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特推薦

如何文青?怎樣文學? :以臺灣主體意識為核心的《文青養成指南:臺灣文學史基本教材》

如何文青?怎樣文學? :以臺灣主體意識為核心的《文青養成指南:臺灣文學史基本教材》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通識中心專任教授王文仁、作家高詩佳聯合撰文,帶領大家導讀臺灣文學館新書《文青養成指南:臺灣文學史基本教材》。

文/王文仁、高詩佳

    《文青養成指南:臺灣文學史基本教材》(2020)是國立臺灣文學館為了普及一般人對臺灣文學史的認識,特別製作的一本具有文青風的小書。全書265頁,以線裝方式搭配多層次亮麗的封面,值得一讀也很適合拿來收藏。

    這本收羅不少照片的圖文書,其實是線上(Online)與線下(Offline)相互結合的成品。它結合了「臺灣文學虛擬博物館」(https://www.tlvm.com.tw)中的「臺灣文學史」單元,以及「文學力:書寫LÁN臺灣」常設展,由朱宥勳負責文字統籌,加以融會貫通而來。

    在整體架構上,這本書透過十一個主題的設置,希望讀者能夠快速地理解臺灣文學史。在〈前言  從生活到星空〉中,作者是這麼論述何謂「臺灣文學史」:「每個世代的新作家,則都在這些記憶的基礎上(按:整個社會的集體記憶),寫出更『創新』的作品,讓人們的記憶庫更加豐富。這種記憶庫,我們稱之為『文學史』。而屬於臺灣的記憶庫,自然就是『臺灣文學史』。」這樣的說法比較簡略一些,我們可以再做一點背景補充與深入的了解。

在所有文學研究的類別中,「文學史」(literary history)由於同時跨越「文學」、「歷史」兩大領域,且兼容文學創作、文學理論與文學批評等諸多層面,因而常是學者們關注的焦點。作為一種著述體裁,具現代意義的文學史大概產生在十六世紀末的英國。到了十九世紀後,因為史學研究的熱潮,以及民族國家想像建立的需要,開始大為繁盛,熱潮也從歐洲吹向了亞洲。作為近代文學、科學和思想的產物,文學史經常被視為是藉由科學的手段,以回溯的方式,對民族精神所進行的一種描繪與塑造。同時,可以簡明地描繪出文學的歷史概貌,以及文學發展的前因後果,讓人在較短的時間內,從歷時性與整體性的角度來掌握文學的整體。

這樣的「文學史」背後,自然有所謂的文學史觀,以及在歷時性脈絡下需要突出的議題與主調。〈前言〉中,論者告訴我們,臺灣文學是漢文、日文、臺語文、客家話文、原住民各族族語,兼容並蓄發展的文學整體,「受到歐美、日本、亞洲各國文學思潮的影響,也同時有臺灣本土自己的思考。它是傷痕累累的歷史,也是承載文明夢想的歷史。」這也說明了,這本臺灣文學史基本教材,將以「本土」的思維,以及最大的包容性,將外來的影響與在地的多元,通通放進歷史的參照中。

所以我們會看到,本書的第一個主題,是「原住民族的口傳文學」,也就是把尚沒有文字記錄以前,臺灣在地先民的智慧及其傳承,當作是臺灣文學發展的源流。書中強調,「在臺灣的歷史上,『書寫文化』是非常晚近的,僅有數百年歷史。因此,在大多數時代,口傳文學一直都是臺灣文學重要的主流。」這樣無疑是把原住民口傳文學抬到一個很高的地位,也確認了臺灣文學的在地主體性。                                                                                                                                                                                                                                                                                                                                                                                                                                                                                                                                                                                                                                              

第二單元「臺灣古典文學」從明鄭時期談到日治時期,除了指出「宦遊文人」的貢獻外,更強調「本土文人」所完成的臺灣古典文學在地化成果,以及對日本殖民體制的抵抗。第三個單元從「以羅馬字拼寫本地語言」(「白話字」)的角度,肯認「臺語文學」已經有著悠久的歷史與傳統。日治時期臺灣已經有屬於自己的「臺語.漢字.新作品」,戰後雖然因為白色恐怖一度受到打壓,解嚴後卻更加的蓬勃發展,表現出百年間「臺灣人努力『寫自己的語言』的歷史」。

循著這樣的一種文學史觀,我們也就能夠理解,第四單元在談論「日治時期漢文新文學」時,特別強調混合了日語、臺灣話等多種語言風格的「東亞混合式漢文」(陳培豐語)的存在。第五單元談「戰爭時期的文學」,點出當時的通俗刊物,《三六九小報》、《風月報》等維繫了漢文文學的脈絡;重視「社會關懷」與「現實批判」以日文寫成的臺灣作家作品,促成了臺、日文學的交流,也「開展了臺灣文學新的視野和新的維度」

第六單元寫到「反共文學」時,強調其一方面「種下了往後『文學脫離社會』的後果」,一方面也造成「本省作家與外省作家『雙重斷根』的現象」。第七單元談論「現代主義」與第八單元談論「鄉土文學」時,都是以葉石濤所謂的「臺灣中心」概念,點出威權體制屢受挑戰,臺灣文學的新時代就要出現。第十單元寫到解嚴後文學的多元性發展,不忘強調「歷經數百年的掙扎,臺灣人首度可以公開以自己的眼光、描寫自己的生活,思索『臺灣人』這個詞的過去、現在與未來」。這種臺灣人語言、身份與文化的認同,也成為這本文學史的主調。

當然,因為只是概略性的介紹,這本小書無法包山包海,或全面性的論及臺灣文學的作家、作品。不過,我們可以將其視為是一本臺灣文學的引路書,有其論述上不可避免的不足處,當然也有特別吸引人的地方。像是第九單元談論大眾文學的發展時,寫到1960年代的「武俠小說」、198090年代的「恐怖小說」以及1990年代「言情小說」,所帶來的大眾文學的浪潮,並且點出「租書店」此種通路的存在,與這些通俗小說的興衰有著密切的關係,就很能召喚屬於我們這一代人的回憶。

至於第十一單元以「找回自己的名字」,替1990年代以後的臺灣文學命名,提到1990年代學者們所引進的「後殖民」理論,提供了一套「用臺灣人的角度看待歷史、看待文學史的方式」2000年以後的「新本土」作品,既有「寫實性的模糊」,也「加強地方意象與區域特色」,在精彩綻放的氛圍下,把臺灣文學又推上了嶄新的一頁。這樣一本有著滿滿「臺灣味」的文青小書,很適合給2000年以後出生的年輕人閱讀,既讓他們瞭解臺灣文學的發展軌跡,也讓他們可以認識許多書寫臺灣這塊母土的作家、作品。

 

│立即訂購│

國家書店→文青養成指南 : 臺灣文學史基本教材

五南書店→文青養成指南 : 臺灣文學史基本教材

 

a
高詩佳、王文仁
高詩佳,東吳中文研究所碩士。語文教育書籍暢銷作家,於兩岸皆有著作。 王文仁,筆名王厚森,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通識中心專任教授,「創世紀詩社」同仁。曾獲東海文學獎、南瀛文學獎、府城文學獎等。著有新詩集《搭訕主義》、《隔夜有雨》、《讀後:王厚森「論詩詩」集》,學術論著《現代與後現代的游移者:林燿德詩論》、《想像、凝視與追尋:1960世代臺灣詩人研究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