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特推薦
消失的外省人?讀楊孟軒《逃離中國:現代臺灣的創傷、記憶與認同》
上稿時間:2023/07/03
撰稿人:
林韋聿
編撰:林韋聿
一九四九年,台大,台灣,外省,外省人,族群融合,眷村,楊孟軒,臺大,戰爭,戰後,戰後台灣,歷史,離散
《逃離中國:現代臺灣的創傷、記憶與認同》運用三大理論支柱──創傷、記憶與離散,書寫平民百姓逃難的苦難回憶;透過口述訪談及文獻檔案,探討其衍生的社會創傷,以及後代利用共享記憶建構出的在地化與認同感。
文/林韋聿
高中時期,在走向捷運站的路上,可以看見在校園對面的建物中,高掛著幾個明顯的大字「平潭縣同鄉會」;大學時期,在駛向校園的公車上,也能夠在興隆路上看見「臺北市江西同鄉會」。而且,無獨有偶,兩個招牌都是右起,或許這也透露了一些歲月的痕跡。可惜,當年的好奇心沒有促使我多去了解,幸好,透過《逃離中國》,或多或少回應了我當年看見這些同鄉會的困惑。
《逃離中國:現代臺灣的創傷、記憶與認同》一書的作者楊孟軒是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歷史博士,現為美國密蘇里大學歷史系副教授。研究領域為現代中國、臺灣與香港,尤其是1949年中國流亡潮、臺灣外省人歷史記憶與認同,與冷戰時期香港難民史。這本書的英文版曾經獲得記憶研究學會的First Book Award。
全書扣除緒論與結論,一共分為五章,依照時間序,分別敘述了不同時代,所謂「外省人」從「逃離中國」以後來到臺灣的歷史、記憶以及作者的分析。第一章的〈逃離中國〉敘述了1949年前後來自中國的大遷徙,他提到了這段時期的人口流動讓兩群人的世界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造成兩種創傷:一種是外省人逃難來到臺灣的,另一種是臺灣人面對許多外省人到來的。第二章〈戰時過客〉則討論最初外省人來到臺灣的過客心態,而這些心態從當時的報刊雜誌所留下的書寫可以得到驗證。第三章〈文化鄉愁〉則檢視了在1958年《中美聯合公報》發布以後,外省人知道自己回不去以後的創傷,這個創傷包含了見不到家人與回不到家鄉等等,而後同鄉群體開始積極回顧並留下對家鄉的記憶。在第四章〈迢迢歸鄉路〉中則梳理了外省老兵返鄉運動,還有當外省人真的可以回家時,又再一次遭遇的創傷──可能是長年的罪惡感,可能是物是人非的感慨,也可能是於需索無度的家人。第五章〈講述大出走〉解釋了在臺灣開始民主化與本土化以後,外省人如何自處,如何透過書寫「大出走」的歷史,將自身歷史與威權殖民脫鉤,也討論了不同世代外省人的認同問題。在結論中作者除了點出他所提倡的模態──「多向同理性未了」,也指出綜觀數據可以看到外省人的臺灣化,還有由於標籤的負面意涵,導致許多外省後裔對「外省人」標籤缺乏認同,今後或許這個標籤會不復存在。
在《逃離中國》中,作者細緻地考證歷史,從中挑選出適合者作為創傷與記憶論證的材料,進而分析來到臺灣的外省人在不同時期的變化。一面了解不同時期的外省人,也一面重新複習了一次以外省族群為核心的戰後歷史。過去對於外省人以及老兵零散的印象,得以透過此書而有了比較完整的檢視。由於之前寫過李師科的文章,那時候對於來到臺灣的外省老兵,心中帶著比較多的同情,然而,過去沒有認知到早年的散兵游勇其實是一個治安上的隱憂,也沒有想到他們的罪行如此駭人聽聞。過去即使知道蔣經國出掌退輔會的目的是為了安頓退除役官兵,但低估了這件事情背後的嚴重性。
對於中國難民的過客心態,我身邊也有值得對照的說詞:過去就有聽到朋友提到,他家中1949年來臺的長輩,本來有機會在熟稔長官的協助下,以便宜價格買到土地,不過當時該長輩相信來到臺灣就跟八年抗戰的逃難一樣,只是暫時的,沒過多久就可以回到家鄉了,因而沒有買地。固然這只是一家之言,不過從這個說法的故事性以及流通性來看,或許可以突顯外省人的過客心態,而這樣的心態正是奠基於在過去對日戰爭時期的記憶,相信繼續苦撐下去,終究會迎來變局的。之前在了解戰後白色恐怖時,就知道其實相較於臺灣人,外省人面臨白色恐怖的比例高出許多,這個論點在書中再次確認,並得到比較多描述與鋪陳。1949年從中國進入臺灣的過程中,充斥太多偽造身分與滲透,故而國民黨政府對於可能的滲透憂心忡忡。
在第三章中,可以看到各地同鄉會型態的多樣性,以及由於時空氛圍不同而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例如秀水的烏面將軍廟。書中提到同鄉會會設立獎學金,求學時期在瀏覽獎學金時,的確可以看到許多同鄉會的獎學金,例如東莞同鄉會、熱河同鄉會、貴州同鄉會,這些獎學金通常都會對申請者的身分有所限制;除了同鄉會頒發的獎學金以外,在2023年的現在,還是可以看見有些獎學金有著籍貫的限制,例如秦啟榮烈士紀念獎學金就限制魯青籍學生才可以申請。隨著臺灣與中國的持續交流,陸續有許多中國學生來臺就讀,由於法規上的限制,當他們被政府體系的獎學金或補助排除時,民間私人設立的獎學金就是他們僅存的希望。之前跟朋友聊天時就曾聊到,這些同鄉會或是有籍貫限制的獎學金,過去都是在臺灣的外省後代申請,近年則轉變成由來自當地的中國學生申請。這點在某種程度上也呼應了作者提到的外省後裔放棄外省身分認同的現象。
外省老兵回家時所遇到的各種情境,過去在小說與影視作品中也曾看到,不過可能因為年代上的差異,書中所提到的作品我都沒有看過,但那個年代即時出版的作品,或許才更真切的反應時代。之前看過《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也看過《巨流河》,的確可以從外省人的草根記憶感慨時代,不過在情意豐沛的文字背後,其實也只是再次點醒外省人作為群體的複雜性。終究不是每個外省第一代都歷經了大出走,也不是每個外省後裔都有著眷村記憶。關於結論提到外省人標籤的消失,之前在學時曾在課堂上聽過一個說法:只有臺灣人會分本省人外省人,對於非臺灣人來說,其實是福建省、山東省、熱河省、浙江省,各自有著各自的地方認同。透過《逃離中國》一書,之前聽聞過的結論得到了相對詳盡的解釋,來到臺灣的外省人,在不同時期因應不同創傷,進而形塑出以「外省人」。延續書中提到的同鄉會在1960-1980年代的蓬勃發展,或許可以說「外省人」這個集體是被建構出來的,這群人就是相對於原住民、與本省人的群體,而「外省人」也找到了1949大出走以及眷村作為他們的共同記憶。隨著外省後裔的臺灣化,以及臺灣主體認同的提升,這群被建構出來的外省人自然就難以維繫。
1949年前後來臺的人們作為群體固然有其特殊性,不過,仔細來看,其實他們也不是鐵板一塊,如果有機會往下探討,將大出走的人們再區分,或許也能夠看見不同群體的差異。例如性別、階級、來臺時間點及方式等等。另外,戰後初期,政府限制了低階軍人的結婚自由,加上老兵的社經條件,許多老兵與臺灣社會中相對弱勢的女性結婚,衍伸出來的社會議題或許也還有討論的空間,例如:有許多老兵後來在各種原因之下,與原住民女性結婚。《逃離中國》以外省人的大出走來到臺灣相互造成創傷為基底,不過還有一點值得玩味,那就是書中討論的創傷是否僅適用在臺灣本島,在戰地政務體制下的金門與馬祖,同樣有著這些創傷嗎?還是他們有另外的創傷值得討論?
作者在現有架構中,緊扣核心,呈現外省人在臺灣創傷記憶的歷史,透過詳細的資料,整理分析出歷經不同時期,外省人在臺灣面臨的創傷以及回應,最後主張藉由「多向同理性未了」來達成和解,以適當的視角看待不同族群的不同記憶。「外省人」這個群體以及標籤在臺灣究竟會有什麼樣的發展?或許還需要更多時間去檢視個中變化。
│立即訂購│
國家書店→逃離中國:現代臺灣的創傷、記憶與認同(另開視窗)
五南書店→逃離中國:現代臺灣的創傷、記憶與認同(另開視窗)
相關書籍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