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找好活動

第三屆 臺灣陶藝獎

 活動時間:2022/04/01   
第三屆 臺灣陶藝獎

壹、獎項宗旨: 新北市政府為鼓勵陶藝創作、提昇陶藝文化,以「見證典範、創建未來、豐富當下」之精神, 策劃「臺灣陶藝獎」,並設置「卓越獎」、「創作獎」、「實用獎」、「新銳獎」四大獎項,冀望以此為臺灣陶藝文化挹注活水、開拓新疆。  

貳、辦理單位:

一、 主辦單位:新北市政府

二、 承辦單位:新北市政府文化局、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參、獎項內容:

一、 卓越獎:表揚致力於陶藝文化,在陶藝創作之教育、推廣、研究、發明、創造、美學、藝術性等並為臺灣陶藝發展有卓越表現的創作者。

二、 創作獎:鼓勵陶藝專業成長及創新,並樹立優質典範,以提升陶藝推廣,體現臺灣陶藝創作優異者。

三、 實用獎:鼓勵實用性生活陶藝創作,展現創作源自於生活,具備新當代生活美學以及獨特的人文面貌者,如茶器、食器、花器、燈具、飾品…等。

 

四、 新銳獎:鼓勵青年從事陶藝創作與研究,透過藝術理念、表現技法、表現形式、陶瓷質感及跨媒材運用等創新計畫,展現新世代陶藝工作者的創意。 

 

卓越獎—徐永旭

首屆卓越獎得主為徐永旭。43歲時因緣際會步上陶藝創作之路,身體承受長期苦痛的他認為「要在身體被病魔吞噬前,發揮生命的最大張力。」在20餘年的陶藝創作裡,由單一物件逐漸擴展成與空間對話的大型作品,以土條走形,不斷以手指按、揑、擠、推,反覆堆疊陶土,身體的勞動注入個人的情感和汗水,直接烙印在作品上,考驗體力、技術與燒窯條件,用陶土築出巨大的造型,顛覆大家對陶藝表現的刻板想像,令人嘆為觀止。

 

創作獎

「創作獎」鼓勵陶藝專業成長及創新創作,並樹立優質典範,以期促進陶藝推廣,展現當代陶藝豐富的活力與創意。本屆選出首獎1名、特優3名、評審特別獎2名及入選25名。 創作者自生活與環境中汲取靈感將其轉化,本屆首獎得主王裔婷的《隕落中的重生化石—熱帶斑海豚》意圖表達各種因人為生態破壞而死亡的生物成為化石,並且由有機新生命附著的重生狀態,曾親自參與熱帶斑海豚的解剖講座後對生態與人類關連深有體悟,實際觸摸血肉和探索內部結構後更加被骨骸的奧妙吸引,並運用陶瓷器技法將土、石英與結晶等質感魅力呈現自然界生命循環的「鯨落」狀態,以探索的方式創作藝術性的生物化石。

 

特優 許旭倫 《孕育;初生》巢是我們所有人棲身的地方,她有我們的味、我們的覺,就像是女性的子宮,位於骨盆中心,創造的力量蟄伏在此處,這包含兩方面,接受與釋放,子宮具有的接受潛力,讓它能接納、包容、孕育,從生命初始就沒有停止過。巢作為生命之載體,承載著記憶、情緒、身體的空間,並提供觀者探索內心思維的想像空間。

 

特優 黃于洋《生活痕跡》一張我睡了兩年的床,在每日的疲倦生活中我總會回到這張床。在這樣的親密互動下,身體留下了一些印記與痕跡,這樣的痕跡同時也包含了我的疲倦與無奈。在製作上藉由浸漿並燒製的方式再現出這張床舖,同時揭示陶瓷的一種能力,凝聚瞬間的表像。這樣的複製方式不同於機械複製技術,製作的過程中我不斷的與材質以及物件本身,也就是床進行互動。在這樣的互動中我可以回憶起我與物件共同經歷的親密時刻,這是機械複製技術所無法達到的。

 

特優 賴羿廷《萬緣寂處(二)》此創作突破一般陶土在成型與燒製過程中,最難克服的撐力與物理特性等問題。作品取名為〈萬緣寂處〉,節錄佛道語之「身不動而心自安,心不動而神自寧,一念動時即是火,萬緣寂處性自清。」心若妄動,萬念俱在,一但執著,則始終不得自由,向佛不向外表,即心即佛,萬緣指一切因緣,萬緣寂處即為真心、空性、本源,所謂真空妙有,清楚明白真心之所在,則萬念無所動,表達筆者對自己修身養性的勉勵,及生命歷程寫照。

 

首獎:王裔婷

特優:許旭倫、黃于洋、賴羿廷

評審特別獎:徐琬淩、許瓊文

入選:尤雅容、王安佩、吳宓、宋立、杜瑀婕、周輝霖、林渙騰、洪湛筑、高蓮秀、張玉美、張祐綾、張麗娟、陳子雲、陳加峯、陳俊傑、陳曉君、彭慧容、童品元、黃偉茜、楊維、劉奕堂、劉琦文、蔡佩庭、蔡孟儒、賴逸倫

 

實用獎

「實用獎」,鼓勵實用性生活陶藝,展現創作源自於生活,具備新當代生活美學及獨特的人文面貌者,本次選出首獎1名、特優3名評審特別獎2名及入選25名。 本屆首獎得主黃偉茜的《來自遠方的樂聲》,少見的使用陶瓷製作樂器,並融入先前至印尼駐村時的回憶與感受,以印尼當地的瓦窯廠景色融入吉他及烏克麗麗的外觀中,在彈奏的過程中讓回憶融入音樂之中,展現出陶瓷及他的獨特樂聲,也完整得呈現了兼備實用性及創意性作品。

特優 中井侑未子《進化》生物具有力量可形態變化以克服其缺點並生存。 本來,容器的實用性部位(例如把手和蓋子)阻礙自由的造型表達,但如果通過故意丟失這些實用性部位,能像生物一樣創作出補充這些缺點的新的造型。原本是沒有把手會燙到手的茶壺,後來表面開始長出第二層肌膚。原本是沒有壺蓋無法放茶葉的茶壺,把手慢慢的變成壺蓋。原本是沒有腳不穩定的茶壺,後來找到可以共生的對象就一起行動。

特優 周輝霖《幽玄寂 · 物哀錆》系列作品描述時間淬煉的概念,在肌理上運用了風化、銹蝕來呈現時間所留下來的痕跡。透過不同材料質感的堆疊與交錯運用不同的「黑」,來映照幽玄之境的氛圍。 黑是一直看不清的時空但確實存在著,而當我們睜眼所見的都是光陰堆砌的當下模樣,這美好的連結,時時都會發生。夜月當朦朧,老樹盤山頭;松葉聲窸窣,螃蟹過山河。

特優 林龍杰《岩梳》以簡練幾何的器物形制,與化妝土刷目質地相互搭配,希望能營造出靜謐氣息的茶器組,讓使用者能感受到茶席間的安定之感,沒有華麗色彩或獨特形態,期望以器物的本初面貌展現,不搶奪「茶」主角的風采,品茶之餘,也能隱約體現器物之美。

首獎:黃偉茜

特優:中井侑未子、周輝霖、林龍杰

評審特別獎:林龍杰、周易伯、鍾鏡平、潘俊壁

入選:丁有彧、王妙淑、吳明儀、呂巧智、李于婷、李善愔、杜瑀婕、林冠宏(㚕磬) 、周雯君、林主勵、林智斌、侯春廷、洪美蓮、孫福昇、莊竣惟、郭志雄、陳希泓、陳金旺、陳瑞諭、陳繼勝、黃明文、楊登茗、葉晴恩、劉子瑜、蔡榮宗

 

新銳獎

「新銳獎」,鼓勵青年從事陶藝創作與研究,透過藝術理念、表現技法、表現形式、陶瓷質感及跨媒材運用等創新計畫,展現新世代陶藝工作者的創意,本屆共選出2位新銳獎得主。

丁有彧-透過現代禮器的創作思維,思考著現代器物的價值,是否存在著如同禮器精神的表達方式,使器物成了不同於「文本形式」的訊息載體。

陳芍伊-作品結合2D的平面敘事圖像與3D的立體雕塑,靈感皆擷取於生活中的平凡衝突感,將現實中毫不相干的事件拼貼出另一個奇異夢境。

 

活動日期:2022年4月1日(五)~2022年8月28日(日)

活動時間:平日9:30—17:00 假日9:30—18:00

休館時間: 每月第一個星期一(若適逢國定假日照常開放,隔日休館)、農曆除夕、年初一、政府公告之天然災害停止上班日。

活動地點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3樓特展廳、陽光特展室(新北市鶯歌區文化路200號)

圖文轉載自「鶯歌陶瓷博物館

 

相關出版品:

第三屆臺灣陶藝獎(兩冊不分售)

>>第三屆臺灣陶藝獎(兩冊不分售)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