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歷史

【書評】從「移動」看見土地——《時空.旅行-探尋國家寶藏》

 上稿時間:2023/03/15   
撰稿人:洪建煉     編撰:洪建煉
【書評】從「移動」看見土地——《時空.旅行-探尋國家寶藏》

走向陌生城市的「移動」是旅行,從「黃土路」走到「柏油路」則是時間的旅行。

過去國家城市發展的舉步維艱,化作現今我們腳下的健步如飛。

文/洪建煉

「旅行」,在COVID-19肆虐近三年,臺灣乃至於全世界逐步邁向疫後時代的當下,是一個兼具「懷舊」與「新奇」的詞彙;這種略帶有奇異與弔詭的感受,正好來自於「旅行」所隱含的驅力及象徵意義——探索「未知」、重述「記憶」。不論如何,關於「旅行」,勢必會涉及「時間」與「空間」兩大層面,人們必須要在時間的流淌中,透過自己的身體與空間互動,藉以留下「印象」與「經驗」,這也是「旅行的意義」得以實踐的邏輯與途徑。

坊間已有不少書籍專門討論旅行帶給人們的不同體驗,它們可能偏向旅遊紀實,呈現世界各國各地的自然景觀與民俗風情,展現出與臺灣截然不同的空間印象,令人心嚮往之;也可能探討旅行經驗中,與社會議題、政經情勢相互連結的反思,這些書籍似乎能夠更加深刻地揭示「移動」的意義及其對個體或群體的實質影響或轉變。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編印的《時空.旅行-探尋國家寶藏》一書,剛好結合了上述兩種書籍的內涵方向,全書的架構與構思,也以「移動」為主軸,以「交通工具」為載體,探究旅行「經驗」中的美好「記憶」;換言之,本書充分運用了「時/空間」的元素,並以臺灣這片土地上所發生的交通沿革,輔以豐富的國家檔案(如:歷史照片、文獻紀錄),進而展現或回應了在地性的議題——在地「認同」的生產。

誠如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局長陳旭琳的〈序〉所言:「檔案,正是這些航程的最佳見證,貫穿東西南北,串聯都市鄉村。跟隨檔案中的影像與文字,流轉歲月,悠遊在歷史的長河,拓展學習的廣度,擴增人生的視野。」(頁4)人們透過不同形式、不同載體的紀錄認識所生活、成長的土地與環境,乍看之下是一件再合理、簡單不過的事,然而,倘若我們侷限在「現時」,而忽略了「從何而來」、「為何而來」的歷史縱深,那麼就非常容易錯過了隱藏在時空背後的「寶藏」。而這正是本書最為特殊,且最具有閱讀價值的部分。

《時空.旅行-探尋國家寶藏》一書大致可以區分為四大部分:(一)臺灣鐵路的建設;(二)臺灣公路發展史(以中山高速公路為主的討論);(三)臺灣的港口(以輪船為例);(四)交通與名勝地景的連結與關係。即使本書的資料彙編與介紹,較集中於鐵路,公路與港口的部分不若前者詳盡,但這些篇章都明確地指出了兩個重點:(一)當今人們所享受的現代化設施,必然有一段篳路藍縷的艱辛歷程;(二)臺灣交通的建設與沿革,都是一種「空間革命」。透過本書所蒐羅的歷史資料與檔案文獻,能讓讀者一窺過去臺灣的地景風貌,進而能與當前便捷的交通環境產生明顯且強烈對比。

例如頁11的一張「鐵牛車行駛於鹽灘時情形」(檔號:0073/260.1/5),便探索了民間將農用載重車稱為「鐵牛車」的原因,在於牛隻除了是臺灣農村重要的耕田獸力,也曾被作為載客與貨運的用途;而現代人們唯一能夠搭乘牛車的時刻,或許只能從「觀光」體驗了。這小小文字片段提醒了,當人們的移動、貨物的運輸逐漸被汽車、火車甚至其他更快速的方式所取代後,我們也應該對過去社會中的「情境」賦予更多的理解與認識。

相對於初始為了貨物運輸而興建的鐵道,「公路」又更貼近庶民百姓的生活。不論是耳熟能詳的「條條大路通羅馬」,或是歷史中秦始皇推行的「車同軌」政策,都不難發現往來交通中的大學問。然而,現代化前臺灣的「公路」是什麼型態?頓時引起了筆者的好奇。

臺灣因為島嶼地形的特性,東西向的道路較為發達,一方面是島嶼西岸繁興的港口貿易,亟需連結沿海與內陸聚落間的流通管道、另一方面則為臺灣水文密布,南北向道路時常受到河川阻隔,而形成了縱貫陸運交通的不便;以至於在現代化交通建設尚未發明之際,臺灣的南北向交通多仰賴海運,即便政府修築「官道」,但仍以「黃土路」為主,不論是短程的牛車通行,或長途的步行都充滿挑戰與危險。

解決或突破地形阻隔與路面狀況不佳的形情,必須投入更多的技術與資本,直至日治時期,臺灣才有了相對現代化的公路設施,例如「縱貫道」、「保甲公路」、「蘇花公路」等均在此時修築與興建。然而,此時的道路絕非現代平穩的柏油馬路,對應臺灣許多的道路沿革記載都可以發現即便到了1980年代,臺灣公路危機四伏,如以蘇花公路為例:

北迴鐵路通車(19802月)前,蘇花公路是東部對外聯絡的唯一孔道,因限於天候及地質不良影響,道路之維護實屬不易。……原為碎石子單車道。(林思聰編著:《臺灣省交通建設史蹟》,頁152-153

一天早午各一趟自花蓮蘇澳兩地對開,需時四小時,除第一輛外,後面的車輛幾乎在黃沙飛揚之煙霧中前進,到了蘇澳人都快散了。(錢大群編著:《台灣公路巴士之沿革》,頁36

這些處境,一直要到蘇花公路於民國79年(1990)拓寬完成,開放雙線通車後,才有了明顯的轉變。由此觀之,今日臺灣環島公路往的便利與安全,並非一蹴可幾,也是值得被肯定與珍惜的珍貴資產。

回到本文一開始對於「旅行」行為的闡述,每個旅行景點事實上都隱含著臺灣歷史的縮影,並且人們依舊需要仰賴「交通」才能到達這些地方,人們如何在這個看似輕鬆愜意的行程中,體會昔日風華與今日景觀的對應,更加理解國家或城市發展的不易與艱難,進而關注生活的環境,積極地保護與珍視,或許也是《時空.旅行-探尋國家寶藏》一書最終希望帶來的省思。

│立即訂購│

國家書店→《時空.旅行-探尋國家寶藏》(另開視窗)

五南書店→《時空.旅行-探尋國家寶藏》(另開視窗)

相關書籍

a
洪建煉
影像紀錄工作者、臺中市退休主任、《五0保典 : 文化資產保存學刊發行五十期紀念專輯》書封攝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