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歷史

【書評】《第九屆臺北學:宏觀與微觀下的臺北百年發展》:穿越臺北百年時空

 上稿時間:2023/07/03   
撰稿人:郭瓊瑩     編撰:郭瓊瑩
【書評】《第九屆臺北學:宏觀與微觀下的臺北百年發展》:穿越臺北百年時空

2020年適逢臺北設市百年,本書由溫振華教授掀起臺北城發展進程為序曲,透過十位專家學者之論文發表,採「宏觀」與「微觀」兼具的角度與視野,對臺北城市進行新舊紋理的深度觀察,藉由回顧與前瞻,展現獨有的文化特色。

文/郭瓊瑩

身為臺北人,父親出生地是艋舺有明町,自小從西門國小、金華女中到北一女中,上學生活、休閒均在臺北城西。出版社要我選一本書寫書評時,我毫不猶豫選了《第九屆臺北學:宏觀與微觀下的臺北百年發展》,就是一種吸引力,想更深入探究自己成長城市之前世今生變遷。

臺北自設市(迄2020)正好一百年,而臺北廳、臺北州之建城發展明年亦將屆140週年,較之全球各大首都而言,其歷史相對極短。但本書自芝山岩與圓山考古遺址之出土,清晰地描繪了臺北在地理與自然史發展中之重要性,北投石之發現更讓臺灣的地質科學發現與研究躍上國際舞臺,此亦展開了臺北在考古與相關自然地球科學方面與國際接軌之里程碑。

臺北州就大地理環境而言,其宏觀空間蘊涵了人類各族群與大自然之環境共生,必須克服風災、火災、地震乃至殖民戰爭……等錯綜複雜課題。無論自1654年那張由荷蘭人繪製的《大臺北古地圖》,到郁永河、陳賴章……等來臺採硫開墾,淡水開港後也引入西方傳教士與對動植物有興趣的博物學家與植物學家等多元科學人士入臺,他們開啟了世人對此神祕寶島之探索興趣與資源覬覦。

無論清領時期之建城闢建鐵道,或《馬關條約》後,日本統治者一方面在臺開發資源、統治人民乃至為南進而引進西方現代科學、考古、都市計畫等有系統之環境資源調查,另一方面也積極規劃建設,包括聘派了東京帝國大學動物學、植物學、地質學及人類學……等專家組成考古團隊來臺進行調查,闢建公園、三線道、引進南洋植栽規劃、仿巴黎都市計畫之圓環,奠立了今日臺北城之綠地格局。這些建設此亦正式啟動了50年間臺灣之現代化,邁向幾乎可與日本本島諸多建設齊平之「可宣揚政蹟」。本書由溫振華教授掀起臺北城發展進程為序曲,透過十位專家學者之論文發表,把這百年來在臺北都市發展、文化歷史保存、地景風貌變遷、教育與休閒、公共設施建設乃至各層級臺日人之教育軟硬體建設,與時空變遷之過程,均透過文獻整理、考證以文字、書圖、照片等有序地為我們在每個人的心靈地圖中定位,並將古今地名、地點作一跨時空的連結。作為讀者的我恨不得有一即時之VR工具,可滿足立即穿梭於古今時空中之衝動。儘管許多百年來之建設包括明治橋、神社、東本願寺、西門、臺北城牆均已消失……。透過每位作者之分析與仔細咀嚼,得以看出自清領─日治─戰後……諸多臺北城曾存在的空間紋理、地形地貌、建物古蹟、古物……均忠實反射出人類似乎仍跳脫不掉受政治與意識形態之干擾,而喪失了許多歷史臺北的忠實原貌,此在論文中亦有多篇論及因政治與意識形態所造成的空間與地景風貌之不可逆改變。

自1860年淡水開港後,也看到國外的博物館迄今仍保存收藏有許多臺灣的植物標本與動物標本,包括馬偕來臺傳教,短短不到400年的臺灣自蓊鬱山林與荊莿滿佈之西部平原與丘陵逐步開發。而日人在臺北州因政經因素而行的去漢化與建設,還有後來國民政府來臺之去殖民化……這些均是歷史所呈現之事實,無論被破壞的、已消逝的、得以保留的、今已被分解移置各處的……。

從每位作者之論述中,那些宏觀之空間梳理比對變遷,或微觀的街景、休閒生活、食衣住行之描繪;圓山、北投、城西乃至各層級學校之生活與思想教育……依然得見「人性」之隱約附著。大圓山地區係重要國家考古遺址,高玉樹闡述60多年來之變遷,其實應有機會保住明治橋的,而其關鍵在大魄力解決交通建設需龐大經費與時間,而拆除移置之政治解決令他與多人嘆息。這是一個難以挽回之歷史場景,而自臺北湖迄今,與淡水河脣齒依存之關係仍有待更明智的水與綠之大格局縫補。

城西因日人集居,短短50年間由低窪溼地,透過市區改正,逐漸發展成為臺北最繁華、時尚,集餐飲、娛樂、教育、宗教於一之珍珠,迄今紅樓依然得承傳發光。而沒有北投溫泉之發現與開發,尤其為克服高酸性硫磺,特別請日本專家研製了以北投土製的陶管,則也沒有今日北投知名之窯業發展,且已自工業轉型為藝術文創。

昔時始政40年之博覽會,也將臺北之建設再度突顯其在教育、衛生、休閒、娛樂與自然攬勝上之躍進,儘管這些均賦予了濃濃的政治宣傳味。而有趣的是,日治時期在教育與休閒動設施上仍側重日人之需求,但自其一貫性有序的教育體制中,可見除愛國思惟外,對校外教學早已導入臺北郊山之林間學校與周邊濱海之臨海學校,這均是臺灣在1960年後隨著經濟發展才慢慢大幅拓展為多元的博雅教育之先峰,此有助於國民思惟之開放。即使論文中所提及北一女之教育核心,亦在1980後才大幅由外而內,改變了學生們之反思與多元參與。

臺灣之社區營造公民運動,雖借鏡近代日本甚多,惟自90年代後期,我們在與西方新社會結構思辯發展之關係刺激下,今日各區之open green, open living與urban commonering也開綻出我們得以自傲的花朵,且迄今不斷引領著由上而下之政策治理。

何其可幸,得以一字不漏看完全書。「臺北學」的價值精神應持續延續疊加,期待未來之出版若得以加值,配上古今mapping之地圖,以空間資訊科技來導讀,再將前八屆「臺北學」所累積下來之珍貴論文、演講資料建置為一open data bank,假以時日,這將會是臺北人務必人人可及的知識與常識。

 

│立即訂購│

國家書店→第九屆臺北學:宏觀與微觀下的臺北百年發展(附光碟)(另開視窗)
五南書店→第九屆臺北學:宏觀與微觀下的臺北百年發展(附光碟)(另開視窗)

 

相關書籍

a
郭瓊瑩
臺北人,外曾祖父是清水人蔡惠如,自小耳濡目染興趣多元。赴美師法生態規劃大師Ian L. McHarg學習景觀建築。 在美從事景觀設計,回國致力於國家公園、城鄉風貌、海岸濕地、文化資產保存……等工作。曾任中華民國景觀學會理事長,獲頒東元獎、國家卓越建設傑出貢獻獎。現任文大景觀系主任、世界景觀建築師聯盟亞太區主席、專欄評論,刻正倡議「景觀基本法」,著有《水與綠》、《人與地》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