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藝術
【書評】臺北數位藝術節 2018第十三屆:超機體
2018臺北數位藝術節命名「超機體」,其英文為trans-robotics,即意謂著機器人科技因為涉及藝術創作而產生的自我超越。邀請具代表性的重量級國際參展作品六組,國內的六項展出作品,則是讓科技文化有了跨界融合現象,以「觸覺」、「心覺」、「嗅覺」、「行為藝術」的跨界合作為主題,讓給人冰冷感覺的數位藝術,注入柔性溫暖,徵件展共計25組投件作品,皆有極佳的完整度和創新度,在11月22日到12月1日的展期間,規劃了4場工作坊、4 場講座、41場導覽活動、3場電影放映,讓參與民眾,可以跟創作團隊面對面互動,多元豐富的展出和活動,希望給予市民耳目一新的美感體驗。
文/黃祥昀
由羅禾淋所策劃的《臺北數位藝術節 2018第十三屆:超機體》選擇極具創意的科技藝術作品,探討人類、機器人與藝術的關係。策展論述寫到:「這次展覽提案的命名為『超機體』,其英文為trans-robotics,即意謂著機器人科技因為涉及藝術創作而產生的自我超越。」 我們通常把科技產品或技術,想像成服務人類的一種工具,這些工具是中立的、沒有生命的,人類可以完全操控這些科技產品。
然而,其實這些科技反過來可以影響人類,甚至操控人類。譬如,現代人如果幾天不用手機或者手機突然不見了,很可能就會產生極度地焦慮感。如果有一天,我們被規定不能滑臉書或者IG也可能會渾身不舒服,若說得誇張一點,我們已經患了社交軟體成癮症。這些情況都說明,人類對科技的依賴,反過來讓人類變成科技的「奴隸」而不是科技的「主人」。
關於上述「反客為主」的概念其實隱含了另一個面向,也就是在討論「後人類哲學」(Posthumanism)時常出現的概念「能動性」(agency),「能動性」也可以用來解釋人與科技的辯證關係。我們可能會誤以為「非人類」的物體沒有能動性,但其實這些「東西」會影響人的行為,譬如,難坐的椅子會讓人想早點離席,舒服的沙發會引誘人想睡覺,快速連發的槍枝造成隨機集體殺人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如果世界上不存在這種能夠連續發射子彈的槍枝,快速地集體槍殺事件也不會成為可能。因此,我們可以說,看起來是無生命的東西,其實具有「能動性」,「它」可能促成行動,槍跟人不是獨立分開的,在許多事件上,「槍-人」是一體的,這樣的觀點其實也挑戰了「生命」與「無生命」的界線。
當藝術家在討論機器人的智慧發展時,其實也是在思考同樣的問題:「生命與非生命的邊界在哪裡?」、「人類與機器人的差別在哪裡?」「超機體」的概念便是一種將「有機體」與「無機體」共構在一起的概念,說得更細一點,「有機」跟「無機」這兩個概念的邊界是在變動的,並不是像我們以為的可以這麼輕易地劃分開來,因此,有時候也會用「賽伯格」(cyborg)這個概念來指稱,這時候「有機體」便不僅僅指涉「人類」還包括其他的生物等等。
進一步地來說,AI人工智慧興起,更直接地挑戰我們對「人類」的定義。跟AI下棋,人類會輸。機器人也有能力畫畫,畫畫這種具有創造力的事情,我們原以為是人類跟動物不一樣的地方,是機器無法取代的事情,卻因為出現會畫畫的機器人,讓我們得到了一個確確實實的反例。
《臺北數位藝術節 2018第十三屆:超機體》的展覽中,由卡爾斯魯厄藝術與媒體中心的機器人實驗室所做的作品「The Big Picture 」(2014),是一個裝置作品,一個機器人在長達數個月不停下來的狀況下,用一條連續的線,畫出火星的景觀。這個作品想表達的是「機器人創作的過程,已超越人類的極限。從人類的角度來看傳統藝術,是將五感專注於洞察世界、自然、人體及藝術本身,當我們將機器人沿用到藝術產業,它無形中取代了畫家的位置,在這裡,人類的眼睛不再專注於途上的風景,而是開始思考科技的本質。」
另一個同樣在探討科技與繪畫的作品是由陳依純與南科自造基地合作的影像裝置「如何向機器人解釋繪畫」(2018) ,一開始藝術家向機器人解釋繪畫的意思,試圖與機器人對話,並讓AI機器人提供反饋,企圖產生一個對話空間,讓觀眾重新思考繪畫的本質與意義。
上述的藝術作品,帶給我們對「科技的反思」和對「人類意義」的重新思考。在科技不斷進步的當代社會,這些我們以為人類獨一無二的特質:智慧的、具創造性的、有生命的也都不斷地被挑戰,也許人類、機器人與動物並沒有本質上的差異,或者我們應該要屏棄「人類」與「本質」這兩組概念。
│立即訂購│
國家書店→臺北數位藝術節. 2018第十三屆: 超機體
五南書店→臺北數位藝術節. 2018第十三屆: 超機體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