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學習

【書籍試閱】愛情必修學分:Z 世代的情感和性別關鍵字

【書籍試閱】愛情必修學分:Z 世代的情感和性別關鍵字
6堂結合理論與實例的愛情必修課×30個教學範例
大學愛情學分教學手冊


  本書針對臺灣Z世代大學生情感和性別教育,以及其感情觀的考察,開展出六堂課,梳理戀愛關係或親密實踐中的性別迷思、溝通互動和交換、媒體文化與科技、自我概念與身體形象、伴侶衝突與關係暴力、多元性/別等重要議題和概念。

  ●為什麼我的親密關係總是不長久?為什麼感覺我愛對方總是多一些?
  ●對方要我分享手機定位,否則就覺得我有做對不起他/她的事!這合理嗎?
  ●用交友軟體「暈船」,怎麼辦?
  ●我只是愛美愛打扮,為什麼他們要說我是迎合男性、物化自己?
  ●我不想拍親密影像,該怎麼與另一半溝通?
  ●我想裝扮成與自己不同生理性別的樣子,就代表我是同性戀或跨性別嗎?

  每堂課都提供了完整的知識背景,彙整年輕世代容易感到徬徨的愛情/性別問題,並加上實用的教學範例與教學叮嚀,提供大學生的陪伴者(包含教師、家長、輔導與諮商老師、助教、研究生等)一套可供自學或於教學現場操作的教材,以回應當代社會及校園生活中普遍的性別及情感挑戰。

本書特色

  1.作者群來自臺灣、韓國、新加坡、法國大專院校的性別研究和教學相關師資,從社會、文學、文化、歷史、傳播等領域發聲。
  2.搭配各個主題提供具體實用的教學範例,方便第一線教學現場使用。
  3.收錄教學相關網路資源及中文延伸閱讀書目,可作為讀者進一步研習參考。

各界推薦

  李佩雯 世新大學口語傳播暨社群媒體學系教授、台灣女性學學會理事
  吳翠松 聯合大學客家語言與傳播研究所教授兼學務長、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師資人才庫師資
  Lori  《體液週報》製作人暨主持人
  Pei   《體液週報》主持人
  張凱強 數位女力聯盟秘書長

專文推薦

  感謝有一群年輕的大學教育者看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與需求,用心地書寫出這一本教材,分別從不同角度切入,循序漸進、娓娓道來,既有學理根據,又有實踐策略;既爬梳歷史沿革,也提醒自我反思。反覆貫串其間的,則是女性主義的思潮辯證,與性別多元平等概念的提醒。——蘇芊玲/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監事、銘傳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退休副教授

  在陪伴學生成長的過程中,我很心疼年輕人因為愛情而坑坑疤疤、跌跌撞撞的艱辛成長。因此,我們以兩年的時間慢火燉煲這本情感專書,希望可以陪伴著所有曾經受困於愛情蛹繭的人們,破繭而出、解放束縛,重新細細品味親密關係的甜蜜與溫暖。——張玉佩/本書策劃,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學務長

  本書是推動大學性平教育、關心大學生愛情者的極佳學習指南,但書裡所探討與關心的,不只限於身處大學階段的青年朋友,也是每個在乎親密關係的人,必須認真思考、不斷學習的人生重要課題。——林奇宏/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校長

作者簡介

主編:陳維平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助理教授。法國社會科學高等學院社會學博士,專業領域為情感社會學、媒體文化,以及科技、親密關係與性別。
 
徐婕

  瑞士聖加侖大學新加坡亞洲管理學院跨文化研究助理教授。德國海德堡大學社會學博士,專長領域為家庭移民、跨文化親密關係、性別與勞動、福利體制及政策。

袁詠蓁

  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社會學博士,研究領域為家庭社會學、代間關係、親密關係,以及國族與族群認同。現為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李王瀚

  法國社會科學高等學院藝術史博士。主要關注近代東亞的視覺文化,以及造型的全球史、感覺史等課題。現為國立金門大學戰地史蹟與閩南建築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翁智琦

  南韓釜山國立大學中文系客座教授。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所博士,研究關懷為文化冷戰史、美援文化,以及臺港文學中的歷史、記憶與性別。

蔡孟哲

  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博士。曾任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亞際文化研究國際碩士學位學程專案助理教授,研究專長為同志文學、性/別研究及酷兒理論。

目錄

推薦序:為大學性別教育而開的六堂愛情通識課/林奇宏
推薦序:好好談場青春朝氣的戀愛/張玉佩
推薦序:深具性平觀點的愛情學習/蘇芊玲
主編序:在性別平權的路上同行/陳維平
如何使用本書

第一課〈關於愛情:親密關係的動態、平衡與應對〉/徐婕
第二課〈性別角色:談一段沒有範本的戀愛〉/袁詠蓁
第三課〈網路交友:訂製完美情人?科技中介下的愛情〉/陳維平
第四課〈認識自己:我就是我,跟你不一樣,又怎樣?〉/李王瀚
第五課〈認識親密暴力:勇敢說NO,不要小看自己的力量〉/翁智琦
第六課〈性/別:非典型的情感樣態和親密關係〉/蔡孟哲

附錄:教學相關資源

書籍試閱

主編序

〈在性別平權的路上同行〉
/陳維平


  情感生活經常被認為是個體成熟及大學生活的參照指標,然而,當中層出不窮的性別誤區卻有礙親密關係及個人認同的發展。《愛情必修學分:Z 世代的情感和性別關鍵字》便是因應層出不窮的校園性平事件而生,希望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討論性別和情感相關概念,提供大學生的陪伴者一套可供自學或於教學現場操作的教材,以回應當代社會及校園生活中普遍的性別及情感挑戰。

  大學校園的情感與性別:教學者的反思

  近年來,臺灣大專院校相繼開設情感教育相關通識課程或講座,提供學生討論空間,相關成果逐步累積,但仍面臨不少挑戰。從宏觀結構來看,現今推動情感和性別教育仍有賴社會風氣、教學資源,以及相關政策的整合;若是聚焦教學現場或性平調查事件可以發現,校園裡雖然開始談論情感關係的經營和維持,卻較少討論關係的「開啟」與「結束」,例如:提出約會邀約或接受被拒絕的事實(註1)。

  換句話說,將親密關係視為一種性別權力關係的展現,不僅是相關學術工作的命題,在實務上也能協助人們跳脫性別框架,避免忽視真實社會中的性別動態關係。針對一般大學生的情感經驗,相關研究提醒教學者可以透過專家分享或參與主題工作坊,從幾個方向著手充實教學資源,包含:「情感的溝通與表達」、「情感關係與處理」、「流行文化與情感教育」、「日常生活的情感教育」(註2);並以學生為中心,透過實際案例有意識地檢視當中的性別刻板印象、浪漫愛商品化、美貌迷思或是階級歧視等現象,進而以個人行動逐步「改寫」這些現象(註3)。

  在正向鼓勵並陪伴大學生的情感探索時,也需要時刻留意相關課程和討論所反映的經驗(例如:性別二分或異性戀中心),是否再次強化既有的性別權力結構。又或者,選擇貼近學生日常經驗的性別議題與性別概念作為素材,並具體說明相關案例與大學生經驗的關聯與意義(註4)。

  當然,我們也不可忽略教育場域當中所隱藏並存續的性別價值和刻板印象,例如:學校組織文化(女性適合行政領導)、性別差異的師生互動(對特定性別學生有刻板化的期待)(註5)。此外,對於多元性別的認識,也僅僅是開端,不同性/別經驗在情感教育與性教育上都有獨特的處境與需求,需要

  被認真看待並納入相關課程中(註6)。換句話說,教學現場所提供的情感教育相關資源,需要持續地用性別的概念來檢視,老師或陪伴者亦不能將自己當作是性別和情感知識的權威,必須時時提醒自己要設身處地的換位思考,以避免強制灌輸道理帶來的刻意反抗。

  與Z 世代對話:年輕世代的情感生活

  本書所面向的Z 世代(Generation Z, Gen-Z,是指在1995至2009 年間出生的人)大學生,經常被誤認為缺乏維繫長期穩定關係的能力,以致可能出現害怕或不確定自己是否可以進入穩定親密關係,這很有可能是因為現今社會風氣,時刻提醒人們必須反思自己「究竟要什麼」,而且必須「為自己的幸福負責」所帶來的影響(註7)。

  舉例來說,隨著資訊取得的便利性提升和資訊量增加,在探索愛情或是性別的路上,Z 世代其實相當擅於使用專業詞彙(如:人格分析、性別流動)來搜尋或定義自身或約會對象(註8),這也反映出追求與維繫親密關係對於大學生來說,並不如許多人預想的淺薄,而是反覆觀照自身的認同和需求後,從人際中交往找到自己和社會連結的方式。

  至於在教學現場,這些看似百無禁忌的大學生,又是如何和相關的教學資源對話?其實,親密關係議題時常涉及隱私,就有教學者發現,同學因害羞而在課堂討論時選擇沉默(註9);也有不少文獻從教學者角度討論「應該授與何種知識」,但少有提及大學生參與相關活動課程的回饋或需求。如果進一步從探索大學生的愛情腳本(註10)出發,或許能稍微揣摩現今大學生所面臨的情感困惑。比如,「男主動、女被動」的浪漫愛表現模式,或是年輕、俊男美女、異性戀中心的浪漫愛,仍是大學生對於愛情的普遍想像和期待。這些現象在在說明,在「新」、「舊」規範和社會期待並存的當下,Z 世代大學生親密關係的實踐,也是性別認同的衝突、探索、說服、協商。

  本書單元規劃及內容

  根據前述針對臺灣大學生情感和性別教育,以及Z 世代大學生感情觀的考察,本書開展出六堂課程,分別為:〈關於愛情:親密關係的動態、平衡與應對〉、〈性別角色:談一段沒有範本的戀愛〉、〈網路交友:訂製完美情人?科技中介下的愛情〉、〈認識自己:我就是我,跟你不一樣,又怎樣〉、〈認識親密暴力:勇敢說NO,不要小看自己的力量〉、〈性/別:非典型的情感樣態和親密關係〉,梳理面對愛情時社會期待與個體差異之間的矛盾、戀愛關係中的互動和交換、媒體科技為親密關係帶來的影響、性別化身體形象的文化意涵、親密關係暴力與伴侶衝突、多元性/別等重要議題和概念。

  第一課〈關於愛情:親密關係的動態、平衡與應對〉,由徐婕老師帶領讀者認識自我價值在親密關係中的重要性,從社會發展的角度理解親密關係的變遷,並提供建立親密關係的具體原則。很多人以為親密關係是介於家人或戀人之間深層情感聯繫的靜態關係,但事實上,親密關係的定義和形式是動態的,會隨著個人與社會價值觀的改變而不斷轉變,這是本堂課述及的重點之一。

  第二課〈性別角色:談一段沒有範本的戀愛〉,由袁詠蓁老師帶領讀者認識社會規範如何建構戀愛關係中的性別角色和交換行為,並學習在親密互動中更舒服自在。傳統性別規範賦予不同性別角色特定的責任和義務,但是隨著社會價值觀轉變,戀愛關係中的性別角色也開始產生變化。本堂課談到戀愛關係會透過有形和無形的交換行為持續發展,卻可能因為付出與酬賞不均而造成衝突等問題。

  第三課〈網路交友:訂製完美情人?科技中介下的愛情〉,由陳維平老師帶領讀者認識傳播科技的普及和使用,以及與親密關係實踐之間的關聯,並理解手機交友和私密影像作為性/別文化的反動潛力與可能風險。透過本堂課對交友軟體使用、私密影像產製,或是社群媒體相關討論等現象發現,科技深刻介入並改變當代人際互動和我們對親密關係的想像,而其中仍需留意「傳統」性別規範在「新興」媒體科技的變形和影響……

  1. 廖珮如(2018)。〈親密關係民主化中的男性情感教育〉,《性別平等教育季刊》,82,49-54。

  2. 林乃慧、孫國華(2021)。〈大學推動情感教育的意涵、困境與策略〉,《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0(5),101-105。www.ater.org.tw/journal/article/10-5/free/05.pdf

  3. 游美惠、蕭昭君(2018)。〈當代大學生的浪漫愛想像與經驗:兼論情感教育的開展方向〉。《性別平等教育季刊》,82,35-48。

  4. 楊幸真、李淑君(2017)。〈開始翻轉:性別融入醫學專業素養課程〉,《性別平等教育季刊》,79,83-90。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 /alDetailedMesh?DocID=15629716- 201706-201706270017-201706270017-83-90

  5. 黃淑玲、游美惠(2018)。《性別向度與臺灣社會(第三版)》。巨流。

  6. 劉安真(2018)。〈同志學生需要什麼樣的情感教育?〉。《性別平等教育季刊》,82,55-59。

  7. Illouz, E. (2012). Why love hurts: A sociological explanation. Polity.

  8. KYUNG M. L. (2022, FEB 14). Settling down: Romance in the era of gen Z. Yale Daily News. Retrieved f rom yaledailynews.com/blog/2020/02/14/settling-down-romance-in-the-era-of-gen-z/

  9. 同註3。

  0 李佩雯(2019)。〈大學生,性別平等了沒?:異性戀大學生愛情腳本之初探研究〉。《中華傳播學刊》,35,89-123。

  (摘錄自《愛情必修學分:Z 世代的情感和性別關鍵字》主編序)

立即訂購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