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職作家盧郁佳以寫作者的角色評析《臺灣文學的世界之路》,點出文學上升至國家層級時扮演的關鍵角色及其影響力,「小文學」如何在這樣文化霸權的環境中殺出一條血路?
文/盧郁佳
中國政府2010年在北京舉辦「當代中文寫作的全球未來」研討會,邀請全球學者提建言:為什麼中國對全球文化影響力不如其經濟影響力?為什麼中國輸出文學失敗、西方文學卻在中國大受歡迎?
記得2020年韓片《寄生上流》獲奧斯卡最佳影片、導演、原著劇本、外語片四項大獎,臺灣同樣自問:為什麼不是我?
這些質疑,問得心酸,時而充滿嘲弄,令人無法直面。邱貴芬《臺灣文學的世界之路》用了滿腔熱血去回答「臺灣文學該如何才能在國際發聲」。
第一個解釋是世界體系分工、文化霸權壓迫,核心國家朝邊陲單方面輸出文學,只出不入,美國內需市場翻譯書竟只占3%。Pascale Casanova主張主流文學用主流語言,第三世界的「小文學」必須翻譯才能流通。主流國家的資本是文學傳統悠久,作品、經典多,被翻譯流傳的多,別國讀者熟悉的多,作家坐擁文學資本越多,在跨國競爭中成功機會越大。而能從小文學反攻西方的,只有拉丁美洲魔幻寫實等少數特例。臺灣戒嚴時期壓抑、遺忘日治文學,傳統經常斷裂,「臺灣」一詞是禁忌,「臺灣文學」概念浮出水面始自一九八七年葉石濤出版《臺灣文學史綱》,僅三十六年,符合小文學傳統短淺的特徵。
那麼臺灣文學如何寄生上流,來日能否翻生上流?本書從獲獎、各校研究臺灣文學的課程數目、Goodreads.com網站讀者留言數等指標,研究臺灣文學的世界能見度、世界文學的認可機制(獲各國翻譯、出版、評論、銷量、演講、文學獎等肯定),透露許多驚人內幕。原來臺灣文學不只受英語文化霸權壓迫,還受中文文化霸權壓迫。在國際間被視為中國文學旁支,比起中國文學,大學很少研究、開設臺灣文學課。過去臺灣是世界華文文學中心;隨著中國崛起,現在認可機制已轉移到中國,換成臺灣作家去中國爭取被認可。
我讀了驚訝,不知中國認可,臺灣有埋單嗎?中國《陳情令》、《琅琊榜》等輕小說、勵志散文,確實在臺灣暢銷。但中國的純文學選秀節目是什麼?書中作為國際文學獎所舉的例子,是香港的紅樓夢文學獎,中國作家入圍占六成,臺灣占22%,香港占14%,馬來西亞占4%,美國占2%。想成選秀節目裡除了那英也有周杰倫、陳奕迅、許美靜、李玟,好像可以。
書上談到,中國學界長期以來「一流學者做古代,二流學者做現代,三流學者做海外」,一九八○年代後才新興「世界華文文學」學科。我記得有一說,南韓要向臺灣推廣跆拳道時,運用武林盟主的權力,左右裁判讓臺灣頻頻得獎,吸引一日拳迷,掀起臺灣跆拳熱;鞏固之後就冷落臺灣,轉向獎賞下一個目標國家,送上新手紅利。我也不知此說是真是假?只是後來南韓偶像團體進軍中國市場,也會安排中國人入團,利用愛國心來吸引中國粉絲,手法挺像。就因為臺灣人得紅樓夢文學獎,我才會聽說有紅樓夢文學獎,才會連帶知道哪些中國作家得獎,才會認為他們得獎是件大事,認為他們的書值得看。紅樓夢文學獎看似中國對海外華文文學的認可機制,其實也在向海外華文讀者如你我迂迴推廣中國文學,一定比孔子學院有效。
若問金馬獎該不該讓中港澳星馬華語電影參賽奪獎,站上這種國際文化戰略的層次,就會比想著「為什麼不是我得」的時候覺得應該。
書中分析成功案例,提到幕後推手、內容接軌西方主流文學傳統、時尚等要素。當初莫言因小說改編張藝謀電影《紅高粱》而走紅,書也在美國翻譯家葛浩文建議下大幅改寫、改結局獲成功,有論文分析「葛浩文如何打造了莫言」。
楊牧獲「紐曼華語文學獎」(Newman Prize for Chinese Literature),本書也歸功奚密,她任教加大戴維斯分校,研究華文詩、世界文學,擔任該獎評審時提名楊牧,頒獎典禮時介紹楊牧,一再強調楊牧熟悉希臘史詩、義大利但丁神曲、英國莎劇、浪漫主義詩人濟慈、翻譯葉慈等等。知名漢學家馬悅然也主張楊牧應被提名諾貝爾獎。兩人多次翻譯楊牧、力薦得獎,打造楊牧成為世界文學作家。
過去臺灣政府贊助筆會、哥大、文建會的中書外譯計畫,多和大學、小出版社合作,沒錢行銷、很難鋪書,讀者受限。所以吳明益《複眼人》能由經紀人譚光磊打入全球主流文學出版社Harvill Secker,是成功一大助力。本書也提到吳明益《苦雨之地》引用《聖經》、希臘文化、巴爾札克、吳爾芙,向西方讀者顯示西方學養之雄厚;又有《地海傳說》系列作者勒瑰恩、《和諧絲莊》作者歐大旭等名家力薦,打破了小文學的資本貧瘠。
讀來非常精采。臺灣要切入西方文學產業鏈,像外國要打入臺灣半導體產業鏈般困難重重,充滿天險;英雄艱難的成功,確如奧運奪金般振奮人心。但我想,如果熟悉西方文藝那麼重要,為何是楊牧、吳明益,而不是中國作家木心得大獎?木心的小說、詩文,摺疊了大量西方文學、美術、音樂、哲學史評論,跨度、知識含金量應該是最嚇人的,那他有被列入競爭名單嗎?要具備哪些條件才會被列入?楊牧的小文學對手們又為何落敗?
又如習近平到各國都報書單,例如訪美就自稱少時熟讀《聯邦黨人文集》、潘恩《常識》、海明威《老人與海》、梭羅、惠特曼、馬克‧吐溫、傑克‧倫敦等。聚會上遇到這種客人,美國人會因此另眼相看嗎?當然還是交流一下心得才會知道斤兩,還有彼此頻率合不合。各國主流出版社、國際文學競賽評選的價值觀,怎麼看待臺灣作品,我想無法光靠現有的論文、獎項統計資料去分析,還是需要後繼研究者多方訪談,深入了解審稿人、評審的真心話。
不同於創作、閱讀,本書用國際行銷去描述臺灣文學,視角截然不同。從作品特質、溝通策略,到各國貴人相挺,娓娓道來引人入勝,也傳遞了身為小文學向世界發聲的雄心,令人敬佩。小文學的處境,讓人想到《蠻骨猶存》非裔美人作者潔思敏.沃德,第一位獲兩屆美國國家圖書獎的女性,她領獎時說,過去因為她的黑皮膚,作品屢遭拒絕。理由是她的故事(窮人、黑人、南方人)缺乏普世性。這句話既符合小文學的特徵「西方都市發生的事,才是現在式」,也揭露了即使西方大都會也有不被承認的小文學角落。我想她也是某種小文學出身。行銷推廣文學,有如創作本身,胸懷壯志,必須不厭其小。
│立即訂購│
國家書店→臺灣文學的世界之路(另開視窗)
相關書籍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