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歷史

【書評】離開大海,走向森林--樹上的魚《Lokot鳥巢蕨》

 上稿時間:2020/02/26   
撰稿人:張純甄     編撰:張純甄
【書評】離開大海,走向森林--樹上的魚《Lokot鳥巢蕨》

「住在樹上的魚」這個故事來自阿美族的的口述相傳,他們說美麗的山林、大海及潮間帶,樹上住著一條魚,又說海岸邊有守護土地的魚群們。從故事中看到了阿美族人相互扶持、鼓勵,並體現互助的精神,蘊含深刻的自然觀察與臺灣原住民族的傳統智慧。

 

文/張純甄

位於台灣島嶼東方,海岸山脈旁的花蓮與台東,有一群古老的邦查族群在這裡生活著,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阿美族群,族群裡的智慧透過一則則迷人的神話與傳說口耳相傳。長期致力於記錄台灣南島族群文化、實地探訪、採集和紀錄原住民族風情文物的米雅,從部落耆老口中聽見了這樣一個故事--一條住在樹上的魚。透過溫暖詩意的文字,米雅為我們寫下了這個故事。

  魚不是應該生活在海水裡嗎?什麼樣的魚會生活在樹上呢?尚未翻開書本,光是看見這樣的書名,就讓讀者充滿了無限好奇與想像。原來這條魚就是鳥巢蕨,他的名字叫做Lokot山蘇魯固。

  故事一開頭,山蘇魯固的形象即非常清楚地呈現在讀者的眼前:「他的腳很短,卻又密密麻麻好幾百隻,上半身有十來片像海帶一樣的身體,身體的長度是腳的好幾十倍。」這段可愛的形象敘述,讓人讀來不盡莞爾一笑,搭配細膩的圖像創作,山蘇魯固的形象清晰可見。

  山蘇魯固原來是生活在海裡的,而又為何會成為「住在樹上的魚」呢?原來是因為他的外表和其他魚類太不相同,因此遭受到了排擠與欺凌。常常為了躲避其他魚類的欺負,山蘇魯固會在黃昏或清晨時分,游到岸邊休息。這讓他認識了許多不一樣的朋友:林投塔拉寨、海龜嚕嚕姑、大冠鷲阿里力斯、茄苳沙故兒、山棕、食茱萸、九芎、樟樹、杉木、松樹、黑熊、各種鳥類。在眾多的朋友之中,林投塔拉寨、大冠鷲阿里力斯給了山蘇魯固許多的幫助與建議,讓山蘇魯固不再沉溺於傷心的情緒中,轉而鼓起勇氣,離開熟悉的生活空間,決心搬到陸地上居住,經歷過多次挫敗的經驗,他終於找到適合自己的居所,決定在茄苳沙故兒身上永久居住。

   這樣的故事看似充滿想像力,與現實距離遙遠,但其實相反的,它卻很貼近我們的現實世界。生命的演化由海洋延伸到了陸地,我們其實都是從海上來的生命。即使登上了陸地,我們卻沒有完全地拋棄海洋,事實上,我們的身體裡就帶有一部分的海洋,人體內含有70%的水分,而每一種生物血管內流的血液,都和海水一樣帶有鹹味,甚至連納、鉀、鈣等的元素含量都極為相似。海洋住在我們的身體裡,未曾被拋卻,就像故事中山蘇魯固即使決定成為一尾住在樹上的魚,他仍舊時時回望海洋,時時聆聽海浪的聲音。

   所以即使故事中,山蘇魯固離開大海,走向森林,但故事仍舊是充滿海浪的回響。除了蘊含物種起源與演化的訊息於其中,書中也包含了許多台灣原生植物的知識,我們可以認識到林投樹的形象,綠蠵龜產卵的過程,以及鳥巢蕨為何命名為鳥巢蕨的緣故,眾多寶貴的知識,透過故事溫柔的包裹在其中,並不生硬地傳遞給讀者們。

  當山蘇魯固找到了終身棲止的居所時,讓人以為故事就要在此結束了。沒想到山蘇魯固在受迫排擠的過程中,因著許多朋友的幫助而長出勇氣與力量,更讓他藉著這股勇氣與力量,轉而去幫助其他需要幫助的朋友,比如大冠鷲阿里力斯苦苦尋覓不到適合下蛋的地方,因為大風總是輕易地將蛋吹落地面,山蘇魯固因而決定用自己的身軀抱住蛋寶寶,守護直至其孵化。

  「山蘇魯固現在可以像林投塔拉寨一樣,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幫助朋友,是一條住在樹上的魚,是新的生命『鳥巢蕨』,過得很開心,感謝曾經為他努力、保護他的朋友林投塔拉寨。」其實不論是孩童或成人,生命中最棒的快樂不正是如此嗎?可以自在生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同時又有能力幫助他人,而幫助他人的喜悅又會回饋到自己的生命中。它就像我們的生命,從海洋而來,最終生命消逝後的殘骸又將回到海裡,供給其他生命繼續生存下去的養分,如此善意而美好的循環,永不休止地運行於我們的地球之中。

這是一本我願意與孩童共讀的書籍,文字看似不多,但在那底下,實際潛藏一座巨大的冰山,有待我們翻開書本,共同挖掘。山蘇魯固離開大海,走向森林,這尾來自海洋的魚,這股來自海上的風,是溫柔且充滿暖意的,而這股暖意,也將久久停駐於閱讀者的心中。

│立即訂購│
國家書店→樹上的魚《Lokot 鳥巢蕨》(中文版)

五南書店→樹上的魚《Lokot 鳥巢蕨》(中文)

 

a
張純甄
畢業於東華華文文學研究所創作組。著有《地球的背面》短篇小說集。曾獲後山文學新人獎、教育部文藝獎、奇萊文學獎、中興湖文學獎、青年文學獎。詩作〈獨身荒野〉入選於《2018台灣年度詩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