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藝術

【書評】百果山下千萬戲——短評北管布袋戲藝師吳清發小傳《起鼓傳神》

 上稿時間:2020/04/14   
撰稿人:羽弦     編撰:林宗翰
【書評】百果山下千萬戲——短評北管布袋戲藝師吳清發小傳《起鼓傳神》

簡短爬梳臺灣布袋戲的歷史與轉變,探討從過去輝煌時代到如今產業落寞的因素,並介紹北管布袋戲藝師吳清發在這歷史洪流中扮演的角色,以及為傳承布袋戲文化所做的努力。

文/林宗翰

「以傳統民間敘事來說,神話是人類文明發展最早階段的產物。神話之後接著才發展出傳說、民間故事等。對於已經脫離神話時代很久的人來說,古早留下來的神話片段,或許只是一些古人怪異、有趣的想像。」——胡萬川《民間文學的理論與實際》(清大出版,2004

2020年的今日回望四、五〇年代傳統布袋戲的輝煌時代,委實有些不切實際的神話感。在鄉下的宮廟前、戲臺下,擠著眾多等待開演的觀眾,或坐或站,當後場的南北管樂師奏起音效,生、旦、淨、末、丑等各種角色從後臺走出,故事展開。此景現在恐怕極其罕見了。

布袋戲又稱掌中劇,在臺灣的發展約二百餘年,最早可追溯至清領時期隨中國閩南一帶移民傳入,經日治時代遭禁後又解禁,戰後國民政府遷臺、實施戒嚴,布袋戲演出由戶外搭棚的形式轉為售票的「內台戲」表演;再到有線電視臺及更晚的無線電視臺開播,甚至網際網路的出現⋯⋯,可見時間越往近代發展越加迅速、變化越大,而傳統文化消亡的程度更劇。位於彰化員林百果山下的「新樂園掌中劇團」團長吳清發藝師,正是此歷史洪流中的參與者,如今,更是其中一名傳統文化的傳承者。

吳清發藝師出生於1942年的彰化,父親吳土原是北管樂師,母親則是戲班的小旦;吳土在1949年創立「新樂園布袋戲團」,同年12月國民黨撤退來臺。吳清發從小就展現布袋戲的演出天賦,學習能力極強,舉凡操偶、吹樂等前後場技術皆能快速精通,甚至後來能擔綱編劇、導演,17歲即擔任新樂園二團的團長,卻也在該年遭受天災(八七水災)侵擾,布袋戲事業受創轉而經營鐵牛車運輸生意。至1970年才又重新開始做戲,並與彰化大村「金鳳凰布袋戲團」團長吳蔡玉琴女士合作,也開始到校園教授布袋戲。近年獲頒教育部中華民國民俗藝術薪傳獎、教育部藝術教育貢獻獎的肯定,也獲邀到海外公演、到監獄教導受刑人學戲,至今仍積極推廣著傳統布袋戲文化。

傳統布袋戲在臺灣的發展是否必然消逝呢?答案或許肯定的,或者說,很難不消逝。

與「傳統」相呼應的即是「現代」,相較於中國經歷「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布袋戲在臺灣的發展相對得以保存,進而隨著社會型態變化,演變成現在的模樣。臺灣早期多為農村社會,人民生活緊扣農務、節氣及民俗信仰,致使布袋戲團成為必要的存在(書中所提之「亂彈班/北管」以及其他類似表演,如:「皮影戲」亦是);而當農村的人口逐漸往城市移動,布袋戲團也隨著在一個個城市、廟宇之間演出,彷彿現今的巡迴演唱會,不時還有兩團「拚戲」的競爭場面出現,令觀眾大飽眼福。書中提及劇團曾因八七水災受創,而後政府頒布一年禁娛令禁止做戲,事實上,影響藝文產業最深的總是統治者的政策:日治初期為加強控制臺人的思想,舉凡傳統華人文化或原住民祭儀皆被禁止,後期為將布袋戲作為思想教化工具,復開放演出,但限制劇情內容;二戰結束後國民政府來臺,布袋戲從野台戲轉為內台戲發展,並隨電視臺開播登上電視機的螢幕。

此外,戒嚴時期的演出內容同樣受到限制,但演出的型態因觀眾喜好逐漸從古書裡的忠孝節義故事轉變為獨創的「金光戲」,原本的後場樂手也改為播放黑膠、錄音帶等音效。隨著電視機普及,布袋戲再次風靡全臺,1974年政府甚至以「妨礙農工作息」為由下令電視臺停播布袋戲,至1982年才解禁復播。如今,仍有少數傳統布袋戲團持續運作,但更多人對布袋戲的印象則是電視上經過改良加大的木偶、精緻的服裝、道具、場景,配合電腦動畫後製出華麗聲光效果的「霹靂布袋戲」。

布袋戲從在外搭棚的現場演出轉變為室內表演,再成為電視節目,箇中的變化程度一次比一次巨大。因為觀眾較喜好刺激的武戲,新創劇本減少了傳統的文戲劇情;因為演出方式從現場LIVE轉為錄製節目,而大改戲偶的尺寸,使用流行音樂⋯⋯等,可想見當時的布袋戲藝師們內心壓力之大,在堅守傳統與革新取寵之間拉鋸。而在倡導尊重多元文化的今日,布袋戲究竟是消逝了,或只是以新的型態活著呢?

吳清發藝師於七〇年代開始進入校園指導布袋戲,至今將近四十年,其「新樂園掌中劇團」已交給下一代打理,但薪傳的任務從不間斷。不同於早期師徒制的跟團學習方式,改以研習班、工作坊等形式推廣。2018年上映的臺灣紀錄片電影「紅盒子」(楊力州導演,後場音像紀錄工作室),紀錄傳統布袋戲大師陳錫煌的人生故事,及其努力傳承傳統偶戲文化的使命。片中有一幕令筆者印象深刻,陳錫煌大師為了向民眾展演傳統布袋戲的魅力,特地前往拜訪並邀請從前野台戲時期的後場樂師們一同參與,只見上了年紀的樂師們一面翻找許久未使用的樂器,一面閒聊往日做戲的情景,最後眾人順利完成那場表演;導演拍下這些畫面,在紀錄片剪輯上映前,多位老樂師相繼過世了,這段電影畫面為他們留下最後的身影,名字與年份,也彷彿昭示著傳統布袋戲日漸逝去的滄桑。這也是包括吳清發藝師在內的每一位傳承者心頭永遠牽掛的繩結。

「現在都沒在『崁步』(意指藏招)啊,有劇本就給劇本,三、五日就要有成果,會上戲,叫做『速成班』。」傳統技藝的養成絕不可能僅花三五天就學得會,在這個人手一機即可「追劇」而行的時代,花費數十年時光鑽研熟練一種技巧的完美純度,一如神話的荒唐與偉大。吳清發藝師長年在校園、營隊指導兒童及青少年學習布袋戲,目的即是引起興趣與關注,讓偶戲不致消失。

除了以教學的方式推廣,吳清發藝師也參與公視的影片紀錄,但對老藝師而言,拍攝再多影片都不及讓布袋戲活在每個人的手掌上,一代代演下去,正所謂「五指能操千萬兵,但求百代千萬戲」。《起鼓傳神:五指能操千萬兵 北管布袋戲藝師吳清發》一書,為吳清發藝師及其掌中劇團的生命史,也是臺灣布袋戲史的一頁風景,而旅途尚未結束。

 │立即訂購│

國家書店→起鼓傳神:五指能操千萬兵 北管布袋戲藝師吳清發
五南書店→起鼓傳神:五指能操千萬兵 北管布袋戲藝師吳清發

a
羽弦
本名林宗翰,國立臺東大學華語文學系碩士班畢業。 海軍、文字工作者、釀酒人。 曾獲國立臺灣文學館愛詩網新詩創作獎、高雄青年文學獎、臺東大學砂城文學獎、後山文學獎、臺北文學獎、2019年優秀青年詩人獎。著有詩集《相信火焰,但不相信灰燼》(釀出版,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