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學習

【書籍試閱】異托邦 共同體 生命之所在

【書籍試閱】異托邦 共同體 生命之所在

一如傅柯所強調,烏托邦跟異托邦不只是「不一樣」,而是特別在這一點形成對比:烏托邦是想像的果實,它沒有真正的、可抵達的地點;相反地,異托邦真實存在,它是一個能被命名、被造訪、被居住其中的空間或是地點。(布洛薩)

布洛薩在本書中追尋異托邦而開啟的批判旅程,確實有著鮮明立場,具現於:芒通墓園;盧梭《孤獨漫步者的遐想》在被逐離人類共同體後,萌生的「與自我的共同體」(落腳於聖皮耶島);二戰太平洋戰役電影中以敘事想像力創造的小島異托邦;針對臺灣(又一座島嶼)宜居性災難的反思,以及串接異托邦、共同體和生命之所在的可能出路。(王志弘)

作者簡介

阿蘭.布洛薩(Alain Brossat)


  巴黎第八大學哲學系榮譽教授。現為國立成功大學「玉山學者」客座教授。主要研究當代法國哲學思想,並以重新思考民主深入移民、庶民與社會底層主體性議題,同時著力於文化與智識解殖研究,從傅柯哲學出發探索異托邦的諸多可能性,特別在旅居台灣多年後,發展出關於島嶼的異托邦思考。中譯著作有:《傅柯:危險哲學家》(2013)、《錯開的交會:傅柯與中國》(2019)、《遭撞翻的哲學家: 哲學評論集》(2021)、《抵抗的人民.不屈的電影:布洛薩的電影、哲學、政治札記》(2022)。

審校者簡介

羅惠珍


  巴黎第八大學哲學與場域研究所碩士,旅法作家。著作有《築夢洛維尼》(2001)、《巴黎不出售》(2015)、《哲學的力量》(2016), 譯作有《傅柯:危險哲學家》(2013)、《鹽淚:巴特羅醫生眼裡的難民血淚》(2018)。

譯者簡介

湯明潔


  法國巴黎第一大學(先賢祠—索邦大學)哲學與認知論專業博士。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現代外國哲學研究室副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哲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法國哲學、思想體系史、政治存在論以及主體、話語和超話語等。在《哲學研究》、《哲學動態》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譯文多篇;在法國出版專著L’usage de la subjectivité. Foucault, une archéologie de la relation;已出版譯著《符號帝國》、《風暴中的哲學家》、《論拉辛》等書。

陳韋勳

  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士,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碩士。研究興趣是我們怎麼/如何/為什麼受治理?

王紹中

  人生無處不翻譯。從字面上到字面下,從語言到非語言,從有形到無形……翻譯可說是人類生命的天職。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所畢業,「臺灣法語譯者協會——法國巴黎銀行翻譯獎」2019年非文學類首獎,相關譯作有皮亞傑《結構主義》(2018)、德勒茲《尼采》(2018)、傅柯《臨床的誕生》(合譯,2019)、塞荷《劇變的新時代》(2020)、卡胡埃《全球化的世界地圖》(2020)、傅柯《監視與懲罰》(2020)、德勒茲《尼采與哲學》(2021)。

目錄

序╱(複數)空間的政治 王志弘
傅柯之異托邦概念與問題 湯明潔.譯
芒通墓園裡的異托邦 陳韋勳.譯
共同體與異托邦 王紹中.譯
一座島嶼……(一個遺世獨立的世界) 陳韋勳.譯
異托邦、共同體、生命之所在 王紹中.譯

書籍試閱



(複數)空間的政治
王志弘(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異托邦(或譯:差異地點、異質地方、異質空間、異境、異端地帶……)(王志弘,2016:77),在傅柯著作中所占篇幅極小卻影響廣遠,在眾多學術領域中有如槓桿般,撐起繁雜多樣的主題以及思辨論述的熱情。異托邦介於真實空間與虛構烏托邦之間的定位(Foucault, 1986),以及其異質、其他、另一個、對比、倒轉、爭議等含義,在多重場域中啟動了擾動潛能。

  誠如布洛薩所論,異托邦概念的價值在於其所激發的批判能力,促使我們脫離既有社會秩序,並示範另一種存在、視角及發展的可能性。但是,布洛薩也提醒我們,必須警覺異托邦概念在廣泛挪用卻失去了批判力道後,淪為「各種機會主義、裝飾性和無毒無害的用法」,取代不再有號召力的烏托邦的「撫慰人心」效果,卻隱去「令人不安」的作用。

  當然,「作者已死」,概念的內涵和運用會不斷衍伸挪移,以迄膨脹、甚而爆破。學界對異托邦的理解,除了凸顯其抵抗或超越作用外,也有強調異托邦應著眼於創造差異而非投入二元式抵抗(Johnson, 2013),或可以發揮對照或揭露的效果,甚至(有如安全閥般)穩定秩序者(王志弘,2016:83)。不過,若學術介入已是政治實踐,即使面臨曖昧、模糊而不確定的現實,我們仍然必須揭明自身的價值。就此而論,布洛薩在本書中追尋異托邦而開啟的批判旅程,確實有著鮮明立場,具現於:芒通墓園;盧梭《孤獨漫步者的遐想》在被逐離人類共同體後,萌生的「與自我的共同體」(落腳於聖皮耶島);二戰太平洋戰役電影中以敘事想像力創造的小島異托邦;針對臺灣(又一座島嶼)宜居性災難的反思,以及串接異托邦、共同體和生命之所在的可能出路。這樣的立場限縮了氾濫的異托邦挪用,聚焦於批判、異議,以及偏離社會主流的持續生成過程,一段尋覓並建造共同體與生命之所在的歷程。

  安置於序言撰寫者的位置,同時在城鄉規劃領域從事空間研究的「我」,與其引介本書內容而有「爆雷」之弊,不如嘗試展現異托邦作為分析工具的其他潛能,並將其捲入(複數)空間政治的爭議場域,兼論臺灣的環境規劃困境,以及異托邦如何可能是空間政治的槓桿。首先,我們來檢視序言的時空政治與翻譯的異托邦。

立即訂購
 
a