑 Guide to the Cephalopods of Taiwan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