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歷史

【書評】船過無痕的海面下,暗藏著歷史文化的寶庫──《大海的心事》

 上稿時間:2023/03/03   
撰稿人:陳木青     編撰:陳木青
【書評】船過無痕的海面下,暗藏著歷史文化的寶庫──《大海的心事》

《大海的心事》揭開了臺灣海域十九世紀以來的疤痕,從海面下的遺址、船隻殘骸帶出了臺灣在東亞海域裡曾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帶有濃厚歷史色彩的文物,帶給現代人們一窺過往的蹊徑。

文/陳木青

「聽,海哭的聲音,嘆息著誰又被傷了心,卻還不清醒……」歌手張惠妹的著名歌曲〈聽海〉,將海洋擬人化,傳達其接收到眾人心事後所產生的慨歎。確實,不少人到海邊走走時,常會把心中的苦水、歡樂都寄予汪洋大海,彷彿它是我們最好且值得信賴的朋友,並且藉此能夠得到安慰、抒發;然而,大海除了收納我們的心情,是否也有自己的心事而不為人知呢?那些心聲又透露著什麼呢?透過閱讀2022年由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出版的《大海的心事》此繪本,或許能更靠近海洋一點點,也了解原來海中有許多祕密彷如隱蔽的疤痕一般,尚待我們重新去認識和發現。

此書乃是藉由小孩與大海的對話,帶出前者的好奇與探問,以及後者的回應與思考,同時展現出在臺灣這座島嶼的周圍海洋中,實際上仍然藏有豐富的文化資源,並思索如何保存之課題。特別的是,本書結合AR互動技術,只要手機掃描QR CODE與開啟攝影機,便可進一步掌握書中內容未呈現的相關資訊,協助讀者更為明白臺灣附近海域的歷史軌跡與文化遺址。實際上,歷史中有諸多貿易、交流、戰爭皆環繞在臺灣周遭,船舶經由海路航線往來不同地區,讓臺灣成為東亞海洋航運的輻輳之地;但是,在航行過程中,卻也可能遇上暴風雨的侵襲、海盜的劫掠或是觸礁、戰爭等因素導致沉沒,船上的人員、物品也多隨之沉進海底。船隻在被海洋吞噬後,人雖不免腐朽,但遺留的物質卻多會一直受到海洋保護而存在,並成為後來水下考古、文化資產保留的主要對象,藉此探測、重構過往的時代環境和空間軌跡,對臺灣歷史的研究可謂有著深遠貢獻。因此,以下便以《大海的心事》為核心文本,先說明水下如何進行考古與水下遺址保存的必要性,接著歸納、分析目前在海底所探勘到的船隻、物品,探討其對臺灣在東亞地理位置及航運史、船舶史、貿易史、戰爭史之重要意義,以期用現代科學技術串接起臺灣的歷史時空。

一、水下文化資產之重現

以往關注海洋議題時,大多會聚焦於生態層面,呼籲須重視海洋生物的保育;然而,海底世界並非僅止於此,而是更為豐富、廣闊,如本書所談及的水下文化資產便是一例。

透過書中故事的推進,以及小孩和大海的對話,能知曉海洋藏有如沉船、飛機殘骸等物件,甚至是一整座的宮殿或城市,在在展露出曾經發生的往事痕跡。不過,要如何讓大家(特別是小孩)理解這些殘址、遺跡的重要性又該如何處理,便成為須著重的面向。於是,本書末處附有關乎水下文化資產的相關知識,方便成人、家長在向小孩講述故事時,能夠較同步加以補充。內文提到水下文化資產的定義、保存和展示方式,並述及現今可利用如地層剖面儀、側掃聲納探測儀與水下無人載具等勘查技術,認識水下的地形、地貌、組織結構,使我們能對海底世界比過去有更多實況的觀察。而且,除了文字說明,在掃描QR CODE後的AR互動中,亦會出現一位穿著潛水裝的水下考古人員,並看到其在海底進行著測量、記錄、攝影、抽砂、出水、佈方及標號等工作內容,使觀者更能了解水下文化保存如何執行與實際活動之概況,呈現出彷彿實境一般的立體感受。

在科技發達的現代,海底已不像過往深不可測,透過器械的量測、人為的探查,廣袤的海洋世界已逐漸顯影在世人面前;然而,在發現之餘,或許也不能忘記,海中並非僅有那些被遺落的物件,而是亦有生物在其間活動,所以如何維持水下考古活動和海洋自然生態之間的平衡,便是在本書內容之外所須延伸的重要課題。

二、東亞航運位置之突顯

在臺灣附近的海域底下,其實有著不少沉船,其可能因天候、撞擊等因素而沉沒,不過藉由現代科技的協助,再加上史料的比對、長者的訪談,它們的身世也逐一被釐清,使得後來的人能對航行的時代、路線等資料加以探析。在《大海的心事》之VR互動中,也列出島嶼周遭曾發現六艘沉船,時間從清代中期橫跨至太平洋戰爭時期;而透過物質的鑑定、文獻的爬梳、實地的考察,可知這些船隻的航線呈現出臺灣在近代以來的東亞海域中,實具有重要的輻輳地位,並值得進一步探究。

以時間脈絡而論,在周圍海域的較早沉船為「綠島一號」跟「將軍一號」,前者為綠島附近發現的西式古木帆船,專家推測此應為近170-200年前往返東北亞的西方貿易船;後者則是以福州杉木打造的平底船,藉由殘木、錢幣的測定,可估算約是清朝中期往來福建與臺灣之間的船隻。在20世紀前後,則有「廣丙艦」、「博卡喇汽輪」、「蘇布倫號」在臺灣周遭海面沉沒,前者是福州船政局所製造的新式戰船,並曾於1894年的甲午戰爭中進行作戰;後兩者則是外國船隻,「博卡喇汽倫」在1892年10月由上海經香港並預計開往印度孟買,「蘇布倫號」則於1901年4月從上海開往英國倫敦,二船皆在中途的澎湖、馬祖海面觸礁而傾覆。「山藤丸」則是二戰時期日本的運輸船,並在澎湖地區因觸礁或遭美軍攻擊而覆沒,其重新被發現,對該時期的軍事研究可謂有諸多助益。

從《大海的心事》對沉船資料的整理,可了解臺灣自19世紀開始,便是船舶往來東亞各地時常經過的據點。從航線的組構情形來看,能得知無論是前往東北亞,還是邁向南亞、遠航歐洲,臺灣均是航路要地,更不用說閩臺之間的貿易往來中,臺灣實為進、出口的首要地點。是以,透過認識這些沉沒船隻,進而可延伸至航行史、船舶史、船難史、貿易史、交流史等領域之探討,並展現臺灣在東亞航運上的重要位置。

三、物質文化意義之揭示

探勘海底的船舶除了能夠推敲船隻的航行和沉沒時間,其載運的貨物也是一個觀察重點。例如《大海的心事》便以乾隆通寶、陶罐與青花印花四魚紋圓盤為例,說明這些物質能闡明船隻覆沒當時的打造技術,也可藉由其上附著、凝結的海洋生物,推測其在海底的時間長短。因此,經由對物件的鑑定、分析,當可揭示、知曉其生產的年代和價值,並思索其背後所呈顯出的文化意義。

在目前可知的沉船中,除了蒐得如中式龍紋雙耳銅爐、銅質ㄇ字型船件等銅製品外,亦有玻璃、金屬片、西洋酒瓶、橄欖種子、陶片、錢幣、石碑、青花瓷、白瓷等東、西方器物,可謂琳琅滿目,而且多是擁有無比價值的商品。此可供後人理解當時商業流通的品項為何,並透露產地、製法、風格等相關資訊。若以在「綠島一號」所發現的青花瓷器為例,其燒製方法、紋飾樣貌應為閩南至粵東等華南一帶的作法,而年代則坐落於嘉慶至道光年間;然而,有趣的是,其並非是來自中國的船舶,據推測反而是西方貿易船,可見當時東、西方交流應有達至一定程度,展現物品通行的商業樣貌;又如「廣丙艦」因甲午戰爭需求之故,船上載運了數枚砲彈,而查察、估量其製作型態、威力多寡等,對於戰爭史的研究亦可有所幫助。

近年來,物質文化議題漸漸受到關注,並開始與人類的生活產生連結,而不再只是冷冰冰的物體。經由上述的概說,可知海洋為我們保存了過往的史事,這些往事經過器物而透顯了時代性跟文化價值,也提供了一條可供追索與重構歷史脈絡的徑路。

整體而言,海洋因其低溫、幽暗等自然特性,妥適地保存了過去人類在海上的活動軌跡,再加上科技日趨發達、儀器越發先進,使得海底世界能逐漸為大眾所認識,許多封藏的物件也隨之浮上水面,並供展覽、研究之用。然而,探索海洋的目的,並非是要大肆開發或找尋人類可用的資源,而是希望科技與人文能達到相輔相成的作用,除了保護生態環境,亦使沉積海底的往事有重現可能,並思考如何永續經營,以期為後代子孫留下臺灣重要的水下文化資產。

 

│立即訂購│

國家書店→大海的心事(繪本)(另開視窗)
五南書店→大海的心事[精裝](另開視窗)

相關書籍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