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外交/國防

【書評】台韓文學與文化中的似曾相識,不容忽視的既視感──《冷戰的感覺結構:台韓文學與文化中的性別與情感政治1950-1980》

 上稿時間:2024/08/20   
撰稿人:林文玉 
【書評】台韓文學與文化中的似曾相識,不容忽視的既視感──《冷戰的感覺結構:台韓文學與文化中的性別與情感政治1950-1980》

本書以「冷戰的感覺結構」為題,重新思考既有的「冷戰分斷」概念,指出:「冷戰」不止是美蘇兩大強權、兩個中國、南北韓間的政治地理分斷,更是台韓社會內部的分斷。本書透過「情感」這一主題歷史化梳理1950-1980年代台韓「社會內部分斷」、「女人的分斷」、「感覺的分斷」等命題,包含透過反共「恐懼」驅動的情緒治理,更同時體現在美國主導的自由陣營所營造的民主的感覺、由美援與現代化建設宣傳的幸福快樂家庭、母愛、快樂女工、憂鬱酷兒等社會主體。透過分析受到「性」、「情感」、「勞動」分斷的女性主體,本書試圖進一步思考重新歷史化這些女性主體的可能性,並提出以「情感主體」的重構來修正、補充既有的「歷史」。

文/林文玉

對台韓歷史稍有注意的人,很容易在兩者間找到相對應的異與同。如台韓都曾被日本殖民,或台灣二二八事件(1947)與南韓濟州島四三事件(1948)等,在台灣發生的某事件/場景,在韓國也曾發生過。《冷戰的感覺結構:台韓文學與文化中的性別與情感政治1950-1980》就是一本將大家大略以為的台韓間相似的感覺,具體的在文學與文化上找到的鐵證如山,像心電感應一般,前後同樣經歷的證明書。本書透過台韓互為參照,來補充台韓彼此分斷區隔的歷史認識,強調台韓之間共享的歷史現實及共感,以期理解台韓社會內部的各種差異性。在台韓相似的歷史進程、冷戰社會轉型發展過程中,找出彼此之間的異與同。

 

《冷戰的感覺結構》試圖跳脫傳統自由與共產二元對立的意識形態,對於「冷戰分斷」的理解,不侷限在強權國家主導的意識形態中,認為「冷戰」不只是美蘇兩大強權、南北韓間的政治地理分斷,更是台韓社會內部的分斷。此書聚焦於「恐怖之名」、「心靈分斷」、「幸福家庭」、「感覺民主」、「快樂女工」、「憂鬱酷兒」等六組命題,凸顯並貫穿全書的主題——「冷戰的感覺結構」。

 

在第一章「恐怖之名」中,作者闡明台韓兩國在五、六〇年代,不約而同的推出反共教科書,透過在教科書與教育相關領域中,排除左翼人士、「越北(北韓)」作家及其作品,來逹成反共的效果。韓國將六・二五韓戰經驗納入教材中,強調其中出現的各種反共形象,並非虛構的故事,而是國民的親身經歷、集體記憶,賦予反共故事真實感。台灣則是在戰後的反共宣傳中,以非人化「共匪」來引發恐懼,教導兒童、成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匪諜時,應該做出怎樣的反應。以姜貴(台)《重陽》、金松(韓)《永遠活著》等小說舉例,呈現著目睹戰爭的記憶、動亂時期人性與時局混亂的記錄,以個人記憶回應戰爭的恐怖和悲劇,展現戰爭爆發後市民們的日常生活、思想和行動,以及瞬息萬變的緊張局勢。國家更以「國家安全」為名義,肅清社會內部的政治異議分子,反共意識形態進入各個社會內部,在不同主體間產生分化、分斷效果。

 

第二章,以反共、白色恐怖小說中的「心靈分斷」為主軸,聚焦台韓小說中描繪的「告密者」與「附逆者」兩種特定角色。以李喬(台)與朴婉緒(韓)的短篇小說為例,小說中所描寫的政治犯、赤色分子,並非都指向真正的共產主義者,只是為凸顯冷戰結構中的「社會對立機制」。兩位作家皆經歷了日本殖民後期、二戰時期的社會動盪,亦見證了二戰後兩地經歷「解放」與內部衝突的社會氛圍。當時社會中瀰漫的草木皆兵的恐佈氛圍,以及社會內部的分裂形勢。又朴婉緒〈世界上最沈重的假牙〉中,透過女性的聲音表達分斷社會的日常處境,尋常一家人因為赤色分子——哥哥的存在,所受的恐懼煎熬。韓戰過後,「赤色分子」一詞成為反共勢力清除異己最有效的符號,更在後來成為韓國公民社會形成過程中、最容易被拿來行使社會排斥的藉口。在戰後數十年間誣告謊報的案例很多,社會中大多數人可能都曾為了證明自己不是赤色分子而舉報他人。

 

在第三章中,除了討論反共意識形態的歷史問題,也論述戰後重構的女性主體:母親、娼妓、女工與酷兒。更是思考戰後台韓社會如何因應戰爭、美國影響、經濟轉型等問題,在建構現代家庭、母職論述的同時,重構了殖民時期的「賢妻良母」(在韓國稱「賢母良妻」、日本則是「良妻賢母」),同時對各種不同新興女性主體、及其對應的社會秩序威脅進行規訓。釐清戰後的「母親」角色,在經歷了「國家經濟建設」與「科技消費主義」的再建構後,不僅僅是傳統家戶內的「賢妻良母」,亦擔負了新的再生產勞動力。

 

特別有趣的是在第四章中所提到韓國的「洋公主」(為駐韓美軍提供性服務之南韓女性)與台灣的「吧女」的文學作品,它反映了戰後台韓社會轉型過程,特別是與當時的經濟和社會環境聯繫在一起,與工人階級的貧困狀況連結。讓我們可以透過崔貞姬(韓)〈無盡的浪漫〉、吳尚源(韓)《黃線地帶》、李範宣(韓)《誤發彈》等,來了解洋公主的愛情與焦慮,因殖民、駐軍和戰爭,健全家庭的理想無法實現的挫折、不幸。而陳映真(台)〈六月裡的玫瑰花〉、黃春明(台)〈小寡婦〉、曾心儀(台)〈酒吧間的許偉〉等,則描繪了吧女與「黑人」作為邊緣主體的連結,凸顯種族、經濟、性別等社會階序的交織性(白人/黑人與黃種人;男人/女人的上下經濟闗係)。

 

在第五章中,嘗試重探女工的歷史與文學再現。台韓女工集體經驗的「恨」與「羞恥」在不同層面具現了「性/別」所帶來多重危機,反映了台韓兩地在戰後1970-1980年代經濟奇蹟、國家現代化的歷史論述中,被抹除的重要社會記憶,甚至這些記憶也在女工自身的回憶被隱藏或遺忘。作者以宋孝順(韓)《前往首爾的路》、張南秀(韓)《失落的職場》,楊青矗(台)《工廠女兒圈》、葉香(台)《微雨》等作品來探討在台韓女工文學中,經常可見的帶有性別與階級歧視的歷史情感、離家的女孩解救落後農村社會/家庭的現實故事。

 

第六章,聚焦台韓戰後(前)酷兒的情感與生命經驗。以當代台韓「褲兒」(褲子氏、穿褲的)為主角的紀錄片作品,回溯身處1960-1970年代台韓社會的「褲兒」們,及其性/別、情感經驗。以李英(韓)《誰在找麻煩》、黃惠偵(台)《日常對話》為討論重點,呈現出非常豐厚的個人記憶與生命史,映照台韓在戰後至今的性/別政治史。紀錄片主角(李蛻、T媽媽),成長於1945至1970年代,台韓兩地正經歷劇烈的政治、經濟轉型期:從日本殖民、冷戰反共,到朴正熙與蔣中正的威權時期;同時是從農業社會轉型至工業社會的高峰期。兩位紀錄片主角身處在這樣特定的歷史時空,呈現出有別於當時主流社會因威權政治與高速經濟發展,傾向大規模集體正常化、一致化的「生活方式」。強調在此歷史過程中,不僅是其性身分表現,構成其「生活方式」的親密關係、經濟活動、社會網絡,乃至工作等,都在主流歷史中被排除,相應的情感結構與解釋也被抹除。這部分的討論也必定會引起諸多台韓學者研究的興趣。

 

目前有關台韓的諸多研究,因語言文字的隔閡,欲投入研究的學者們,常感力不從心。然台韓文學與文化比較研究是亟待增補的部分,雖不易,但仍不得不為。台灣對韓國的研究,需要以更客觀的視野來梳理其中的種種問題,而這本《冷戰的感覺結構:台韓文學與文化中的性別與情感政治1950-1980》會是成功邁出的第一步。

 

│立即訂購│
國家書店→
《冷戰的感覺結構:台韓文學與文化中的性別與情感政治(1950-1980)》(另開視窗)

五南書店→《冷戰的感覺結構:台韓文學與文化中的性別與情感政治(1950-1980)》(另開視窗)

相關書籍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