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藝術

【書評】我來,我看,我參與──《參與式劇場美學:21世紀的觀眾漫遊》

 上稿時間:2022/07/18   
撰稿人:劉允鉉     編撰:劉允鉉
【書評】我來,我看,我參與──《參與式劇場美學:21世紀的觀眾漫遊》

從黑盒子、鏡框式舞台「解放」出來出來的參與式劇場,觀眾從單向的觀看變成了可移動的觀察者、參與者。觀眾們如何改變自身觀看作品,或者作品被觀看的模式?作為創作者,運用參與式劇場,又有何美學或者倫理考量?

文/劉允鉉

當我們在討論劇場的時候,腦海中會有一個明確的空間想像。那個想像多半會是劇院那樣的結構形式,有劃分出來的舞台區域,以及明確擺設的觀眾席。但是當我們更深刻一點討論,「劇場」這樣的場域,就是戲劇發生的地方,它包含了表演(扮演)以及觀看兩種不同的身分。乃至於能夠延伸出,凡是戲劇發生之處,擁有表演以及觀看兩種身分同時存在的場域,便是劇場之所在。於是,「劇場」的可能性便超越了劇院這樣的形式限制,能蔓延且浸入我們的日常生活範圍。這確實也是現代戲劇的一個發展路線。

台灣這幾年大量出現的沉浸式劇場,雖然可以說是受到國外一些成功作品的啟發而帶起的風潮,但多少也可以思量為創作能量從劇院的形式禁錮中漫生而逃逸出來,一種理所當然的發展。沉浸式劇場大量出現,也讓民眾開始漸漸熟悉這種戲劇形式,進而能讓觀眾接受更多,不再只是黑盒子、鏡框式舞台,而是需要觀眾不斷邁開步伐的各種參與式劇場的樣貌。也同樣地,當數量開始變多,它就會開始生成自有的審美過程,自成一種系統。這一本由秦嘉嫄老師所撰寫的《參與式劇場美學:21世紀的觀眾漫遊》,就為正處在這類劇場大量發生的這個當下的我們,梳理出了一個明晰的視野。

秦嘉嫄老師目前任教於成功大學中文系,研究專長為當代劇場。過去於英國求學期間在倫敦有過數次參與式劇場的經驗,讓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觀眾身分,如此密集地移動在不同空間,親身感受那些與其他陌生觀眾交流的片刻即日常空間的探訪,仍是印象深刻」,空間的移動轉換是參與式劇場非常明顯的特色之一:

有時是進入廢棄的大禮堂;有時是被私人轎車載到劇院下方的龐大停車場;有時是爬上屋頂;有時是拿著iPhone一般的衛星導航系統,一邊穿梭在城市大街小巷中,一邊看著虛幻影片;甚至有時是進入私人住宅,吃著早餐,看著主人說家族趣聞。

參與式劇場發生的環境多半不在劇院裡頭,因此,本書開篇自然也以其發生的所在地,「地方」,來首先標出方向。「地方」,書中所下的定義為所有表演發生之所在。「地方」,也就是與在地連結。在目前台灣語境裡頭,與在地有所連結的就屬應用劇場、環境劇場以及紀錄劇場等三個劇場型態。雖然這三種劇場都有其自身的呈現形式,也都有各自與地方操作連結的方式,但在執行上,它們彼此倒並不是那麼樣的涇渭分明,有時也是經常互相借用。無論如何,一開始透過分別從這三個劇場形式來個別探討其與「地方」的關係,恰好能夠勾勒出參與式劇場的大略樣貌。

「地方」,從空間概念出發。戲劇於何處發生,把即將開啟的論述世界做一個收束與聚焦。書裡又再次確立了參與式其實也是一種觀看關係,是一種不僅限於觀眾的角度,並且同時是創作者、觀眾、地方空間三者彼此時而連結時而獨立又時而交互變化的混種狀態。這同時也決定了劇場空間的一種調性,是極貼近日常的非日常。無論如何嘗試去貼近日常,進入到戲劇形式,它都是一種非日常。但是將這種非日常,挪移到日常場域,就會創造一種近似日常的樣貌。這也是書中緊接著切入的角度,日常。

因為要呈現日常,「素人」就成了其中一個呈現的元素之一。然而如何呈現素人,甚至是去扮演素人,這中間就存在著非常多且複雜的技術與倫理問題。過去演員所受到各種訓練,甚至是經驗,大多都是以角色的塑造為目的。現在完全反轉,演員要從角色到素人,這幾乎可以說是一種表演方法的逆轉。但無論如何,呈現素人也意味著在呈現一種「真實」,演員的表演方法在這層面上,肯定多了進一步的轉化。而反過來說,當啟用素人成為演員時,也需要讓觀眾明白當下的一種關係是,他們要知道眼前的人並非演員,他們並不是在搬演某種敘事或狀態,進而轉換一種觀看的知覺。

事實上,參與式劇場呈現一種地方的生活日常這件事情,是頗為弔詭的。因為是日常,所以需要真實地呈現該地的尋常風景。但在技術操作上,要呈現那種日常是需要精密的排練跟設計,執行上也需要精準,這與尋常狀態的鬆弛,又是非常倒反的情況。也就是說,雖然呈現日常,但實際上也是一種非日常的狀態了。

「日常」之後,論述的開展又聚焦回到身體主體,也就是回到參與的觀眾本位。猶如本書開頭即以確立的「本書的核心是在討論一般或購票觀眾的存在」。如此,觀眾仍是被劃分出來的。但這再正常不過,畢竟劇場成立的一項很重要的元素,就是觀眾。

觀眾的移動也就是鏡頭的移動,是採取主動的剪接,主動的安排,觀眾可自行決定自己的位置。而這樣的移動特性,觀眾同時也參與了演出,參與了創作本身。書裡頭點出了這樣的移動特性,也就說明,在參與式劇場裡的每位觀眾都有屬於自己當下的敘事,每個人看到的故事,也肯定是截然不同。另外也借用了人類學的方法,將場地本身視為一個事件。這些觀看流程,自然有別於一般傳統劇場的觀看習慣。

最後老師也提出了這類劇場形式可能產生的問題,參與式劇場其實是將許多可能性甚至是責任轉嫁到了觀眾身上。你無法預期觀眾的反應,無法預測他們將如何參與。過程中,觀眾的參與可能會這次演出加分,也可能火花不如預期。如此,觀眾是一定會有程度上的被剝削感以及不確定性,還有不知該如何是好、如何反應的狀況發生,走到了一種極端,甚至可能演變成為對參與觀眾的情緒勒索。從這方面來說,可以移動的觀眾就不是從座位上的被動給解放出來,而是變成了被剝削的觀眾。最後,老師提醒著,參與式劇場不是萬靈丹,它仍有執行上的倫理須重視須嚴肅審視的地方。

│立即訂購│

國家書店→參與式劇場美學:21世紀的觀眾漫遊(另開視窗)
五南書店→參與式劇場美學: 21世紀的觀眾漫遊(另開視窗)

a
劉允鉉
台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創作研究所劇本創作組。雲林人,目前在臺北討生活。有過劇場編劇,雜誌編輯等等的職稱。寫過雜誌文章,做過採訪、戲劇構作、戲劇顧問還有若干劇本作品。入圍過台北文學獎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