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學習

【書籍試閱】中國哲學研究方法的可能之路

【書籍試閱】中國哲學研究方法的可能之路

本書首先探究近現代學者們的各種研究方法,析論各種方法的研究目的、對象、歷程、成效與操作方式;其中也包括古代哲學所不易言說之「悟」的直覺方法;從各種不同類型之方法,對比它們在意義解讀、理論重構的方式與規則,並釐清各種方法之異同,發展出「思想單位」研究方法,此方法可對應古代文獻作者及經典詮釋者動態的思想內容,也可以用靜態的架構予以分析,其兼具靜態的形式與動態的內容,各層次向其他層次開放與滲透,透過「思想單位」情境構作與情境處理的交互作用、思路統整,各思想單位相互聯繫所建構的系統,有助於呈現中國哲學本身的理論性,且可使中國哲學朝跨領域研究之方向開展,建立現代之中國哲學。

 

作者匯總自己三十多年來研究中國哲學方法論之作,在原典詮釋以及跨領域應用方面都具有實際的可操作性,可以為學界提供方法論上新的視角、新的啟發,並有效推動這個議題的活躍與深入。

 

作者簡介

李賢中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兼文學院副院長。曾任臺灣大學哲學系系主任、國家圖書館臺灣漢學講座、中國哲學學會理事長、臺灣哲學學會秘書長及副會長等。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哲學思想方法、先秦名家哲學、墨家哲學、中國邏輯學等,發表相關期刊論文六十餘篇。著有《先秦名家「名實」思想探析》、《墨學——理論與方法》、《公孫龍子有關認識問題之研究》、《墨翟先生請留步》、《名家哲學研究》、《墨子》(導讀及譯注)、《韓非,快逃!》、《墨子》(上、下兩冊,導讀及題解);合著有《哲學概論》、《中國哲學概論》、《墨翟與《墨子》》等書。

目錄

自序
 
第壹部分 研究方法總論
第一章 中國哲學方法論研究之回顧
一、哲思方法與研究方法
二、研究目的、對象與歷程.
三、原典內容的確立與文意的理解
四、文意理解、詮釋後的理論性建構
五、哲學理論之比較與批判
六、創造性的哲學思考與工夫實踐
七、小結
 
第二章 中國哲學中的直覺方法
一、中國哲學人文精神的內涵與特徵
二、邏輯思辨的侷限
三、直覺的類型與方法
四、直覺方法在把握人文精神上的作用
五、小結
 
第三章 思想單位研究法
一、思想單位的構想
二、思想單位的結構與遞演關係
三、思想單位中之推理
四、思想單位研究法之應用與限制
五、小結
 
第貳部分 詮釋與參照
第四章 論合理性標準在詮釋過程中的作用與限制
一、合理性標準的定義與內涵
二、合理性標準中的證成合理性
三、合理性標準間的相互關係與限制
四、小結
 
第五章 論「概念」載遞哲學思想的作用與限制
一、概念的形成與分類
二、概念的層次
三、概念的作用與限制
四、概念與哲學理論的關係
五、建構中國哲學史概念體系的可能方法
六、小結
 
第六章 文本詮釋意義飽滿度與詮釋典範
一、何謂意義飽滿度
二、以思想單位檢視《論語.學而》第一章
三、意義豐欠的判斷標準
四、思想單位對比分析與詮釋典範
五、小結
 
第七章 以名家為參照的《莊子》解釋――論參照系的運用
一、參照系與解釋的關係
二、參照系運用的條件與限制
三、《莊子》與名家語詞的相似與問題意識的內在聯繫
四、《莊子》與名家理論立場的比較
五、小結
 
第八章 先秦儒家與法家實踐向度詮釋的方法與意義
一、實踐與意義世界
二、《論語》中基於教導的表述與詮釋
三、《韓非子》中基於說服的表述與詮釋
四、實踐向度詮釋的方法與意義
五、小結
 
第參部分 理論重構、比較與創造
第九章 傳統思想的現代重構與轉化――以墨、荀為例
一、理論重構的類型
二、順向重構
三、參照重構
四、擴展重構
五、小結
 
第十章 先秦儒、墨思維方法之比較
一、儒、墨「故」概念分析
二、儒、墨之「理」與「類」
三、墨家與孟子「類推」
四、「故」、「理」、「類」與思想單位
五、小結
 
第十一章 墨家「非攻」與《聖經》有關「戰爭」思想之比較
一、墨子「非攻」的思想單位
二、《聖經》中有關戰爭的思想單位
三、墨家「非攻」與《聖經》中「戰爭」思想之比較
四、小結
 
第十二章 創造性哲學思考方法
一、不同層次的詮釋背景與創造性詮釋的主客觀條件
二、「思想單位」之情境構作與創造性詮釋
三、「思想單位」之情境處理與創造性詮釋
四、小結
 
引用書目
索引
後記
 

書籍試閱

自序
 
  本書名為《中國哲學研究方法的可能之路》,其中「路」為「道」字之本意。「路」有起點、終點、過程、方向,也有方法、規範之意。本書不是直接肯定中國哲學之道,而是在這三十多年的探索中,嘗試說明一種研究中國哲學方法的可能性,理解、詮釋、重構、創新中國哲學的可能性,中國哲學在世界哲學激盪、匯流中未來發展的可能性。書名中「可能之路」只是揭示眾多可能性之一,希望這些想法能有拋磚引玉之效。
 
  撰寫此書的問題意識
 
  四十多年前剛進哲學系上中國哲學史的課,雖然集中注意力仔細聽講,但許多地方還是聽不懂。對於中國哲學有一籠統的印象,十分豐富而深刻,其中確有人生大智慧,但不易把握,也說不清楚;特別是與西方哲學做比較時,西方哲學的概念定義很明確,思想論證有條理,哲學架構有系統,比中國哲學容易學習。日後,逐漸累積所學終於可算入門,就開始思考面對高深的中國哲學,有什麼工具可以幫助學習者入門;三十多年前取得博士學位,也經歷了嚴格的學術訓練,對於中國哲學的領悟稍有所得,但對於現代人而言,許多古人的智慧日用而不察,甚至對於傳統思想文化的疏離與日俱增;因此繼續思考有什麼研究方法得以深入中國哲學,使研究者有路可循,一探中國古代哲學之堂奧。於是,這些年來中國哲學的方法問題始終是筆者主要關注的議題。
 
  結構與各章內容大要
 
  筆者發展了所謂「思想單位」的研究方法,處理古典文獻時一方面有可分析的單元,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共通的結構下進行比較與融合。從思想單位的結構來看,若視本書各層面思想之總體為一思想單位,其中第壹、貳部分偏向情境構作,第參部分著重情境處理。在情境構作層面,要說明的包括:中國哲學研究方法的有什麼與是什麼;情境處理層面,要處理的包括:中國哲學研究方法的所以然、會怎樣與要怎樣等相關的問題。當然,每一部分,及各部分的章、節,也可視為一思想單位。並且,其中的各思想單位又是由更小、更細緻的思想單位所構成;思想單位既有其形式,也蘊含著內容。這本書雖然著眼於中國古代哲學的研究方法,但方法的操作必須藉諸實例材料,因此也涉及先秦諸子各家的思想內容。
  
  傳統上,研究中國義理之學的學者一般來說並不重視「方法」,認為基本功就是熟讀原典,多多閱讀歷代注疏,靜心思考,久而久之潛移默化,熟能生巧,自然可以融會貫通。筆者個人學習的體會是,中國哲學從家派、經典、專題、分期史到整部中國哲學史是一個整體,每一部分都與整體有關,經由學習,這整體從十分模糊到逐漸清晰,要經歷一段漫長的過程。不像西方哲學,其內容分析、論證性強,可以相對清楚地掌握某些定義、學派、主義。中國哲學在與西方哲學交流對比之後,似乎也應建立起自己的方法論。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中國古代哲學家是如何思維而產生他們的哲學思想?其次,近年來學者們研究中國哲學時,針對不同材料,使用哪些研究的方法?第三,從各種研究方法中呈現出哪些「方法」本身的不同特性、觀點與面向?第四,各種研究方法要如何操作,其操作步驟為何,各步驟間如何銜接配搭?第五,各種不同的研究方法所要達到的研究目標為何,及其達成的效果為何?這些問題構成了本書的第一章〈中國哲學方法論研究之回顧〉。
 
  本書第二章〈中國哲學中的直覺方法〉,是在中國古代哲學家的思維、體悟、表達方式中,掌握中國哲學的人文精神與主體性,並指出相應於中國哲學特色的直覺方法。雖然,中國哲學也有不少理性思辨的內容與材料,但是它常給人的印象是許多直覺性、經由感悟而來的內容與特殊表述方式,因此必須指出某些材料在研究時,若僅採用西方客觀、分析性的邏輯思辨方法來研究中國哲學,有其無法對應的不足之處,因此在第二章說明了中國哲學中的直覺方法,此方法既是古人產生其哲學的方法,也是研究者可以採用的研究方法。
 
  從古代哲學家的思維方法到現代學者研究中國哲學的方法,兩者是否有其共通之處?從中國哲學的獨特性與西方哲學的相通性,能否發展出相對普遍適用的方法?基於此一方向的思考,發展出了第三章〈思想單位研究法〉。這是從「方法」本身所關注的不同面向,及研究對象的性質異同,逐步構思而成。既有其可分析性的結構層次,也有相互關聯的互動融合;既有客觀的形式,也容許主觀感悟的差異。不僅與研究材料的思路發展有關,也與研究主體的思維方式相契合。思想的「單位」具有詮釋、處理研究材料的可分析性,也具有組合成理論整體的聯繫性。
 
  以上,前三章構成了本書的第壹部分「研究方法總論」。本書的第貳部分「詮釋與參照」,及第參部分「理論重構、比較與創造」是對比各種研究方法的操作步驟,經過歸納整理,再針對研究歷程的各階段重點所進行的分章探討。
 
  第貳部分環繞在:詮釋的合理性、概念符號、詮釋意義、參照系、及實踐意向等五方面。第四章〈論合理性標準在詮釋過程中的作用與限制〉,指出原典材料在進行詮釋前,詮釋者已經隱含著一些內在的標準;簡單地說,要將古文解釋成什麼、解釋到什麼程度才能使自己理解、讓別人明白,或符合學術的要求,這裡面已經存在一些不同的合理性標準,此章聚焦說明這些合理性標準的內涵。第五章〈論「概念」載遞哲學思想的作用與限制〉,基於對「以語言學為中心的研究模式」之反思,說明構成中國哲學文獻材料文字、概念的特性為何,及不同層次、性質的概念、範疇組合要怎樣承載思想,思想可以轉化為語言、文字,但並不是所有的思想都可以用概念、語文來表達,對於文字、概念傳遞思想的方式與限制,是本章內容的重點。第六章〈文本詮釋意義飽滿度與詮釋典範〉,以「思想單位」研究方法,檢視《論語.學而》第一章,考察歷代註解,包括:何晏《論語集解》、皇侃《論語集解義疏》、邢昺注疏、朱熹《集注》及簡朝亮《論語集注補正述疏》等,比較各家對《論語.學而》第一章註解詮釋意義飽滿度的差異性,進而說明經典詮釋典範之特性。第七章〈以名家為參照的《莊子》解釋──論參照系的運用〉,則論述人們在詮釋一文獻時,往往會利用他先在的知識架構或較熟悉的理論系統作為參照,然而並不是任意的思想都能成為解讀所有研究對象的參照系,因此本章以詮釋《莊子》某些篇章時,用名家相關思想參照,作為一具體的例證,來說明運用中參照系進行詮釋時有哪些條件與限制,進而比較《莊子》與名家理論立場之異同。第八章〈先秦儒家與法家實踐向度詮釋的方法與意義〉,是以強調實踐性的學派思想,論述其詮釋的方法與以純粹建構理論性材料的詮釋方法之不同,透過孔子與韓非子相關文獻的對比,指出掌握作者之「意向」,在詮釋實踐性學派思想的重要性。
 
  第參部分是奠基於掌握詮釋要點與方法之後,所進行的理論重構、比較與創造性哲學思考,基本上都運用了「思想單位」研究方法。包含第九章〈傳統思想的現代重構與轉化──以墨、荀為例〉,說明理論重構的類型、目的、作用等方面;並以墨、荀「尚賢」思想為實際範例,說明理論重構的操作過程;且指出理論重構與創造性詮釋之間的關係。第十章〈先秦儒、墨思維方法之比較〉,首先指出思維方法的三要素:故、理、類三概念,並運用此三概念作為比較根據,從孔、孟、荀及墨子文本中擇取推論性段落,分析各家對故、理、類的使用,進而構作思想單位,比較儒、墨倫理思想之異同。第十一章〈墨家「非攻」與《聖經》有關「戰爭」思想之比較〉,運用思想單位中的情境構作、處理與融合三層面,以及其中主要的問題,構成可比較的標準,指出墨家與《聖經》中有關戰爭與非攻思想所蘊含的價值根源、價值原則與行為規範間的異同。第十二章〈創造性哲學思考方法〉,為本書最後一章,指出各種研究方法的目的趨向:如何從傳統文獻的詮釋者,轉化為哲學思考的創發者;透過傅偉勳先生所提出:「創造的詮釋學」,申論創造性詮釋「五謂」之方法特徵;指出創造性詮釋的前提與條件為何,並透過思想單位中的情境構作與情境處理為解析參照,從各主要問題的深化,論述創造性哲學思考須關注的面向與操作方式。
 
  此書材料與感謝
  
  本書共分為三部分,計十二章,增補、彙整與改寫自十二篇期刊論文、兩篇專書論文及三篇研討會論文。其中第七章〈以名家為參照的《莊子》解釋──論參照系的運用〉為科技部104年度專題研究計畫:「莊子與名家思想的內在聯繫」(MOST 104-2410-H-002-227)的研究成果。第三、五、八、十、十二章中的大部分內容,為科技部105年度專題研究計畫:「先秦邏輯史研究」(MOST105-2410-H-002-122-MY2)的研究成果。很感謝科技部提供這三年(104-107)經費的補助,使筆者的研究工作可以順利進行,並且在這些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修訂完成本書的相關章節。
 
  本書中的許多論文雖發表於近幾年,但其中思想的醞釀、反思、沉澱、理論建構與修改,卻有二十多年之久。感謝在許多場國內外研討會中學者們的批評、挑戰與回饋,使筆者有機會思考改進之道;感謝許多期刊審查者以及本書審查人的寶貴意見,使筆者得以精益求精地修改論文;也感謝許多修課的碩、博士生在課堂上熱烈的提問與討論,讓我深深體會教學相長的喜悅。本書中許多方法的細節還在發展中,需要有更多感興趣的讀者實際操作,才能呈現那些思考工具的效用與限度,期待專家學者們多多指教。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