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是一部天書,有解說不盡的玄機,有探索不完的秘密,集中國古典文學之大成,是一部最瑰麗的經典;白先勇則是戰後臺灣現代主義文學最傳奇的作家──當《紅樓夢》與白先勇金風玉露一相逢,將薈萃出怎樣的人間勝景?
臺灣大學「白先勇人文講座」自2014年春季起,非常榮幸地連續三個學期邀請到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部榮退教授白先勇先生,到校講述《紅樓夢》,由才子解讀才子書,由小說家領讀經典小說,這不僅是古典新詮的一門課,更是兩個偉大文學心靈的相遇。今將授課內容分三輯出版,本輯為此一系列的第一部分。
在開學的第一堂課,白先勇教授感性地說道,自1994年退休以後,原以為今生不會再有執教鞭的精神體力,但是2011年,因緣際會在臺大做了一次崑曲的講座後,內心突然產生了想把一己的所知,傾囊相授給臺大小學弟、小學妹的衝動──於是促成了本次《紅樓夢》課程的開設,將他在美國多次講授的《紅樓夢》帶回臺灣,全程以中文授課。
白先勇教授乃是在1960年代於臺大外文系接受大學教育,時值英美新批評與歐陸存在主義等西方思潮在學院盛行,而文藝青年則嗜讀譬如亨利.詹姆斯、吳爾芙及喬伊斯這類帶有鮮明現代主義風格的作家作品。正是立足在如此訓練的基礎上,白先勇教授對於《紅樓夢》敘述風格的分析,對於曹雪芹哲學思想的詮釋,有了他的一家之言。
在這一系列的《紅樓夢》講課中,白先勇教授對於文本接近默背於心的高度嫻熟,對於人物及氛圍如何構造形塑,情節與場景怎樣鋪陳布置的細緻拆解,以及對於作者曹雪芹行文字斟句酌的反覆強調,在在顯示出形式主義和新批評閱讀的精髓。白先勇教授強調,他的課程是要把《紅樓夢》完全當作小說來讀,著重解析其中的小說藝術,包括:神話架構、人物塑造、文字風格、敘事手法、觀點運用、對話技巧、象徵隱喻、平行對比、千里伏筆等等,檢視曹雪芹如何將各種構成小說的元素發揮到極致。
然而除此之外,在講解《紅樓夢》成書的時代背景,曹雪芹寫作的生命情境,以及書中大量使用的古典詩詞時,白先勇教授亦展現了他在中國古代歷史與古典文學方面的深厚造詣。在這個意義上,本次課程除了是一次對於經典的新詮釋外,也是一世代知識分子出入於中國與西方、古典和現代兩造,不斷摸索的精神史。
作者簡介
白先勇
1937年生於廣西南寧,父親是國民黨高級將領白崇禧。在讀國小和中學時深受中國古典小說和「五四」新文學作品的浸染,1956年保送成功大學水利工程學系,1957年考入臺灣大學外文學系,於此遇見了夏濟安教授,從此確立了文學生命。1958年發表第一篇小說〈金大奶奶〉,1960年與陳若曦、歐陽子等人創辦《現代文學》雜誌,發表了〈月夢〉、〈玉卿嫂〉、〈畢業〉等小說多篇,畢業後赴美取得愛荷華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文學創作碩士,後於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部任教,1994年退休。
白先勇吸收了西洋現代文學的寫作技巧,融合到中國傳統的表現方式之中,描寫新舊交替時代人物的故事和生活,富于歷史興衰與人世滄桑感,曾被譽為「當代中國極有才氣與成就的短篇小說家」、「當代中國短篇小說家的奇才」。
出版的短篇小說有《寂寞的十七歲》、《臺北人》、《紐約客》,長篇小說《孽子》,散文集《驀然回首》、《明星咖啡館》、《第六隻手指》、《樹猶如此》,舞台劇劇本《遊園驚夢》、電影劇本《金大班的最後一夜》、《玉卿嫂》、《孤戀花》、《最後的貴族》等。另有《白先勇作品集》(2008)、《父親與民國:白崇禧將軍身影集》(2012)、《牡丹情緣:白先勇的崑曲之旅》(2015)、《止痛療傷+關鍵十六天:白崇禧將軍與二二八》(2015)等書。
白先勇近十年來投入崑曲的製作與推廣工作,2004年青春版《牡丹亭》及2008年新版《玉簪記》皆為總製作人,更於北京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臺灣大學開設崑曲課。2008年由臺大出版中心出版《從臺北人到青春版牡丹亭(DVD)》、2009年出版《白先勇的藝文世界(DVD)》、2013年出版《崑曲新美學(DVD)》,2014-2015年於臺灣大學講授全本《紅樓夢》,並將於2015年起陸續出版《紅樓夢導讀(一)~(三)(DVD)》。
內容試閱
(林黛玉、王熙鳳、賈寶玉登場)
第三回很重要,第一女主角林姑娘、林黛玉要出場了。林黛玉的爸爸林如海是蘇州人,所以她按理講是蘇州姑娘;蘇州有唐伯虎的畫、崑曲,這種非常精緻的蘇州文化,林黛玉本身就是蘇州最精緻的piece of art,這麼雕琢出來的。林如海家身世不算太高,當然林家好像幾代以前也是封侯的,到了林如海已經沒落了,按理排起來只是中上階級,所以林黛玉家裡頭的排場是比較有限的。寫小說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介紹人物出場,怎麼寫、怎麼介紹他,人物一出來,有的調子拔得很高,有的調子很低,都有道理的。看看第一女主角林黛玉出場,誰介紹她出來?她的老師賈雨村。賈雨村是個非常庸俗、非常普通的一個人,非常好功名,本來是個書生,後來當了一個官。因為個性太囂張了一點,在官場裡又幾番起伏,這個時候他又丟了官,當了老師,剛好教了林黛玉。
按理講第一女主角出場,如果是個二流的作者,這時候等不及,林姑娘一出來會嘩啦啦寫一大篇,林姑娘怎麼、怎麼寫一篇。曹雪芹很厲害,不動聲色三言兩語一句就寫過去了,說這個女學生身體很弱,完了,不講了。我們覺得很奇怪,她長什麼樣子、家裡怎麼樣都沒提,淡淡的幾句就過去了。其實他在等最合適的時候,林姑娘突然就出來,給你個印象。賈雨村是個很俗氣的人,他也是林黛玉的老師,在他眼裡看到的林黛玉,那種特別的個性跟她特殊的美貌也好、她的性靈也好,賈雨村不大覺得的。賈雨村他一生最要緊的是功名,怎樣去攀關係、怎樣在官場裡頭往上爬,他對這個女學生沒怎麼注意的,所以他眼裡普通的女學生只是個很弱的人。林黛玉要等另外一個人出來看到她,這就牽涉到寫小說裡邊很重要的一點,也就是觀點,point of view。所謂的現代小說就是從什麼人眼睛裡看什麼事情、看人、看物,你的觀點決定這本小說的焦點在什麼地方、它的主題在什麼地方。一個知識份子他看到的事物,他想到的語言,跟一個沒有受過教育的就完全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